活着
2000-06-06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作为摄影师十分幸运,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尽可凝固在底片上,可幸运的背面写着“不容易”,靠摄影吃饭实在不容易。但会不会吃,能不能吃,各庄有各庄的地道,各人有各人的高招。
我们选取了几位在摄影界、在社会上有些影响的摄影人,请他们回答几个问题,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他们目前的生存状况,其中最为敏感的收入支出问题我们采用了收支比例的方式。我们又把在编稿之中编辑们的议论附在后面,使朋友们对他们又多一些了解。
赵承安原在财大气粗的石油系统工作,石油系统的摄影前几年是最红火的,有领导支持,有群众基础,有专业需求,摄影人放开手脚大干了一场。赵承安那两本石油地质画册便是在这大背景下完成的。后来结构调整、体制转变,企业支持力度减弱,老赵也提前退休,开始了自由的独立作战,几年下来成绩颇丰。
赵铁林目前是个纯粹的自由摄影师。此老赵非彼老赵,有诗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他不仅没有借到体制带来的好风,还被经济大潮卷到天涯海角,跌落在烟花脂粉巷。但有心人把命运的捉弄化为机遇,老赵以年近五十之际正式开始了摄影生涯,目前虽然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摄影界,尤其是在社会科学界所产生的影响足以令人欣慰。
周万萍是农业户口,在有九亿多农民的泱泱大国,具有这一身份的摄影人着实不多,其中道理有待有志者开发研究。周万萍凭借他朴实执着的农民本性,在古老的长城下,用摄影为自己、为家人、为许多乡亲铺开一条生存之路,这路还不平坦,坑坑洼洼、崎岖不平、上上下下,但时常有好景致在前面。周万萍就是在这古北口的群山之中,在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同时也解决了物质需求。
张桐胜是两杠四星的现役军人,可几乎没有见到过他一身戎装,平时见面总是夹克之类的装扮。多年前常见到他拍摄得十分壮丽的航天照片,据说这方面照片他在内容和数量上都是首屈一指。这两年他出版的《丽江古城》和《心雨集》两本书更令人刮目相看,说俗了是名利双收,从理论上解释是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有机结合。
多年来报纸上总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榜样又不是可以照搬模仿的,国有国情,家有家况,人有人的客观环境,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对了。
天山峡谷中的细流
盘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