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爸爸穷爸爸

2000-06-05罗伯特·清崎/口述

东西南北 2000年12期
关键词:富人观念爸爸

罗伯特·清崎/口述

文中的穷爸爸是作者的亲爸爸,他一直在为政府工作;富爸爸是朋友的爸爸,他是个赚钱的天才,是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作者在9岁的时候选择了听富爸爸的话,直到39岁,长达30多年的金钱教育,他总结出了“富爸爸穷爸爸”的理财观念的差异,并开始关注现行教育体制的一大缺憾——对金钱及其运作规律的忽视。

本文所选的“富爸爸,穷爸爸”是此书作者之一罗伯特·T·清崎的自序。

——编者

我有两个爸爸,一个富,一个穷。一个受过良好的教育,聪明绝顶,拥有博士的光环,他曾经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修完了4年制的大学本科学业,随后又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进一步深造,并且在所有这些学校都拿到了全奖;与之相反的是,我的另一个爸爸连8年级都没能念完。

然而一个爸爸终其一生都在个人财务问题的泥沼中挣扎,另一个爸爸则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其实我的两个爸爸都是那种生性刚强、富有魅力、对他人有着非凡影响力的人。他们两个人都曾给过我许多建议,但建议的内容却总不相同;他们两人也都深信教育的力量,但向我推荐的课程却从不一样。现在回想起来,实际上这是一种在富人的观念和穷人的观念之间进行的对比和选择,而这种对比和选择的结果决定了我的一生。

也许有人会说,你只要按照你富爸爸教你的去做,自然就会富有了,还选择什么呢?问题是,在给我建议的时候,富爸爸还不算富有,而穷爸爸当时也并不贫穷,两人都刚刚开始他们的事业,都在为钱和家庭而奋斗。然而,他们对于钱的理解却是如此的迥然不同,一个爸爸会说:“贪财乃万恶之源”;而另一个爸爸却会说:“贫困才是万恶之本”。

他们之中谁会成功?谁会富有?应该听谁的?当时我还只是一个9岁小男孩,对我而言拥有两个同样富有影响力的爸爸可不是一件好应付的事。这令我既好奇又迷惑,我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对他们的话进行思考。

我逐渐意识到富人之所以越来越富,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中产阶级之所以总是在债务泥潭中挣扎,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对金钱的观念不是来自学校,而是来自家庭。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从父母那里了解钱是怎么回事的。一对儿贫困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时,只会说:“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喔”。结果,他们的孩子可能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同时也秉承了贫穷父母的理财方式和思维观念。

我常常在想,当我们的社会有成百万的人需要医疗救助时该怎么办?当然,家人和政府会救济他们。可是,当医疗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用尽时又该怎么办?这并非是杞人忧天,如果我们继续把教子理财的重任交给那些由于自身缺乏财力知识,正濒于贫困边缘或已陷入贫困境地的父母的话,很难想象仅靠家人和社会的救济能够根治他们的“穷”病,实现整个社会的富裕。

由于我有两个对我有影响力且可以向其学习的爸爸,迫使我不得不去思考每个爸爸的意见,由此,我认识到一个人的观念对其一生的巨大影响力。例如,一个爸爸爱说“我可付不起”这样的话,而另一个爸爸则禁止用这类话,他会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呢?”这两句话,一个让你放弃,而另一个则促使你去想办法。那位富爸爸解释道,说“我付不起”这种话会阻止你去开动脑筋想办法;而问“怎样才能付得起”则开动了你的大脑。富爸爸时常说:“脑袋越用越活,脑袋越活,挣钱就越多”。在他看来,轻易就说“我负担不起”这类话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惰。

虽然两个爸爸工作都很努力,但我注意到,当遇到钱的问题时,一个爸爸总会去想办法解决,而另一个爸爸则习惯于顺其自然。长期下来,一个爸爸的理财能力更强了,而另一个的理财能力则越来越弱。我想这种结果类似于一个经常去健身房锻炼的人与一个总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在体质上的变化,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同样地,经常性的头脑运动可以增加你获得财富的机会。懒惰必定会使你的体质变弱、财富减少。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我的两个爸爸存在着很多观念上的差异。一个爸爸认为富人应该缴更多的税去照顾那些比较不幸的人;另一个爸爸则说:“税是惩勤奖懒”。一个爸爸说:“努力学习能去好公司工作”;而另一个则会说:“努力学习能发现并将有能力收购好公司”。一个说:“我不富的原因是我有孩子”;另一个则说:“我必须富的原因是我有孩子”。一个禁止在晚饭桌上谈论钱和生意,另一个则鼓励在吃饭时谈论这些话题。一个说:“挣钱的时候要小心,别去冒险”;另一个则说:“要学会管理风险”。一个相信“我们家的房子是我们最大的投资和资产”,另一个则相信“我们家的房子是负债,如果你的房子是你最大的投资,你就有麻烦了”。两个爸爸都会准时付账,但不同的是:一个在期初支付,另一个则在期末支付。

两个爸爸都很重视教育和学习,但两人对于什么才是重要的、应该学习些什么的看法却不一致。一个爸爸希望我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找个挣钱多的好工作,他希望我能够成为一名教授、律师或会计师,或者去读MBA。另一个爸爸则鼓励我学习挣钱,去了解钱的运动规律并让这种运动规律为我所用。“我不为钱工作”,这是他说了一遍又一遍的话,“钱要为我工作。”

一个爸爸相信政府会关心你、满足你的要求。他总是很关心加薪、退休政策、医疗补贴、病假、工薪假期以及其他额外津贴这类的事情。他很喜欢军队向退役人员发放医疗补贴和开办福利社的做法,也很喜欢通过大学教育继而获得稳定职业的人生程序。对他而言,劳动保护和职位补贴有时看来比职业本身更为重要。他经常说:“我辛辛苦苦为政府工作,我有权享受这些待遇”。

另一个爸爸则信奉完全的经济自立,他反对这种“理所应当”的心理,并且认为正是这种心理造就了一批虚弱的、经济上依赖于他人的人。他提倡竞争。

一个爸爸努力存钱,而另一个不断地投资。

一个爸爸教我怎样去写一份出色的简历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另一个则教我写下雄心勃勃的事业规划和财务计划,进而创造创业的机会。

作为两个强有力的爸爸的塑造品,我有幸观察到不同观念是怎样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我发现人们的确是在以他们的思想塑造他们的生活道路。例如,穷爸爸总是说:“我从不富有”,于是这句话就变成了事实。富有的爸爸则总是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富人。他拒绝某事时会这样说:“我是一个富人,而富人从不这么做”。甚至当一次严重的挫折使他破产后,他仍然把自己当作是富人。他会这样鼓励自己:“穷人和破产者之间的区别是: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

我的穷爸爸会说:“我对钱不感兴趣”或“钱对我来说不重要”,富爸爸则说:“金钱就是力量”。

唉,我有两个爸爸,我究竟应该听谁的话:穷爸爸还是富爸爸?

在我9岁那年,我最终决定听富爸爸的话并向他学习挣钱。同时,我决定不听穷爸爸的,即使他拥有各种耀眼的大学学位。

(赵怀计摘自《富爸爸穷爸爸》一书)

猜你喜欢

富人观念爸爸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我和爸爸
爸爸
渐富人群
爸爸冷不冷
想象与救助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可怜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