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生留日打工助恩人

2000-06-05

东西南北 2000年12期
关键词:学校

梦 雄

杨虹是项士信全家倾力资助的一名贫困生。当项家的生活陷入困境时,这名四川娃放弃了读研的机会,留日打工。1年后,他赚回了10万元人民币。他对“项爸爸”说:“这些钱用来还债吧。”

1990年8月,年仅16岁的杨虹跟随家乡的工程队来到沈阳。因为他身体单薄,无法干重体力活,工程队便安排他负责做饭。这天,杨虹正在择菜,远远地看见一个小男孩提着一桶水吃力地走着,他扔下手里的菜,跑过去帮助那个小男孩将水抬到家。那个小男孩就是项鑫。从那天起,杨虹成了项家的常客。

项鑫是独生子,父亲项士信、母亲郭淑洁都是沈阳客运公司的普通工人。郭淑洁发现,杨虹和别的打工仔不一样,他是个心事很重又非常懂事的男孩。在她的再三追问下,杨虹才吐出实情:原来,杨虹家住四川巴中县双胜乡。1990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中,因为家里生活实在太困难了,父亲便劝他退学回家务农。可求学心切的杨虹不甘心就这样断送学业,他找到学校校长,流着泪恳求说:“请学校给我保留一年学籍,我休学一年出外打工挣钱,挣够学费后我就回来念高中。”校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同意了他的要求。就这样,杨虹就跟着家乡的一个工程队来到了沈阳打工挣学费。杨虹的这段经历,使项鑫家里每个人的心情都很不平静。尤其是项鑫,心里难过了好几天,他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从今天起,我再也不吃零食了,我要把这些钱省下来帮杨虹哥哥回学校读高中。”

杨虹的第一笔学费是项士信借来的,总共1300元,这些钱,对于一个月收入不足300元钱的项家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数字。

杨虹回家那天,郭淑洁像送自己的孩子远行一样,特意为杨虹买了一身新衣服,并做了几样好菜,然后,全家出动,把杨虹送上返回家乡的列车。

送走杨虹,项鑫天天盼着小哥哥的来信。终于,杨虹来信了,他在给项士信的第一封信中写道:“由于你们的资助,我重新看到了阳光,看到了希望,我一定珍惜这次机会,刻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你们的恩情。”项士信对杨虹的资助从没有间断过,他们省吃俭用、口挪肚攒地按月寄钱给杨虹,有时几十,有时几百,最多的一次给杨虹汇款700元。同时,杨虹每个月都给项家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那时,老项一家很少吃鱼吃肉,郭淑洁为了节省钱,买菜时常常特意赶在商场快下班的时候,因为可以买到扒堆菜,价格便宜。那一年,项鑫刚刚上初二,他是学校里穿得最破的一个,但他从无怨言。

杨虹重返校园读书,在家乡引起轰动,当杨虹向家人讲起在项家生活的经历时,没有一个人相信天底下会有项家这样的好心人。

1991年春节前夕,受到杨虹家所在的双胜乡政府及杨虹的父母的邀请,项家三口踏上了南行的列车。

尽管临来之前,项鑫曾想象过杨虹家的境况,可眼前的一幕还是让他惊呆了:杨家的房子没有窗户,只有屋顶的两片玻璃(当地人称之为亮瓦)能透过几许光线,屋子里黑乎乎的,眼睛要适应好长一会儿才能看见人,杨虹的爷爷奶奶睡在铺着稻草的炕上,全家人盖的是没里没面的破棉絮,而且还是几个人一床。屋子除了几件农具和几个饭碗,再也找不到一样摆设。项鑫在杨虹家吃的第一顿饭是将挂在墙上的一块黑乎乎的腊肉切下几片,然后把锅底蹭上一层油,把白菜切好放入水中炖,再撒上一把盐,这就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

大年三十这一天,项士信再也坐不住了,他走了几十公里的山路来到乡里,买了酱油、猪肉、白面,还给杨虹的奶奶买了块生日蛋糕。晚上,杨虹的奶奶围着蛋糕转,竟不知怎么吃。两家人在一起包年夜饺子,没有擀面杖,只好找根木棍子代替,饺子皮很厚,但杨虹的爷爷说,这是他这一辈子吃到的最好最香的一顿饭。

眼前一幕幕使项鑫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杨虹家里没有灯,小哥俩就守着那盏油灯说着话。这一夜,项鑫对杨虹说:“无论有多大困难,也要考上大学!”杨虹也发誓:“我一定要上大学,而且要到沈阳去念书。”

1993年7月,杨虹如愿以偿的考上了沈阳大学。

他在报喜信中写道:“接到录取通知书,我又喜又忧,喜的是你们3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忧的是我考上大学后,还要拖累你们,今后你们还要花很多钱,项鑫已经长大了,他也要念书,也需要钱,我真的不忍心再让你们花钱了。”

接到这封信后,老项立即回信:“你来吧,一切包在我们身上。”

10月,老项带着杨虹去学校报到,和学校商量能否让杨虹吃住在家里,学校不知道他们的情况,一口回绝了。无奈,老项只好把真实情况说了,校方大受感动,当即答应。

11月,学校在艺术节期间举办了一场晚会,学生处处长杨开来特意将项士信全家请到晚会现场,向全校学生介绍了项士信全家资助杨虹念书的事迹,现场掌声雷动。杨虹眼含热泪向项士信全家深鞠一躬,说:“我得到的这份爱,今生今世都难以回报。”

1996年,杨虹大学毕业了。在沈阳市政府有关部门帮助下,杨虹成为沈阳客运集团物业公司保卫处的一名经济民警。杨虹没有离开项士信家,他一边工作一边在复习功课准备考研。

然而,就在这时,项家陷入了困境。

1997年,项士信兑了个饭店。他前后投入5万元左右,基本上都是从农村借的民间高利贷,不想经营没几天即发生意外情况,血本无归。项士信受不了打击得了支气管扩张,严重吐血,在医院住了4个月。1998年的一天,债主又上门了。这次对方向项士信彻底摊牌:如果真没钱,就用房子偿还。老项俩口子想到可能没房子住的日子,背地里唉声叹气。

本来,杨虹是想考研究生的,但看到项家的一切,他改变了这一计划,决定到日本打工留学,挣钱替项士信还债。

留学虽然很时髦,但对杨虹来说却并非是潇洒的事情。杨虹借的钱办留学手续已花去大半,到日本时只剩下折合人民币1万元的日元。在一碗面条合几十元人民币的日本,这点钱很快就捉襟见肘了。

开始,项士信和郭淑洁听到的都是坏消息。日本学校的公寓很漂亮但住宿费很高。杨虹想到校外租便宜的房子,可没有担保人租不到。初来乍到找工作困难,杨虹大学学的是俄语,日语底子薄,谋职就更难了。

两个月后,终于传来了好消息。杨虹在食品公司找到了工作,装盒饭,同时又在一印刷厂找了份制版工作,经常加夜班,收入大大增加。后来,杨虹辞去了食品公司的工作,专心在印刷厂干,因工作出色很受老板器重,被提拔为“班长”。

杨虹省吃俭用,把自己辛苦积攒下的打工钱寄给项士信,很快就把所欠的债务还清了。

杨虹是怎样打工赚这么多钱的,他对此不多说。但项士信和郭淑洁却知道杨虹的苦。杨虹出国后,经常给家打电话,他曾对郭淑洁说过,“妈,我这次连续干了18个小时。”“妈,我48小时就睡了两个小时的觉。”每当郭淑洁听到这样的电话,总忍不住流泪。

杨虹替老项还的债,已远远高出老项对杨虹6年资助的钱物总额。但他们的情深义重,却远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猜你喜欢

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美人鱼学校
酷虫学校
破学校?好学校!
你会选择国际学校吗
学校推介
上学校
短路学校
短路学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