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奇迹

2000-06-05胡连荣编译

东西南北 2000年3期
关键词:残疾轮椅生命

胡连荣 编译

无四肢的超级残疾儿

武吉洋一1976年4月6日出生于日本德山市一家医院。刚刚19岁的母亲正常分娩得子,初为人母的喜悦溢于言表。可是看着浑身缠满绷带只露出一个脑袋的孩子不免觉得有些蹊跷,没容她细看,孩子就被护士抱走了,给她的解释是:因产前脐带绕颈,要送保温箱监护。一连数日的隔离观察,使得母子始终难相见。

产后第十天,想孩子急得要疯的母亲终于得到了母子出院的通知。但见到孩子之前,医生首先展示给她一张婴儿的照片:“他生下来时就是这个样子。”圆滚滚的肉段上除了男孩应有的标志物外,本该长着四肢的地方只有稍稍突起的肉瘤。母亲再也掩饰不住,流出了泪花。当母亲从医生手中接过这个特异婴儿时,孩子一双机灵的大眼睛告诉她,我的生命是健康的,母亲从这目光里看到了希望。

父亲回到家时,悲喜交加地接受了这一事实,因为自己长年工作在海上,出于对大海的特殊感情,他为孩子取名洋一。此后孩子的智力与体重都正常增长。经过向儿科康复专家咨询,夫妇俩决定送他去山口县的国立康复疗养院。

孩子一到那里就引起了全院的轰动。他一脸灵气也马上博得护士们的喜欢,她们首先以更严酷于普通残疾儿的训练方式培养洋一的平衡功能,因为这种特殊残疾儿将来只能以平衡能力部分代替两条腿。结果一个不足周岁的孩子以大人无法想象的毅力练就了杂技般的硬功,他的胸椎可弯曲90度,一屈一直之间的抽动力竟能完成一次移动,距离也随着流出的血汗逐渐延长。让护士们格外动心的是,教给他的动作不管多难他都会认真做下去,直至让老师满意。

疗养院为洋一专门制定的一套训练方案,听来过于残忍,但出于对一个生命质量的负责精神,大家不得不承受这一切,约定俗成地遵守一条原则:什么事情都由他自己干,失败了再帮助他想办法。比如,拿一个杯子,洋一首先要用左肩的一小截残肢试探着拨到眼前,然后再俯下身去像小宠物一样趴在地上拿嘴对付。穿上裤子以后,护士为他特制了抽带,上厕所时用嘴咬住颈下的抽带即可穿脱自如。

两岁半时,洋一结束特殊疗养,回到家中,从此母亲辞去了工作,终日在家里守护着他,可他非常留恋疗养院那个属于孩子的群体。看着他整天不开心的样子,母亲只好去寻找合适的幼儿园,可是对方一听到孩子的情况往往都有些犹豫。附近一家幼儿园看过疗养院的情况介绍后勉强同意了,洋一开始了幼儿园生活。最初老师担心他受欺负,但洋一的母亲一再强调不必对他特殊保护,小朋友之间偶有磕碰,即便受些小伤也都无所谓。果然,小洋一与大家相处得非常亲密,孩子们都愿意和他做朋友。

更大的奇迹——上名牌大学

洋一6岁,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然而能接收他的小学校却不像找幼儿园那么容易。按洋一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自理程度,一家人都不再把残疾放在心上,可是在局外人看来洋一岂止是残疾,简直是超级畸形,别说普通学校,就是有此针对性的“养护”学校恐怕也很难接收。洋一渴望与孩子们在一起过正常的学生生活,父亲也极力争取满足爱子的要求。经过与当地教育委员会一再交涉,最后父亲接受了对方的附加条件:洋一可以参加新生入学式,但每天上学必须全天有专人陪护。为了让爱子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门,父亲为洋一买来了电子轮椅。对于很大程度上生活已经自理的洋一来说,这部轮椅简直让他如虎添翼,很快就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左肩的一小截残肢成了他生命的全部支撑,残肢与左腮配合用来“握”笔写字、画画,可他每写一个字都要磨掉腮边一层皮,人生的阶梯也由此增加一个新高度。以轮椅为腿,以嘴当手,甚至可以做“擦黑板”之类的简单劳动。老师、同学们看他时的目光很快从惊奇变为见怪不怪,进而把他列为全班普通一员。他全优的学习成绩让很多肢体健全的同学都望尘莫及。洋一身上顽强与爽朗的奇妙结合,使得每个同学、老师都找不到疏远他的理由,洋一的顽强精神深深打动了学校和当地教委。为了给他的轮椅提供方便,学校还在几个有台阶的门口特地修了坡道,从环境方面尽量关心照顾他。他的周围经常围绕着一圈同学,他成了班上的明星人物。

洋一的全优成绩一直保持到高中毕业,考大学已不是分数的问题,让父母担心的是能否找到肯收留他的学校,而此前的第一步是报考手续。由于有地方教委的极力保荐,准考证按特例办好了。按母亲的安排不论有没有接收学校,考试一定要参加,因为比升学更重要的是检阅自己充满血泪的12年求学路程,让人们知道最残缺的生命也可以拥有最好的成绩。当洋一的轮椅从最后一门课程的考场上推出来的时候,几天来他那颗激动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上不上大学由不得我,但我没有辜负父母的厚望,我已交上了完美的答卷。”尽管如此,在父母的积极参与下他还是认真填好了志愿表,目标学校只有一个,私立大学的一流学府:早稻田大学。两个月后,一个樱花盛开的早晨,一朵沾着晨露的九重樱花飘落在他的轮椅上——早稻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接收如此特级残疾考生,在早稻田大学的百年史上还是第一次。招生委员们在初选中得知他的身体状况时,洋一荣获全国状元的分数早已征服了招生委的全体老师,所以破格录取的决定全票通过。按照他的身体条件及将来择业的方便,学校把他分配到了政治经济学部,一种以写文章为手段的专业。

从被采访者到课余专栏主持

洋一身上特技般的多种生存本领当中,付出血汗最多并影响他后来全部生命质量的是写书。自从选定政治经济这一专业以后,洋一就开始在心里暗暗策划着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用最残缺的笔触写出一个最残疾生命的20年苦旅。其实,高中毕业前为了准备参加高考他就已经写下了大量日记,以此苦练书写能力,《生命的奇迹》即以此为基础落笔了。1998年4月,洋一上大学三年级时,历经1000个日夜,一篇洋洋20万言的生命传奇正式出版了。《生命的奇迹》立刻从东京传遍了全国,人们深深为书中的主人公打动了。紧接着是新闻媒体的频频采访, 洋一成了明星人物。

洋一每次出现在电视节目中都能引来潮水般的电话、传真及信件,主持人称他能察觉出常人注意不到的东西,而且相当健谈。洋一自己则根本没想到能在电视上如此受欢迎,他经常设想着有一天,电视剧中残疾人能与健全人共享一片蓝天,天气预报员中也会出现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这一美好愿望首先在他自己身上实现了。随着各类电视采访的应酬增多,洋一的上镜率也越来越高。他果然成了全国人气最旺的主持人,第一次主持的话题是校园中的欺压现象。他虽然生就一副畸形身躯却从未因此受过歧视、欺压,而且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把这个话题引向深入。一些常常以强凌弱的学生看到他羸弱的躯体上所焕发出的最顽强的生命力而幡然醒悟,他们从洋一身上找到了“强大”的真正含义。

再过两年,洋一毕业后将走向社会,那时,他又会是个什么形象?对生活的渴望,毋庸置疑,决不会少于任何人,他曾流露过:“我想我应该结婚,我还会做一个不错的父亲。”

(孙哲贤摘自《世界博览》)

猜你喜欢

残疾轮椅生命
轮椅上的梦
爱的轮椅
爱的轮椅
只要消灭了特殊,平等自然会来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轮椅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