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000-04-28唐之享
唐之享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日益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去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前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一定要重新认识新形势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自事业,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充分认识教育的先导性,深刻理解教育对当今世界知识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9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知识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作为知识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变量”的先导地位越来越明显。
首先,”教育先导”是当今世界知识、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刻变革;二是国际间科技、经济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国际经济结构加快重组,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加快。这种态势的深人发展要求发达的教育与之适应,对教育现状和未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赋予了强大的动力。
其次,“教育先导”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国民素质面临严峻挑战的正确抉择。作为国家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国民索质,在未来经济社会骰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目前我国国民素质总体水平较低,要提高国民素质,使国民素质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上升,突出高技术文化的含量,强化创新意识与创造力的培养,就必须实施“教育先导”战略。实践表明,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能够使人们获得从事科技与生产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和素质。三是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现代经济条件下,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复杂劳动力,改变劳动力的形态,充实物质生产部门复杂劳动力的人数,扩大复杂劳动力的成分,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挥教育在改变劳动力形态中的作用。
第三,“教育先导”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发展的首选战略。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国家长远发展规划时,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许多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出台了教育改革方案,开始了一场新的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教育的先导性,在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得到了充分而具体鲜明的体现,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借鉴。
二、充分认识教育的全局性,深刻理解教育作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杜会发展重要力量t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都把教育看做全党全社会的大事,始终把教育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予以高度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用更新的观念、更新的思维,从多角度、全方位来审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充分认识教育的发展与繁荣对促进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实践意义,发挥教育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的全局性作用。
第一,教育已经成为知识传播、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知识再生产的巨大杠杆。科技经济价值的巨大发挥和实现,使教育的经济价值也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的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日益显著。美国70%的科研单位和机关、科研项目和课题都设置在有名的高等学校里,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证。二是教育使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生产力的功能更加明显。目前,我国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还相当薄弱,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科学知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转化为直接社会生产力的效率太低。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教育在转化中的巨大作用。三是教育作为科技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日益被人们所掌握。现代教育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加工、概括和传播,使受教育者获得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它的效率比较高,大大缩短了科技知识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教育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成为经济界乃至全社會广泛关注的热点。随着知识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特别是当前“通货紧缩”的经济形势下,市场上的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只有教育仍处于“卖方市场”,教育作为人们社会生活投人的重要方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现实选择,成为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趋势与世界经济发展依靠科技和教育推动的潮流是一致的。
第三,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就业替代功能。我们说的“就业功能并不是指人们通过学校培训以获得社会就业,而是指因部分人参加学校教育,推延就业时段,以学代业分流就业压力。当前,我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中以上阶段的学校,吸收众多的16岁~22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就学,也是一种以就学替代就业的手段,可以推迟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时间,在就业时机方面避开社会的就业高峰,达到“削峰填谷”的功效。目前,我国每万人中在校学生只有17人,而美国为568人,日本为233人,韩国为406人,菲律宾为263人。我国各类学校在招生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充分挖掘这些学校的潜力,大约可使100多万人将就业时间推迟2年~4年,这部分人大体相当于城镇新生劳动力的20%~25%。这部分适龄人口推迟就业,既能为他们增加知识量,增加未来的就业机会创造条件,也能缓解社会就业紧张,为整个社会的稳定提供条件,减少现实压力。
第四,教育在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发挥着重要的疏导作用。从实践角度来看,教育解决的根本矛盾是人的现有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要把个体的人提高到社会发展的现有水平上来,必须经过各个阶段的教育来实现。
三、充分认识教育的基础性,努力肩负起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等方面的特殊使命。
创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本质。人类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创新活动史,就是人类在不停地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身,不断获得进步与发展的历史。正因为如此,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一,教育肩负着培育民族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历史重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繁荣昌盛,从根本上说要靠自身的创造力和自身的创新精神。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先進民族之林。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其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居于综合国力基础地位的则是经济的竞争力,经济竞争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因此,国家的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历史地落在发达的教育上,特别是发达的创新教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但目前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具备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和精神理念发生新的巨大变革的角度,发挥教育的创新作用,促进人们实现新的思想解放,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和摇篮。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21世纪经济,必将形成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的竞争将异常激烈。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创新能力,谁就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相反,谁缺少科技储备和创新能力,谁就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摇篮,现代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教育问题。目前我国的总体教育水平还很低,人力资源素质不高,难以参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全球化竞争。只有充分发挥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作用,培养创造性人才,特别是培养素质全面、具有科学批判精神和探究、发现能力的人才,才能造就一代代高质量的新人,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和创新素质,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不仅在培养和塑造现代人的文化科学素质行为方式、人生态度方面起着重要的社会性规范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人的自我意识,提高了现代人的需求水平与自我教育能力,使现代人在终身化与开放化的教育氛围中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没有教育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现代化。
第三,教育作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和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明显。科学技术只有通过教育来培养科技人才,以及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广大劳动者真正掌握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新技术、新工艺,科学技术才能由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智能化趋势,首先要求人的智能化。劳动者的智能化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教育不仅传递人类已有的科技知识,还担负着知识创新、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的任务,成为传授和推广科技成果的重要部门。
四、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是我国整个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乃至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创新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目前情况来分析,教育改革主要面临三个深刻的历史性转变。一是继续推进传统教育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转变,努力完成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任务。二是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手段的改革,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和聪明才智,把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到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上。三是改变单一的以学校教育、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为主和各类教育之间缺乏沟通与衔接的教育体系,按照终身教育的原则,构建社会主义终身教育体系。为此,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水平和整体素质,关键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转变观念。第一,要破除“教育福利论”观念,树立“教育产业论”思想,不断调整教育结构,以适应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的生产、扩散、消费与应用发展的需要,使教育成为直接拉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要破除“教育灌输论”观念,树立“教育创新论”思想,鼓励追求新知识,重视知识的增量,把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提高其素质放在首位,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教育制度,大力拓宽知识领域,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真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第三,要破除“一次教育论”观念,树立“终身教育论”思想,采取切实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强化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在职教育等教育形式,为全社会提供多途径、多种方式的教育,提高教育覆盖面,丰富教育层次。第四,要破除“关门办学”思想,树立开放办学观念,关键是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遵循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趋势,注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发展开放式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振兴教育事业。
进一步转变观念是为了深化改革。当前,教育改革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措施,真正使受教育者正确掌握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将全民族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创新素质提高到新的更高的水平,要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革命,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抓好素质教育,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当做自己任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指导,坚决抓出成效。二是要整体推进教育改革,突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传统教育模式的广泛影响及其根深蒂固的局面,不是小范围内改革就能很好地得以解决的,尤其是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的素质教育,不仅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重点的调整与转变,而且涉及到教育素质、教学管理、教育评估等方面的改革,需要统一领导和协调,有计划有步骤地整体推进,否则,在局部推行,既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也会贻误发展的机遇。三是要依法推进素质教育,确保教育经费的投人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家教育立法,制定有关素质教育的制度和法规,加大教育执法力度,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确保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投人。在筹划教育经费中,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筹措、管理机制,由地方政府做的,地方政府必须通盘考虑,不能政废法弛。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不断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继续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和捐资助学,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四是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素质教育,形成抓素质教育的合力。现代教育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相沟通和积极配合。要优化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环境,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大教育场”。要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推动教育改革的共识,逐步使素质教育步人良性发展的轨道。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只有教育发展了,才能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及整个综合国力的增强;只有拥有强大的国力,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进步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