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00-04-28傅国亮
傅国亮
当前,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一是要坚决地把学生过重负担减下来,二是要全面地把教育教学质量提上去。“减负”本身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尽管存在诸多阻力,中小学的“减负”势在必行。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到义务教育的普及,损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能再任其泛滥,继续为害。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挑战,中央作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以“题海战术”、“频繁考试”为特征,旨在“死记硬背”知识点,造成学生不堪重负的陈旧的学习方式,不仅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背道而驰,而且与新的评价体系格格不入。1999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已向应试教育学习方式亮出“红牌”。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发生根本性转变之后,中小学的“减负”,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且是新的教育教学体系的客观要求,那种陈旧的学习方式只有终止,代之以全新的学习方式,别无出路。
用什么思想办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用什么思想指导教育改革,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减负”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有两个观念需要明确:一是人才观,二是质量观。关于人才观,一些同志认为,只有上大学、当专家,才是人才。为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大搞加班加点、“题海战术”。要转变这种只有上大学、当专家才是人才的狭隘人才观。中央指出,工农商劳动者、科技人员和学者专家、行政管理人员,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要转变观念,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有全面的人才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类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
关于质量观,它涉及到对学生和对学校质量的看法。有人认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考试获得高分,就是质量好。这种人为地以加重课业负担、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为代价换取的所谓“质量”,很可能形成“高分低能”,甚至“分高德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高考升学率不是重要依据,更不是惟一标准;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要看办学方向,要看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人甚至个别人)的质量,最终标准要依据社会的检验,要从总体上看一所学校学生走入社会以后的表现、能力、贡献如何。因此,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而言,基础教育的质量,应当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为培养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有扎实的事业基础知识,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打好基础。这种质量,只有通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发挥特长、才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创造精神才能取得。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仍要倡导刻苦精神。“减负”与刻苦学习并不矛盾,对学生来说,“减负”和刻苦学习都是必要的。“减负”指的是减掉那些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因为那些低水平重复的课业,不仅不能提高学习质量,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灭学生的灵性。学习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精神,是求不到真知的。即使是新的学习方式,如培养好奇心、探索精神,都与刻苦钻研分不开。倡导刻苦学习,一定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讲求教育方法,避免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抓很多环节、渠道和措施。其中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是学习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减负”实际上是要求转变一种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提高学习质量,指导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1979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中,前瞻地提出了由“维持性学习”向“创新型学习”转变的预见。两种学习方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知识的传授、继承和记忆,忽视对新知识的探索;后者则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探索和创新。我们要用全新的标准来衡量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上突破,把教学作为一个学习过程。破除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学习观”,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使这种学习成为培养创新精神的源泉。这是“减负”以后要达到的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当是全面的。不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要有大教育观,不仅要注重校内教育,而且要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一起抓,学校、社会、家庭一起抓。总之,中小学教育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