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

2000-02-16李平榕

新闻记者 2000年11期
关键词:李小鹏专版体操

李平榕

举世瞩目的悉尼奥运会期间,中国的报纸几乎家家都推出了诸如奥运专刊、奥运特刊、奥运金版等特色产品,以满足读者需要,赢得读者关注。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特点就是奥运报道的地域特色。

心理学研究表明,读者阅读有四个共同心理,包括求新心理、求真心理、求近心理和求短心理。其中求近心理是指读者喜欢知道发生在自己周围,同自己有关的事情。这种求近心理影响着读者对新闻的选择,也是读者自身直接或间接的需要。“从新闻理论上说,这就是新闻的接近性;从新闻实践上说,这就是要求我们注意多发局部化和服务化的新闻。”(《新闻心理学》汪新源著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求近心理包含的内容很多,地域接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事实表明,新闻发生的地点和读者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在地越接近,新闻事件发生就在本省、本市、或读者周围,读者就会非常关心。倘若在这一新闻事实发生之前,读者就已有耳闻,这时读者更会以极大的热情去阅读它。

在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代表祖国参赛,但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他们的成长离不开自己最初生长的环境,离不开父母、老师,离不开慧眼识才的启蒙教练。对家乡亲人来说,他们无疑会对自己熟悉的人,对老乡运动员倾注更高的热情。9月25日,南京《金陵晚报》奥运特刊“读者点题”栏目“江苏的杨云怎么去了湖南?”就很能反映这种心态。体操选手杨云是江苏人,为何是从湖南选去的?读者纷纷提出疑问。而报纸编辑特意在A版显要位置对这个看似并不重要的问题作了详细回答,这便是深谙读者地域上求近心理的表现,十分必要。

在这次奥运报道中,各地方报纸在突出地域特色上较前几届奥运会报道都有一定的进步。概而言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赛前舆论准备

9月16日,《湖南日报》奥运专版刊出消息“奥运会体操男团赛李小鹏打头阵”一文,对湘籍运动员李小鹏的参赛作了展望,并称“19岁的李小鹏被认为是中国体操男队新一代的代表人物,曾经5次夺得世界冠军。”9月18日,该报B3版的奥运专版中总共12条消息有4条与湖南籍运动员有关,占1/3强。其中消息“中国跳水队出征悉尼”着重强调了“湘籍名将熊倪将参加男子单人和双人3米板两个项目的比赛”。同日同版的消息“中国女子体操团体预赛,湘籍选手发挥出色”中,报道中国队在女子体操预赛中发挥出色,“其中的湘籍选手十分抢眼”。详细介绍了湖南姑娘刘璇、凌洁、杨云在体操预赛中的表现,并配发了杨云在自由体操预赛中的照片。

《辽宁日报》9月16日奥运金版发表《辽宁舰队已鼓满风帆——访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崔大林》一文,身兼辽宁体育局局长的崔大林对辽宁籍运动员的比赛作了展望,称“辽宁选手参加的各项比赛正常”,并介绍了辽宁选手王楠、王义夫等的赛前状态。同一天的《河北日报》也刊登了河北省体育局局长王国强的文章“奥运寄语”,介绍了奥运参赛军团中由1名教练员和10名运动员组成的一支“燕赵子弟兵”,分析了这支队伍的特点,文中“寄望我省运动员尽展燕赵豪情,为祖国、为河北争光。”

南京《金陵晚报》在赛前的报道也多体现地域特色。9月15日在该报奥运特刊B版上,除几行广告外,刊登了包括葛菲、顾俊、黄旭、杨影、阎森等在内的18位江苏籍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照片。每幅照片都附上了他们的父母、亲人或教练员的深情嘱托。全版总标题是“好运,江苏健儿!——亲人教练寄语子弟兵”,洋溢着十分浓厚的人情味和家乡情。9月16日,奥运特刊A版又登出消息“今天,他们代表江苏率先出阵!”,对头一天参赛的江苏选手黄旭、孙癑、邱爱华的状态作了介绍。

2.赛后快速追踪

比赛后的快速追踪是许多报纸惯用的报道手法。9月18日,湘籍选手杨霞、李小鹏在举重和男子体操团体赛中分获金牌。《湖南日报》迅速反应,在19日的头版头条以“奥运场骤起湘旋风——女举梦之队杨霞单骑掠金体操男团赛小鹏领军折桂”为题发出报喜消息,其中导语这样写道“据新华社报道,来自我省的体育健儿在昨天的悉尼奥运会上大显身手。”并配发了两人的照片。紧接此文又以“杨霞李小鹏饮誉悉尼”为眉题刊出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贺电。两则消息足足占了头版的1/3,可谓“浓墨重彩”。当日的“奥运专版”中有“杨霞夺金喜洋洋”、“好样的小鹏”、“历史性突破”等6篇文章与两人夺冠有关。9月25日,为中国队夺得两块体操金牌的刘璇和李小鹏都来自湖南,这也着实让湖南人高兴了一把。9月26日,该报即在头版以黑体大标题刊出消息“中国军团又添三金,奥运湘军再创辉煌”,迅速报道了两人夺冠的消息。此外该版还以“前方大捷,后方同庆”为标题登出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贺电。两则消息用花边框起,在头版形成绝对强势。随后,在同日奥运专版中,对开2个版面有2/3以上的版面空间被刘璇和李小鹏夺冠的相关报道所占据。包括刘璇夺冠侧记,教练眼中的李小鹏等等。该版专栏“奥运随笔”的文章《金色的下午》这样写道:“难忘的下午,激动人心的下午,夺金势头再度抬升的下午,‘体操湘军扬威天下的下午。”全文多次提到“湘军方阵”、“体操湘军”,实力强劲的体操“湘籍小分队”,充盈着浓厚的“湖南”风格。

再来看9月23日的《辽宁日报》。在辽宁籍选手丁美媛、袁华、王楠在22日夺得金牌的第二天,该报除在头版登出了消息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贺电外,当日对开两个版的“奥运金版”中共有12篇文章和3位夺冠选手相关,占了所有近乎3/4的版面。这天该报驻悉尼记者戴春光的随笔《金牌与时间赛跑》开头写道:“终于熬到辽宁选手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作贡献了”,其间的家乡情结溢于言表。

9月19日,《河北日报》头版也给河北籍男子10米气步枪奥运冠军蔡亚林半个版的强势,其手捧鲜花、站在领奖台上的照片被放在了报眼,有3栏宽,近18cm的高度。同日对开报第6版的奥运专版也围绕他夺冠发表了4篇文章。

3.巧妙构思精心组版

许多报纸在突出地域性方面巧妙构思,在栏目设置、版式安排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比如,南京《金陵晚报》推出“心飞万里”栏目,及时传递江苏籍运动员的亲人在后方的情况。如9月19日“谁也不敢打电话——决赛前的黄旭和他的父母”,9月20日“我怎么说悄悄话呀!”(记江苏女子重剑选手梁琴的先生),9月22日的“昨夜,戴家无眠”(记羽毛球选手戴韫一家在其失利后)。9月15日奥运专版A版“独家报道”栏目推出“爸,您别怪我!”(记江苏“第一女剑客”肖爱华的父女情)。此后,苏州的羽毛球冠军张军,徐州的乒乓球冠军闫森都先后登场。另外,该报还设有“江苏健儿在悉尼”,“今日星辰”等小栏目,及时报道江苏选手的情况。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地缘优势,报道运动员的父母亲人的动态,反映运动员们的成长过程,浓郁的亲情和乡情让读者感到亲切,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在体操上占据优势的湖南人,则在《湖南日报》上邀请湘籍前体操冠军李敬开设了“李敬?'望”栏目,及时对比赛做出分析,体现了编辑的良苦用心。而《辽宁日报》每期的奥运金版都有“祝辽宁健儿悉尼再创辉煌!”的大口号,很能体现辽宁人的大气与豪情。

在版面安排上,除了给本地选手以一定的篇幅“倾斜”外,在版面具体布局上,许多报纸也颇费苦心。以《辽宁日报》9月16日奥运金版为例,笔者认为是使用了“双头条”的安排。具体设计如右图所示,文一为“留下悬念的开幕式——悉尼奥运会开幕式随想”,文二为“辽宁选手在开幕式上抢头彩”,说到王楠典型的东方微笑让她在不到30秒钟的时间内在大屏幕上两次出现特写镜头。文一、文二都各有重点。9月25日,该报又再次使用了这种手法,经王楠挥拍的照片引出两个头条,即“我省健儿实现奥运史上金牌和奖牌的突破——沃土新苗根弥壮,辽河儿女竞风流”和“王楠为‘邓亚萍时代画上句号。”此种安排颇有新意。

综上所述,努力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是今年奥运会报道的特色之一。而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奥运报道在体现地域特色的同时,应该如何处理好报道的全局性和地方特点两者的协调和平衡,如何把握报道的地域特色的“度”。这方面,可以说是有教训的。如在四川选手唐琳取得78公斤级柔道金牌后,《四川日报》赶紧抓住时机大书特书了一把。9月22日,该报在头版报眼显著位置刊登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给唐琳的贺电。在当日对开一个版的奥运特刊中,整版近2/3以上空间被唐琳一人“夺去”。相关的文字报道有“唐琳的预言应验了”,“父老乡亲为唐琳喝彩”,随笔《走向理想》等等。另外,两张3栏宽、16.5cm高的照片更让唐琳尽显风姿。但是报道与唐琳同日取得羽毛球混双冠军的张军、高凌夺冠的侧记,则被放在了该版左下角,篇幅也不过500字左右。两相对比,似乎过于“厚此薄彼”了。

又如,9月22日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得了6枚金牌,其中辽宁籍选手有3位,占了一半。这无疑是辽宁人的骄傲。但在23日《辽宁日报》“奥运金版”中,对开两个版对另外3位非辽籍运动员的夺冠只以“龚智超智勇夺金”、“占旭刚举重若轻”、“杨凌涉险卫冕”的3个并列标题刊出3张图片,每张配了几十字到1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仅此而已,剩下的版面几乎都给了辽宁的3位运动员。与此相反,同一天的《湖南日报》却把湖南人龚智超作为重头戏,图片和文字占了“奥运专刊”(对开一个版)的1/2强,其他5位获奖选手也只配发了新华社传真照片及每张60—70字的说明。

由此可见,各地报纸都在有意向本地选手倾斜,但这种倾斜是否有些过头?笔者以为,新闻报道要求全面、公正、公平、客观,既要有地方性,又要兼顾全局,这才符合辩证法,也符合新闻规律。毕竟,在奥运会上每一块奖牌的获得者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人的骄傲,这并无区域的划分。重视报道的地域特色固然不错,但凡事都要适度,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猜你喜欢

李小鹏专版体操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特别专版
李小鹏:被父母尊重过的孩子才能学会尊重
“奥运专版”今日推出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李小鹏携女共赴狮城之约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