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社会新闻的传统特色与创新
2000-02-16沈吉庆
沈吉庆
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拥有众多读者,始终被作为新民晚报的拳头产品。无论是报纸复刊的当初,还是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会新闻都被列为晚报的强项,从版面的安排到人力的配置,都予以适当的倾斜。在长期的发展探索中,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社会新闻的传统特色
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主要特色是:
一、新鲜性。晚报的社会新闻以时效性见长,大量见诸版面的是“昨夜今晨”的社会新闻。尤其是当日新闻备受青睐,有时为了及时刊发这类新闻,往往先报选题,确定字数,留好版面,再拼装合成,同行们将其称为“抢稿”。只要是精彩的当日新闻,编辑记者往往同心协力,将其“抢”上版面,可谓先声夺人,独领风骚。
二、社会性。晚报的社会新闻以可读见长。可读大体有两层意思:一是稀奇古怪,别出心裁。若是“丑陋”,最好与众不同,不落俗套,像某君为赶时髦,自接水管洗肠,就迂腐得出格;若是光明,最好自有特色,像关爱邻里,十天半月的比较普遍,18年如一日就十分不易,自在首选之列。二是领域宽广,无所不包,政治经济,自然社会,天文地理,善良丑恶,趣闻逸事都在选用之列。
三、短小性。晚报的社会新闻大都比较短小,三五百字为多,七八百字嫌长,很少有超过千字的,俗称“豆腐干”。因其短小,势必要求写得精干,加上精心制作标题,看上去引人入胜,两分钟就可读完。四开的报纸去掉广告所占篇幅,不足6000字的版面,常常容纳了10条左右的新闻,可见文字之短,容量之大。
四、地域性。晚报的社会新闻主要着眼于上海地区发生的事件。这多半是由上海作为特大中心城市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上海有一千多万人口,数百万流动人口,而且聚集在数百平方公里之内,与国内外交往频繁,每天演绎出层出不穷的有声有色的活剧,可谓新闻资源相当丰富。晚报的读者以上海及周边省份为多,地域上的特点决定了新闻半径的鲜明特点。
二、社会新闻的创新特点
随着读者需求的变化和各类媒体对新闻资源争夺的加剧,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从题材、容量、样式到采写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题材——传统与创新结合。传统的社会新闻中,感人的社会故事和典型的案例是两大支柱。而今,社会特写和体验式报道已崛起为两大新的品种。前者往往截取一个重大社会事件的横断面或定格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多方位、多侧面地记叙和解剖,像高考大扫描、扫黄禁毒追踪记、大上海迎接新千年前夜特写等等。这些社会事件和历史时刻多半是众所关注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社会性。后者是记者以某个角色融入到一个活动中去,真切地写出感受和体验,像随反扒队员出击、高空游乐历险记、街头测试同情心等等。这类报道具有很强的现场感,给读者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篇幅——短小与中长互补。过去新民晚报社会新闻以短小见长,而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出了较长篇幅的“长稿”。有时是半个版叙述一个社会故事,有时是整个版刊登一篇社会新闻。这种全景式地展示社会故事,一半是读者的需求,对于精彩的、复杂的社会故事,读者想知道得更详细、更具体;另一半则是版面扩张所需,报纸扩版后,有篇幅来刊登大容量的社会故事,两者一结合,长稿便应运而生了。长短结合,大小相映,扩大了社会新闻的容量,形成了社会新闻新的特色。
采写——单兵与群体交叉。原先的社会新闻由于线条比较单一,镜头比较集中,往往是单兵采写。随着社会大特写的产生及体验报道的叫座,尤其是多方位、多角度、快速地展示重大事件、历史时刻,以及深层次反映社会问题,群体采写的形式常常被运用。三四个记者研究好方案,分头出击,然后组合成篇,这对加强时效性、加重力度是十分有益的。
三、社会新闻面临的新矛盾
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也遇到了新的矛盾,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新闻资源——竞争日趋激烈。过去一个城市仅有一份晚报,或是邻近城市仅有一份晚报。而今一个城市有两家晚报,或是邻近地区崛起多家晚报。这种情势打破了过去独家经营的局面,导致社会新闻在时效性、独家性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乃至编辑人员“抢新闻”的意识更强烈,手段更高明,技能更出色。这就是说,现在搞社会新闻更加吃力,稍有懈怠,就让人拔了头筹。
新闻时效——日渐趋于弱势。传统的晚报大抵是傍晚送到读者手中,采编的时间比较充裕,随着晚报纷起,以及彩色版的推出,采编的时间相应提前。现在流行一句行话:谁提早上报摊,谁就赢得主动权。于是,晚报基本上是早晨开编,中午时分压版,一时左右就走下印刷机了,晚报实际上成了“午报”。冷静推算一下,晚报社会新闻的有效时段基本上是凌晨至上午8时,在此之后,非重大的社会新闻,一般都不在“抢发”之列。而这七八小时左右,人们基本上处于睡眠状况,社会活动较少,社会新闻也相应较少。相反,日报新闻发生的有效时段是凌晨至晚上8时,差不多有二十小时左右,这个时段又恰恰是人们大量活动的时间,相对来说,社会新闻的“量”较大。这就使日报占有优势。近年来欣欣向荣而倍受青睐的“都市报”,大抵是用晚报的方式来办日报,既发挥了晚报的长处,又赢得了时间,这一现象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思考。
新闻版式——日趋老化陈旧。新民晚报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高峰时达一百八十多万份,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经过同仁们的长期努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编排风格。然而长期形成的版式已成定势,难以轻易改变。而社会在发展,人们对社会新闻的需求和胃口在变化。由于媒体众多,新闻纷繁,视觉冲击力强的往往倍受关注,而凝固不变的格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新闻的出类拔萃。实践证明,新闻资源的二次开发在编排,新闻主题的提炼在标题,新闻的先声夺人往往在地位、色彩等综合要素的运用,这对于一份七十余年的老报纸来说,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此外,由于电视的发展,第四媒体的兴起,社会新闻在快速传播及生动反映上,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由于报纸的扩版,文化、经济、体育等领域的社会新闻相继从原有的社会新闻版块中抽调出去,出现了众多部门攻守的阵地变成一二个部门防守的局面,势必造成力量的削弱,品种的单一。在采编的沟通和合作,采编手段的更新和改进等方面,也都面临着进一步改善的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四、社会新闻改进的思路
鉴于社会新闻面临的新的矛盾,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拓展题材
社会新闻从广义上说是包罗万象的,从狭义上理解,也是相当宽泛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报道面往往比较狭窄。我们的版面上除了大量报道好人好事之外,就是反映“官兵抓强盗”的故事,而且许多这类故事往往是简单的重复,要么时间变换,要么地点更移,要么人物更替,缺少新鲜感。
诚然,正反两方面是我们社会新闻的主体,而这两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就拿好人好事来说,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人和事,闪烁着时代的光彩,蕴涵着耐人寻味的哲理,娓娓写来,引人耐看。像有则社会故事《用热心与人生告别》,记者抓住了近七十岁的居委干部马荷琴倒在岗位上的新闻事实,追述了她兢兢业业一生为民服务的事迹,有血有肉,感人至深。再如,去年春节,5位记者联手操作,分别采写了5个行业(人员)大年初一坚守岗位的风采《新春里的1字号》,就很有新意。显然,生活中有很多新鲜活泼的东西,关键是要沉下去挖掘,是要动脑筋去组合。
公安报道是社会新闻的重头戏。大案要案的报道颇有读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日常的公安报道中也有不少“别出心裁”、引人入胜的。如有篇报道交警的题材,写有位被警察处罚的司机不服气,说是警察指挥的手势不准确导致违章,并出示了他事后现场拍摄的录像,警方验看后接受了他的投诉,取消了处罚。这样的新闻就别具一格。
方方面面有社会新闻,行行业业有社会新闻。从地域来看,邻里之间、校园内外、街头巷尾、大桥上下,都有很多有情有趣有意义的社会新闻。从内容来看,人间真情、邻里新风是社会新闻,突发事件、大案要案也是社会新闻。从体裁来讲,社会故事、街头扫描是社会新闻,现场特写、体验式报道也是社会新闻。至于舆论监督,批评性报道也是社会新闻的重要内容。由于种种原因,批评性报道见诸报端的不多。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无所作为,为民鼓与呼是新民晚报的好传统,我们理应在这个方面扩大题材,寻找好的角度,加强批评性报道的力度。
(二)加强时效
新闻强调时效性,社会新闻同样要讲究时效。当天的或隔日的社会新闻往往比较叫座。晚报“抢”新闻是有传统的,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加强社会新闻的时效。但是目前版面上相当部分是“日前”的稿子,有的甚至是隔了数日或数周的稿子。究其原因,或是获得信息晚了,或是通讯员传来稿子晚了,或是稿子“压了”,这属于“消息”迟到,或“运道不好”。还有些看上去时效不强的社会新闻完全是人为“滞后”的。有篇稿子讲一桩蹊跷的民事案审判,开篇就讲六个月前法院受理了这桩案子,经过内查外调,取证审理,终于分晓,一下子就给人遥远感。假如稍稍改动一下,说是昨天法院断了一桩蹊跷的民事案,然后再倒叙,读者的感觉也许就不一样了。
加强社会新闻的时效性,一要加强意识,二要提高技巧,三要通畅渠道,四要勤于捕捉。而这第四条,在一定意义上是最重要的。例如,连日暴雨和连日酷暑,在这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会出现特定的故事,敬业和勤快的记者出门捕捉,会抓来鲜活的社会新闻;假如嗅觉不灵,既怕苦又迟钝,可能一无所获。
为了加强社会新闻的时效性,我们坚持了双休日记者值班制度,并且尝试了早晨增设“流动哨”的做法。前者大体上是布防,属于“守株待兔”式,后者是“散兵游勇”式的出击。两者可以互补。今后设想增设社会新闻机动记者,他们不受条线的限制,不受时间的约束,不承担日常报道,主攻独家或重大的社会新闻。人员拟从年轻记者中物色,或是采取轮换制。这样逐步形成捕捉社会新闻的三道“火力网”。
(三)改进写作
生动新鲜的社会题材加上严谨认真的写作才能打动读者,而现在不少稿件写作粗糙,手法呆板,读来无味。
就以刊用量最高的案例报道来说,存在明显的“三多三少”现象,即写过程多,写细节少;写场面多,写人物少;写恶性的多,写警世的少。在报道案例时,考虑到某些副作用,对于作案手段和破案方法应该回避,但是不等于粗线条地写过程,舍去或忽略精彩的细节,尤其是对于人物的描写和刻画。有些关于审判的稿子,仅仅罗列罪犯的名单和列举犯罪的条文,读上去几乎是判决书的翻版,实在枯燥乏味。
一篇精彩的社会新闻应该是一篇生动的通讯,记者完全可以调动一切手段来写作,即便是叙述也可以运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同时,为了增强稿件的可读性和增强思想性,在选材和主题提炼上,应该注意把握四个方面的关系,即工作性和可读性关系,综合性和典型性关系,猎奇性和客观性关系,自然性和导向性的关系。
鉴于媒体竞争的激烈,抢发的和独家的新闻毕竟有限,又由于电视等媒体视觉效果的独特,晚报这方面又相形见绌,必须在深度报道或跟踪报道上下功夫。有的采访深入,虽然迟发但观点新鲜的报道,同样能后发制人(当然,我们还是要力争抢先)。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提高写作能力,提高政策水平,提高整体素质。
(四)增强意识
要提高社会新闻的质量,还必须增强重视社会新闻的意识,从采写到编排要通力合作,从版面和机制上予以倾斜。
既然社会新闻是强项,在版面上,该突出的就要大胆处理,该放大的就要不惜版面,该配图的就要图文并茂。新民晚报推出的“社会新闻长稿版”,几乎每天用半个版甚至一个版推出一个精彩的社会新闻,很受读者的欢迎。过去,晚报的稿件以短小著称,而今精彩的长稿同样有读者。
精彩的社会新闻还可以上一版。一版是整张报纸的橱窗。在一版发条简短有味的社会新闻,其影响超过后面版面上的一篇通讯。在版面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量在一版上社会新闻。新民晚报提出改进一版的“五个一工程”,把“一条引起社会较大反响的社会新闻”列入其中,这就为我们搞好社会新闻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在机制上,就是要鼓励记者多写有看头的社会新闻,包括尝试辟设记者的专栏,设立专门的奖项。鉴于有的记者较长时间从事社会新闻报道,有一定的疲劳感,可选配年富力强的上阵,逐步培养一批采写社会新闻的“快枪手”,确保这支队伍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五)扩编队伍
社会新闻发生在社会的每个角落,而且又要尽快抓到手,推上版面,仅仅依靠政法教卫部的十多个记者疲于奔命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依靠散布在各行业的通讯员提供线索乃至提供成品。在一定意义上,只有一张庞大而有活力的网络,才能网罗高质量的社会新闻。
为了丰富和改进社会新闻的报道,壮大通讯员队伍,新民晚报提出了量化指标,即三分之一版面让给通讯员,也就是通讯员的稿件必须占三分之一。在实际操作中,通讯员的来稿应该超过三分之一,这样才有选择的余地。而且,只有采用一定的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要确保这样的数量,首先要靠记者的努力。通讯员是记者的耳目,也是记者的合作伙伴,只有重视通讯员的作用,多与他们沟通,多提供帮助,多给予指导,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似可考虑对于提供重要报道线索的“通讯员”,予以适当的报酬,以扩大报道线索。
另外,从编辑部来说,要多听取通讯员的意见,多采用他们的稿件,组织他们多参加各类活动,包括举办一些短期培训班,欢迎他们到编辑部来实习,带领他们采写一些“战役性”的报道。实践证明,这样做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