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在心头上的五块钱
1999-11-04胡小晔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9年1期
胡小晔
10年前的一个黄昏,我的二叔从北京来到老家。爸爸非常高兴,给了我一张大团结,让我去街上买肉,并叮嘱我别让卖肉的给骗了。
我到菜市场时,卖肉的只剩下了一家。我一问肉价是2块5毛钱一斤,平时,也就是2块2毛钱,也可能是只有这一份,他就是不给我便宜。我望着小贩那泛着油光的脸,一脸的好相,越看越觉得他是一个骗子,越想越觉着恶心、讨厌。他接过我递过去的10块钱,马上找了我一张满是油腻的5块钱,我顺手塞进了裤兜里。接着他从钱夹里掏出2块5毛钱递给我,见我手里没有钱,便又掏出一张5块钱给了我。我先是一惊,本想不接,但转念一想,这些卖肉的平时那么奸诈,不知有多少人受过骗。便很自然地把钱接过来,拿起肉转身就走,很怕他反醒过来追我,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我还未走出100米,就听到背后有人喊:“喂,小伙子,停下来。”我心里格登一下子,卖肉的追来了,不能让他追上,也决不承认他多找回5块钱。脚下就又加快了节奏。没想到那个人居然很快地赶上了我,很粗暴地抓住我的肩膀:“给你的钢笔。”他把一支非常精致的钢笔递到我面前。这是二叔去美国时,专门为我带来的一支“派克”笔。当时,因为急着买肉,掏钱时不小心掉了。我望着那支笔,却没有勇气接它。“拿着吧,看你就是一个文化人。”我再次看这小贩时,发现他那泛着油光的脸,忽然又变得那么淳朴、那么厚道。我惭愧得抬不起头来,手不由自主地伸进了口袋里,捏着那张满是油腻的钱,却没有拿出来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我们往往用一种狭窄的眼光和主观的尺度去衡量别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就如同我10年前遇到的那件事,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却没有勇气及时地改正。压在我心头上的5块钱是一生都还不清的债。
(陈顺亭摘自《家庭之友》199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