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假币最高记录
1999-04-03于连顺
于连顺
小城的A君一时麻痹,弄手里一张百元假币。发现以后很心疼,决不甘心承担这不应有的损失。但来路搞不清了,只好在去路打主意。
A君去买米、去买布、去买酒,都被人识破顶了回来。弄得A君挺尴尬。
几次出手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对方太认真、太有经验、太好意思了。接过大票,先摸摸手感,再冲阳光照照暗影,最后再抡起来用力甩一下,听听音响,天哪,假的东西怎经得起这番反复推敲。
弄清了失败的原因,A君开始寻找另一条出手的途径。唬那些没经验的、马大哈的、不好意思当面检查的。
没经验的太少,连街头守烟摊的老太太都有一双火眼金睛。
马大哈的也不多,现在的人,正像赵本山小品里所说,除了亲妈是真的,有些人连爹都是假的。谁还敢马里哈达,放松警惕。
到底让A君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不好意思当面检查的。
B君的儿子结婚,大喜事。B君和A君是朋友,铁哥们儿。B君给A君下了请柬,届时光临参加婚礼。
凭A君和B君的关系,怎能“五块钱,握握手、十块钱,抽良友”呢。A君用红纸包了一张百元大钞,很风光地前去赴宴。见到B君,谦虚一句:“不好意思,一百元,拿不出手,表示表示。”B君回敬一句:“来了就好,咱哥们儿,还用这样”,说着接过红包随手揣进腰包。
B君的喜事办完,清点份子时发现一张百元假币。气得B君大骂,“真他妈不够意思,损到家了。”骂过之后,明知假币就来自朋友圈内,但又断不准张三李四,只好吃个哑巴亏。
吃哑巴亏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没有一定度量难以承受。B君见到他的朋友还得“嘿嘿嘿”地赔着笑脸,但看谁又都像唬他假币的人,有个大事小情还都得礼尚往来随份子。
B君越想越窝火,越想越憋气,终于,找到了机会,C君女儿出嫁时,B君用同样的办法,将假币转给了C君。
C君又用同样的办法转给了D君。
这样转来转去,在ABCDEPC君的大事小情中,都出现了这张假币。这张假币虽然在市场上不能流通,在随礼的圈儿内却有着同样的经济价值和感情价值。
到后来,谁都知道是假,谁也不忍心识破或抛弃。
假币立了一功,A君成了创始人。
责任编辑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