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那些指标不重要”
1999-02-10
形式重于内容?
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与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11月15日在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上刚签下各自的名字,中华网(www.china.com)随即成为赢家。作为第一家在美国NASDAQ成功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参见本刊1999年8月号封面文章“网络成金”),中国承诺允许外资进入互联网市场的利好消息,使该股股价在两天内从60美元飙升至127美元。
对于中华网首席行政总裁叶克勇来说,这是一个双重的好消息。在股票市场作出井喷式反应之前,中华网股价的表现这几个月来不是太好:在上市后不久瞬间摸到87美元后,接下来的一个月一直处于跌势,然后在60美元左右的价位上盘桓至今。叶克勇现在有更充足的理由这样认为,市场此前对中华网上市后热情减弱,主要是因为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对外开放尚存疑虑,而不是因为对中华网的发展战略缺少认同。
在中美WTO协议签订前10天,11月5日,由中华网及其所属以大陆为主的网站国中网——该网总部在北京——召开了第4届年会。向来保持低调的叶克勇首次率领公司高级管理层出现在大陆众多媒体面前。
就访问量、排名等硬指标来看,中华网远落在新浪、搜狐、网易等国内知名网络公司的后面,而网站内容本身更堪称为业务发展中最为滞后的部分。海外媒体更是尖锐地指出,公司前五年的业绩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记录,惟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www.china.com这个域名。
-批评是尖锐的,而叶克勇并不以为意。“你所说的那些指标,我不认为很重要。”叶克勇似乎更重视公司看起来“像什么”,“重要的是你必须把公司建成一个国际性的公司,要有一个国际化的战略和商业模式、一支国际化的管理队伍。”
虽然被称为第一家在美国NASDAQ上市的中国网络门户,中华网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国际公司。“我们的高层队伍来自世界各地,中国人、韩国人、新加坡人、日本人、美国人、欧洲人、澳大利亚人等。”叶克勇的动机是亳不含糊的:“没有全球视角,一个网络公司不可能为这样一种全球性的、媒介不断增长的全球机会融到充分的资金。”
把冰卖给因纽特人
从一开始,叶克勇就把上市列为第一目标。在1999年7月最终上市之前,他曾两次提出上市的提议,都流产了。
“主要是个人股东之间意见很不一致。”中华网国际传讯有限公司中国首席执行总裁周顺敖说——他也是公司8名董事会成员里惟一来自国内新华社的董事。造成意见分歧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时机不成熟肯定是主因之一,公司的定位和方向都没有固定下来——在从1997年6月到1998年底的一年半时间里,国中网的网页上仅做过两个专题,一是1997香港回归,二是1998世界杯足球赛。
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叶克勇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商人。香港一位风险投资商曾经这样评价他:“叶也许是这个世界上你可以找得到的最好的销售人员,他可以把冰卖给因纽特人(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圈内的一个种族——编者注)。”
叶克勇是在1994年加入中华网的母公司中国国际网络传讯有限公司(CIC)的。这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公司,大股东是国内新华社在香港的企业金鼎集团。CIC的成立,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叶克勇一位好友James Chu的运筹。此人早年在美国技术产业界发展,回到香港后,联络新华社香港分社,希望合作做一个网站,在双方达成一致后,James Chu引荐担任香港亚太在线有限公司董事的叶克勇入围,希望他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投资CIC。具体的运作是这样的:先由新华社香港企业金鼎集团下属的运中发展有限公司和叶克勇所在的亚太在线合资成立了一家运中投资公司,前者出资60%,后者出资40%;接着,再由这家运中投资和多个个人投资者包括James Chu合资组建了CIC,运中投资不到40%。据悉,个人投资者成员庞杂,“有美国人、香港人、新加坡人等等。”同时,公司从一个意大利籍香港人手里买下三个已注册的域名:China.com、hongkong.com和taiwan.com。这后来被证明是一笔最划算的买卖。
中华网诞生于1997年6月,全称是中华网国际传讯有限公司(CCC),注册地是开曼群岛,CIC是全资控股母公司。“但后来中华网公司把CIC有价值的资产都买了过来,两个公司之间现在已没有资产纽带的关系。CIC还存在,但只是剩了一个壳。”周顺敖告诉记者。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中华网明显加强了其在香港及内地的市场宣传活动。先是在10月份和股东之一美国在线(AOL)在香港宣布,两家将联手建设香港网站。AOL首席执行总裁Steve Case亲临现场。后者在中华网上市之前购入了10%的股份,是该公司第三大股东。按计划,AOL未来应会再购入15%的股份,从而成为最大的股东。
据记者了解,中华网在上市后已经或打算购买十多家新的公司,但暂时不会引入新的投资人。数周前刚从新浪美国公司跳槽到中华网担任北美地区市场销售副总裁的Andrew Miller,向本刊记者描述了他对前后两个老板的评价:“Jim Sha(沙正治,前新浪首席执行官)和Peter(叶克勇的英文名)都很棒,不过,他们不一样。Jim Sha是个很好的技术人才;Peter,他是个很好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