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口腔内的癌前病变
1998-12-28白泉
白 泉
口腔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2%~9.97%,在我国以牙龈癌、舌癌、颊粘膜癌、涎腺恶性肿瘤、上颔窦癌、腭癌为常见。这些癌大多是由口腔癌前病变发展而来。
口腔癌前病变,是指口腔颌面部的某些病变,如口腔内常见的白斑、红斑、扁平苔藓、乳头状瘤、慢性溃疡、粘膜黑斑及色素痣等。它们本身虽不是癌,但如果没有及早治疗,又受到各种不良刺激,就有可能转变成癌。
白斑癌变率较高,文献报告在5%左右。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尤其是吸烟者。白斑在口腔粘膜上表现为角化性白色斑块,表面粗糙。边缘清楚,稍有隆起或明显高出粘膜,有皱纹或浅的裂痕,局部可有不适或异物感,甚至灼痛。应及时接受冷冻、激光或手术治疗,并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简称活检)。
红斑癌变率比白斑高5倍。红斑好发于舌腹部、颊粘膜和牙龈,一般为黄豆或蚕豆大小的圆形病变,表面鲜红光亮,界限清楚,软而无触痛,中老年人多见。若红斑发生出血、变硬、溃疡,则为癌变表现。冷冻、切除活检是较好的治疗选择。同时应去除各种刺激因素,特别是戒除烟、酒等嗜好。
扁平苔藓恶变率在1%~10%之间。女性多见,好发于颊粘膜,呈白色条纹状,为上皮角化或过度角化病变。如果条纹变粗或萎缩,中间夹有红色糜烂面,触之出血,有刺激痛,且久治不愈,应活检定性,及时处理。
乳头状瘤是来源于上皮的新生物,好发于舌、唇、颊和硬腭粘膜。此瘤体积小,最大者如樱桃,有蒂或无蒂,一般无疼痛,可有角化。发生在白斑基础上的乳头状瘤则呈灰白色,常因机械刺激或细菌感染而有炎症反应。若瘤体生长加快,出现溃疡、出血、疼痛、基底变硬时,有癌变之可能,应及早手术切除,并作病理检查。
慢性溃疡口腔内经久治不愈的溃疡,特别是固定在一个位置,如舌、唇等部位,在去除刺激因素后仍不愈合,而且溃疡周围组织增生、高起,中心凹陷呈火山口状,边缘及基底变硬等,应立即手术并作活检,以明确性质。
粘膜黑斑及色素痣口腔粘膜黑斑,多发生于颊粘膜、牙龈及硬腭,约有30%的黑斑可发展成恶性黑色素瘤,故应及早进行冷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