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悄然隐匿的无症状性菌尿症

1998-12-28袁经国

祝您健康 1998年8期
关键词:尿症肾盂肾炎尿路感染

袁经国

尿路感染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妇女、小儿及老人更为多见。典型的尿路感染多数有尿频、尿急、排尿不适、疼痛等所谓尿路刺激症状,有些还可伴有发热、畏寒。在发生急性肾盂肾炎时还伴有腰痛,肾区叩击时疼痛。然而,有些尿路感染可以毫无症状,仅尿常规检验时发现有大量白细胞,中段尿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这种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医学上称为“无症状性菌尿症”,也称为“隐匿性菌尿”。研究发现,无症状菌尿症在小儿、妊娠妇女、老人相当多见。有人报道,在74例新生儿菌尿症中,有10%为无症状菌尿症。有人对3万余名小儿进行尿培养,结果无症状性菌尿症发生率达近1%。在妊娠妇女中,无症状性菌尿症发生率约为4%——7%。在老年人中,无症状性菌尿症发生率更高,近20%。

无症状性菌尿症要否抗菌治疗,目前尚有争议。而对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症,专家们的意见则是一致的:必须积极治疗。

国外有人普查了3 581名小儿,其中无症状性菌尿症有50人。2人在2周内发生急性肾盂肾炎。45人未进行抗菌治疗,经6年随访,有36人菌尿自然消失,有10人菌尿复发,1人发生肾盂肾炎。所以认为,有些无症状性菌尿症未经治疗可通过人体自洁作用而消除。但英国有一组研究发现。在学龄儿童中,自幼长期有无症状性菌尿者,75%可发生症状性尿路感染,15%可有肾瘢痕形成。因此主张对小儿无症状性菌尿症进行积极治疗。尤其是婴幼儿期的无症状性菌尿症,更应积极治疗。反复发生尿路感染者,应长期服药预防,可选用复方SMZ、呋喃咀啶,至少服用1年。

有些专家认为,老年人无症状性菌尿症对肾功能影响不大,而老年人发生药物副作用机会较多,权衡利弊以暂不治疗为妥。但也有专家认为,老年人无症状性菌尿症如不治疗,其中1/3将在1年内发生急性尿路感染,而且老年人无症状性菌尿症单纯因大肠杆菌引起者较少。可选用氟嗪酸、氟哌酸、复方SMZ、呋喃咀啶、阿莫西林等,用药3~5天。由于老年人易再感染及复发,而长期用药并不能使再感染率及复发率降低,还会带来许多副作用,所以不主张长期用抗菌药物预防。抗菌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副作用少。70岁以上的老人应用中草药,除治疗尿路感染外,还可改善全身体质,提高生命质量。

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症如不治疗,在以后可有40%以上发生有症状的尿路感染,甚至发生急性肾盂肾炎。菌尿症的孕妇易发生早产,生低体重儿,胎儿死亡率也较正常孕妇高。有报道,妊娠菌尿症者早产发生率为27%,治疗后可下降为7%。胎儿死亡率治疗后也由14%下降到零。菌尿症之所以易引起胎儿死亡,可能与孕妇羊水感染有关。尤其是在产前2周发生急性尿路感染者,胎儿死亡率更高。所以对妊娠期无症状性菌尿症应积极治疗。多数专家主张传统的10~14天疗程,停药后2周要复查,2~3个月后再复查一次,以求彻底根除。孕妇用药既要保障母亲安全,也要避免影响胎儿,宜选用阿莫西林等青霉素族抗生素。复方SMZ在妊娠早期、后期不宜使用;呋喃咀啶在临分娩期不宜使用;氟哌酸、氟嗪酸可影响胎儿软骨发育,不宜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有耳、肾毒性,不宜使用。

猜你喜欢

尿症肾盂肾炎尿路感染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赵玉庸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
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基于细胞调控因子探讨血尿胶囊对急性肾盂肾炎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第2代测序技术在甲基丙二酸尿症以及苯丙酮尿症诊断中的应用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苯丙酮尿症基因诊断研究方法
2011年玉林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