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恩来的高等教育质量思想
1998-09-12李江源
李江源
周恩来在开创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过程中,一直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把它看成是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文明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他不仅从政府总理的角度做了大量具体工作,而且提出了许多重要主张。研究和探讨周恩来的高等教育质量思想,对于办好高等教育,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教育的一个方针性问题
周恩来认为,国家建设急需大量专门人才,在高等教育得到扩充时,一定要使质量得到同步提高。早在1950年6月的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他就提出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1956年9月,他在党的八大上谈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办教育的指导思想时说:“要做好建设人才的培养工作,必须正确地处理数量和质量时关系。过去几年,我们有片面强调数量,忽视质量的偏向,这是必须纠正的。”(1)针对当时我国在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方面师资质量不高的问题,他主张:培养更多数量的研究生,并且有重点地选派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和教师出国学习。教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他的这一主张确乃真知灼见。1957年6月,他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后应该力求保持高等学校的稳定,以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要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实际,稳定地改进现有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教材。”(2)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上,他坚持认为,教育质量是主导方面,不能有丝毫动摇。1959年5月,他在视察天津大学时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是主导方面,因为学生来学校就是为了学习。我们一定要认清主导方面,认不清主导就没有方向,认不清主导就没有重点。”那么,高等教育工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他告诫教育工作者:“你们要保证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
在周恩来的高等教育思想中,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一个方针性问题,必须上升到一个原则高度来认识。他说,如果“不断地增加数量,那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会降低质量,那就不是办教育的正确方针”。因此,必须“特别注意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们目前的主要问题”。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极左”思潮横行的情况下,只要一有可能,周恩来也总是要提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1970年11月,他在对北京大学、北京外语学院师生代表谈话时指出:“外语师资短训班的效果到底如何?学时能巩固吗?……师资培训不好,将来学生也教不好。”
在周恩来管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工作的长时间里,高等教育质量是他尤为关注的问题,反映了他用高等教育培养和造就高质量专门人才来促进国家建设这样一个基本战略思想。
二、抓住重点,带动一般
明确了高等教育质量这个重心以后,周恩来深入分析了新中国的经济基础和基本国情,最先提出了抓住重点教育,通过重点教育以点带面,以确保相对集中的高质量教育的思想。1950年6月,他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整顿大学、形成重点体制的方针。按照这一方针,从1952年起,全国高等院校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周恩来直接领导和组织了这次调整,他的院系调整方略是:有重点地稳步前进。他说;“有重点地稳步前进,不是不进或冒进,也不是齐头并进。如果把摊子铺得很大,没有重点,形式上好像配合了国家建设,实际上却不是。什么都要满足,结果是什么都不能满足。”他说;“办事情总要有个次序。先搞重点,其它就可以逐步带动起来。比如综合大学办几个像样的,其它的也就会跟着学。”抓住重点,带动一般,是完全符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此次院系调整的结果是相对集中了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的人才、师资、经费和设备,平衡了布局,扩大了办学规模,实现了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配套的初步目标。
从1952年开始,周恩来逐步提出了用集中管理的体制来抓好重点高等学校的思想。如何抓好全国的高等教育工作呢?他提出:准备把教育部分成两个部,一个是高等教育部,一个是基础教育部。这样的划分,虽然在机构设置上有分工过细之感,但是在当时条件下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集中领导和管理。他说:“分部以后,高等学校尽量集中领导,归中央管。”周恩来极其重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他的集中管理思想就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行政措施。
1956年,周恩来在党的八大上明确提出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掌握重点,照顾其他”的办学方针。他说,从国家建设的要求来看,我们在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在数量上、尤其是在质量上和门类上,还难以满足需要。因此,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应该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并且根据“掌握重点,照顾其他”及需要和可能相结合的方针,进行全面规划。从周恩来这一方略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实施重点教育与一般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是一条全面抓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正确方针,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使在目前情况下,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能力,要想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使我国科技水平赶上发达国家并使专门人才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也必须抓住重点,带动一般。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基本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天我国正在实施的“211工程”,正是在内涵上对周恩来重视高等教育质量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
要办好高等教育,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明确学校的中心工作。对于这一问题,周恩来给予了明确的回答。他说;“教学是学校中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校长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解决了学校工作中心何在这一关键问题,为正确处理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周恩来非常重视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把它看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尤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他高瞻远瞩地把握了中国社会由革命转向建设,由政治运动为主转向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为主的客观规律,并且强调要抓好教学改革这一中心环节,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师生健康。5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左倾思潮的冲击,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问题上出现了偏差,其结果是在一段时间里冲击了正常的教育工作,打乱了教学秩序,降低了教育质量。周恩来发现这一偏向后,很快出面纠正这种对教育方针片面的理解。他在视察天津大学时反复强调,学校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但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个主导方面不能丢。片面强调生产劳动,而且任其冲击学校的教学活动,既不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此后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根据周恩来等人的意见,发出了《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的紧急通知》、《关于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劳动安排的几项规定》、“高教60条”等文件,各高等学校都制定了改善师生健康、加强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学校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可以说,将教学作为高等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来强调,是周恩来高等教育质量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
对周恩来所提出的“教学是学校中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思想,我们必须正确理解,以掌握其精神实质。这里的“教学”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与生产实验相联系的实践知识;不仅指智育发展一个方面,也包括德育、体育等所有的教育范畴。1963年7月,周恩来在北京市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周恩来所说的“教学”并不仅仅是灌输书本知识,只强调智育一个方面,而是一个涵盖了全面发展教育所必须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搞好了,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很有裨益的。我们要在这一意义上理解和组织好教学工作,以利于真正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周恩来在强调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的同时,也一再强调要深化教学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并提高自身的质量。他针对解放前我国的高等学校教材都很陈旧、落后,不少高校教师的讲义、讲稿一用就是几十年,很少吸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学生学得的知识很难适应建设的需要这一状况,在1953年就指出:“尤应抓紧教学改革这一中心环节,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逐步地将旧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新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他认为,教学改革应着重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就是要首先解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问题;在改进教学内容的同时,应相应地改革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在他的关心下,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以后,我国高等教育部和一些重点高校都聘请了一批苏联教育专家,引进了苏联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管理制度,制定了各类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根据计划、大纲翻译选用了当时苏联的现行教材。在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方面,各高等学校都建立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组织教学和研究教学的教研室、教研组,以领导各基层教学组织。同时,还大量介绍了苏联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周恩来对这些改革作了充分的肯定,他说;“教学研究指导组是加强教学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发挥集体力量,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运用。”
周恩来牢牢抓住了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教学以及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这一思想完全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抓好了教学以及教学改革,高等教育质量就明显提高;反之,高等教育质量就全面下降。
四、师资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高等教育工作中,什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呢?周恩来的考虑集中在师资问题上。1953年12月,他指出,在整顿、巩固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过程中,“高等师范学校本身的师资问题是办好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关键。”怎样切实抓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呢?周恩来的方略是:
1.重视高校师资队伍数量的建设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从领导全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实践中,深感人才短缺对国家建设的巨大制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自然成为他最关心的事。具体到高等学校解决师资不足这一问题上,他在1953年5月提出的方针是立足国内,“多数求诸已,少数求诸人”,即尽量调动和发挥国内专家、学者的作用,对于一些尖端和缺乏的学科,则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内专家、学者的作用呢?他的主张是适当地将专家、学者集中在某几个高校,即实行集中的方针。他还提出要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工作,通过“调配优秀的研究生去向专家学习”的办法来提高师资水平和扩大师资力量。1953年12月,他就扩大高等师范学校的师资时指出:“为了适应今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凡有条件的高等师范学校,都应该有计划地大力培养新师资。”同时要求教育部根据今后高等师范学校发展的需要,“制订培养研究生和助教的具体计划”;要求综合大学、其他高等学校“负责培养高等师范学校的一部分师资”;主张“从高等学校毕业学生中间抽调适当数量的优秀学生,培养更多数量的研究生,并且有重点地选派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和教师出国学习我们缺乏的学科,以增加师资。”在周恩来的关怀下,我国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也日趋合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师资基础。
2.关心教师政治上的进步和业务上的提高
周恩来希望知识分子又红又专,红与专结合,既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对于广大人民教师,周恩来非常关心他们政治上的进步和业务上的提高。1953年12月,他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认真执行团结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以提高现有教师的政治和业务水平。”1957年6月,他进一步提出:“学校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他们应该在过去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根据自愿的原则,继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他们应该继续努力,逐步地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使自己具备正确的政治观点,加强自己的劳动观点,逐步地同工农打成一片。”他亦很重视提高教师的文化与业务水平。他说,提高教师质量是一件长期的经常的工作,要常抓不懈,强调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学习。1970年11月,他在与北京大学等校师生谈话时指出;“外语教学要造就什么人才?第一是师资”,“师资培训不好,将来学生也教不好”。除对在职教师进行正规的培训外,他还主张高等学校“新老教师应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新老教师的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无疑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3.主张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周恩来认为,知识分子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是我们国家的财富”,“从政府方面来说,对于一切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应该让他们充分发挥所长……使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得以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则1950年8月,他提出对中国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人数、专业、职业、资历、水平等做一个全面的调查,以便更好地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周恩来不仅强调高等教育在培养专门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认为,从事专门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本身就是人才,要求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配,把他们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他批评了一些高等学校对教师的工作分配不当,或者工作组织得不好,使有些教师“闲得发慌”。他还批评了对高等学校一些专家、教授使用不当的做法,这些专家、教授愿意作科学研究工作、从事教学工作,却被分配做学校行政工作。他说,应“让他们调回本行”。一句话,他要求坚决消灭那种“浪费国家最宝贵的财产的情形”。
周恩来认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因此,他要求纠正那种教师过多地参加社会活动和校内外非教学活动的偏向。1953年6月,在中央统战部招待中国民主同盟七中全会代表的茶话会上,他提出了政治运动过多,影响教师身体和工作的问题。在谈到清华大学教授工作异常紧张,平均每人每星期工作60小时,每天工作10小时时,他沉重他说:“用脑筋的工作每天10小时是够累的了。”他指出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1956年1月,他再次指出,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教授被各种非业务性会议、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占去很多时间。差不多愈是著名的科学家、教授,被各种会议、事务和社会活动所占去的时间愈多。这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严重现象。他强调“必须保证他们至少有六分之五的工作日(即每周40小时)用在自己的业务上”,并要求各高校一定要贯彻落实。关于专家、教授的兼职问题,他认为“不少专家兼职太多,也应该迅速地加以调整”。学校教师应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科学、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此外,周恩来还一再强调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充分调动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教育界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一个领域,因此,贯彻好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尤为重要。认真学习、落实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尤其是关于教师工作的论述,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聪明才智,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