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星的兴盛时代

1997-03-31谭清鸿

知识窗 1997年1期
关键词:兴盛沙丘大气层

谭清鸿

很多世纪以来,火星都是天文学家最为关心的“近邻”。那独特的桔红色和神秘的网状“运河”,令人们推测那儿也有繁茂的植物和高度智慧的生物,“火星人”甚至有朝一日会进攻地球。但1976年7月和9月,两艘海盗号飞船在火星克赖斯平原和乌托邦平原分别成功地进行软着陆,陆续发回的大量观察数据表明:那儿存在低等生命的希望也非常渺茫。稀薄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层,无法保温和挡住太阳的紫外辐射,没有液态水,在赤道附近,白天的温度虽可达到20℃左右,但一到日落以后,便马上降到零下80℃左右。

下面一组海盗号发回的观察结果和数据,也许能帮助我们了解火星表面的大致情况。

“傍晚,从东方吹来微风,子夜后,转为西南风。最大风速每小时25公里。温度从拂晓后的—80℃变到20℃……,气压稳定在7.7毫巴。”

“2号着陆舱今天记录了第一次星震,震中在离着陆点大约100~200公里,根据这次星震的结果,估计着陆舱所在地的地壳厚度约是15公里。”

“行星上最壮观的与风有关的特征是围绕着北极极冠的广阔沙丘带。这个沙丘带是海盗一号发现的。它所包括的地区,一排一排的沙丘,连绵几百公里,沙丘的顶各相隔几百米。”

“北极极冠极为壮观,冰雕玉琢的悬崖,融化的图纹以及其它的侵蚀特征,冰和尘土的连续层次清楚地显示季节性冰冻和解冻的迹象。”

“当火星北部接近冬季而南部进入夏季时,从轨道上拍摄的照片显示出北方的大气中存在着冰(水凝结成的),而南方则处于尘暴之中。大气层与地面之间,微妙的温度平衡也产生朝雾、与地面特征有关的波状云以及赤道地区呈现的零散的淡淡的云彩。”

“克赖斯平原的地貌特征确实存在着曲折的水道和支流。现在,水道是干涸的,但是它呈现了所有干涸河道的特征——阿状的河口三角洲,河中的砂洲和星罗棋布的岛屿。这样的外貌只能是过去某时期的流水造成的。”

这些观察结果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火星在过去确实存在一个兴盛的温暖期,温暖期的火星不是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样子,虽然不能断定那时有植被或其它生命的繁衍,但那时的火星上至少有一个和地球气压相当的大气层,其成分虽仍以二氧化碳为主,但却有足够的水气形成云、雾、雨、雪和四季变化。相当一部分地区气温白天在20℃左右徘徊,夜晚也会停留在0℃左右。那时,火星上不少大河中水势汹涌,沿途水花飞溅,直向大悔(或大湖)奔流。这种条件,对于地球人类来说,除了大气中主要是二氧化碳这一点不能接受外,其余的生存环境应该是比较接近的。要改造这种环境为适合于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站在今天的科学技术角度来看。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问题是,火星上的温暖期是已经过去的历史,还是一种周期出现的现象。这个问题虽然作出最后结论还为时尚早,但大多数科学家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周期现象,并且很可能与地球的温暖期和冰河期是同步的,原因是造成地球交替出现温暖期和冰河期的条件火星也同样具备。

如果火星的过去或将来都会交替出现一个温暖的兴盛时代,其兴盛年代也长久得如同地球的温暖期一样效以亿年,那在一个阳光、温度、水分、气压都和地球差不多的环境下,一种生命的诞生和进化是完全可能。我们不能忘记,地球的生命系统也是从一个充满二氧化碳而又缺氧的大气层下发展起来的,空气中的氧不过是后来绿色植物的功劳;将空气中的数以万亿吨计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煤深埋地下的,也是绿色植物的功劳。因此,如果没有地球人的干涉,将来的火星也许会成为继地球之后太阳系中第二个产生和发展生命的绿洲。

但人类显然已摆脱不了火星的诱惑,从1975年开始,美国宇航局就开始探讨改造火星的可能性,即利用细菌、气候变化以及其它方法,使火星成为人类的居住地。今天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使向火星发射载人或不载人飞行已不再存在障碍。与月球相比,除了距离上的差别外,其它条件火星肯定优于月球(现代飞船奔向火星几乎要一年,而奔向月球只要三四天的时间)。

如果人类的科学技术强大到足以改变火星的气候(从现在展望这一天并不十分遥远),有朝一日火星就可能变成一颗青葱肥沃的行星,虽然整个行星的气候与地球相比还显得有点寒冷干燥,但火星赤道两侧一千公里的范围内,其温度、阳光、水分、大气条件是适合作物生长的,这个能容纳数以亿计人口的环状地带,也许就是人类的第二故乡。

(责任编辑/孙开颜)

猜你喜欢

兴盛沙丘大气层
沙丘移动的奥秘
流沙之谜
中国漆画装饰风格兴盛的原因分析
假如没有大气层
大气层为什么不逃走
我们为什么需要大气层
大气层里面有什么
浅析隋唐时期佛教的兴盛
诵诗的崛起与魏晋南北朝诗歌吟诵之风的形成
俳谐赋兴盛的政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