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儿童“高智商低成就”之谜

1996-12-31王雪飞

祝您健康 1996年11期
关键词:大脑儿童孩子

王雪飞

为什么会发生“高智商、低成就”的现象?什么叫做“感觉统合异常”?怎样进行治疗?

在我们周围,往往可以见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看上去聪明伶俐,智力测验正常或高于正常,但却常常表现出好动不安、注意力涣散、学习困难。他们或胆小害羞,缺乏自信;或脾气急躁,爱哭爱闹;或动作不协调,手脚笨拙;或好惹事生非,与他人关系紧张;或挑食偏食,胃口不佳……对这些难以自知、自控的孩子,家长、老师们已殚精竭虑,方法用尽,但收效甚微。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类问题?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王玉凤教授说——

这些孩子并非“调皮捣蛋”、“不堪教诲”,而是可能存在“感觉统合失调”。

所谓“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综合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从而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

大脑的不同部位必须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高级而复杂的认知活动。

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分析处理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运作,称为“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智力水平没法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发挥,造成学习成绩落后、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障碍,发生“高智商、低成就”现象。

感觉统合明显异常的孩子,不仅学习受影响,而且可能伴有多动症、焦虑症、孤独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如不及早治疗干预,严重者会形成青少年犯罪,甚至带着各种问题步入成年,造成更广泛、深刻而棘手的社会问题。

“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爱丽丝博士最早提出来的(1972年),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此也作了深入探讨。1992年,我国培养的第一位精神卫生博士王玉凤与同事任桂英等,率先在国内(大陆)开展了感觉统合失调的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研究。

他们选取北京市有代表性的1994名学龄儿童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率为10.3%(国外为14%)。照此推算,在全国3亿儿童中,约有3千万人存在较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他们还发现,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常见原因有:胎位不正、早产、剖腹产、摇抱少、婴幼儿期活动受限、爬行不足、过早依赖学步车、父母对孩子太放纵或干涉过度等,也有一些原因不明。男孩的感觉统合失调率(14.6%)明显高于女孩(6.4%),这与台湾地区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的家庭结构、家庭子女数等无关,这说明感觉统合失调所涉及的是儿童脑神经生理过程,而与某些文化因素关系较少。他们提出,孕产期和3岁前为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佳预防期,3~7岁为最佳治疗期,12岁为可治疗的上限年龄。

王玉凤说,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尽管随其生长发育能有所改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需要特殊治疗。她认为:“大自然将大脑孕育为能通过身体行为反应来成长的机构,一旦大脑成长遇到干扰,最好是借助自然的方法来排除它。”正是基于这个想法,他们于1992年与台湾的有关机构合作,首次将感觉统合训练引入祖国大陆,并在实践中做了进一步的科研验证和开发。这套训练以滑板、圆筒、平衡台和吊缆等游戏运动为主,让孩子们在快乐有趣的嬉戏中不知不觉地把病治愈。经数万例临床观察,总治疗显效率达到85%。其中行为退缩及胆小害羞的儿童见效最快,多动症和学习困难几经6~8周训练,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学习成绩。孤独症儿童的疗效虽不及其他孩子,但在许多方面都有进步。

王玉凤教授的病案记录十分丰富、详尽,这里摘录2份。

患儿朱其伟,上课不专心听讲,多动,写作业磨磨蹭蹭,与同学的关系不好。他妈妈反映:“孩子胆子很小。畏惧困难,遇到难题,他不是先试着做做,而是先发脾气。来北医大训练两次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了改善。如原来走路时总盯着地上,注意地上的小东西、小画片,还喜欢捡起来看看,说了多少次,就是不改。训练治疗之后,不再盯着地上看了,可以稳稳当当地跟我一块走,有说有笑,就是地上有东西也不捡了,急躁、发脾气也有好转。”

患儿季燕,小时机灵活泼,上学后注意力涣散。上课时她一直盯着老师和黑板,但一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却昏昏然不知老师问什么。写字倒笔画,而且方向相反,如竖勾应向左拐,她都向右拐,怎么也改不过来。后来家长了解到北医大可医治有类似症状的孩子,即前去治疗。一段时间后,患儿上课开始集中注意力,笔画也顺了,家长也不需要每天再重新教她功课了。

天下父母,谁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王玉凤教授等的研究已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许多家长和老师正在消除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孩子的误解。开始以科学的知识为指导,用正确、合理的方式对待嵌子、教育孩子。

据悉,在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感觉统合教育已经成为幼教中最基本的概念。在台湾,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已被列为幼儿园和小学的常规教学内容。王玉凤告诉笔者,他们下一步将继续围绕“为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儿童服务,提高生命早期质量”的总体目标,把有关病理生理研究推进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同时推出系列计算机测查评定软件,并开发相应药物和营养剂,建立多媒体训练基地等等。总之,要把对“感觉统合失调”等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为更好地开发儿童的身心潜能,从根本上优化民族素质而尽力。

(摄影赵瑞清)

猜你喜欢

大脑儿童孩子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