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
1995-12-30王秦耕
王秦耕
运动是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适当的运动对骨骼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一定的应力刺激所产生的生物电能帮助钙离子沉积于骨骼,防止骨质脱钙,促进骨的代谢。同时,还可牵伸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运动还可改善病人的情绪,增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
本病的运动治疗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自我监测。本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及绝经期后的妇女,此期病人常伴全身退行性变化,表现为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减退。若此时承受某种额外的负担时,极易造成机体内环境的失衡。因此,超负荷或不合适的运动对病人很为不利。这就要求病人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随着病情的变化及年龄的增加,及时调整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对于有其他合并症的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可选择一些自己有兴趣的运动项目,这样较易做到持之以恒,并不断取得锻炼效果。在锻炼的过程中,病人应学会自我监测,项目包括呼吸、脉搏、血压、休息、睡眠、情绪、疼痛、疲劳、大小便等等。进行自我监测时,应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可仅以某项指标的好坏作出片面的结论,必要时应征询医生的意见。
适合本病的运动项目很多,如散步、变速跑、慢跑、游泳、太极拳、气功、五禽戏、体操等。因篇幅所限。这里简单介绍一种安全、轻松,不受年龄、性别、时间、空间及其他条件限制的运动——行步。行步又称快步走,是行走的一种特殊形式。行步通过有节奏的、持续的呼吸运动,可使人体获得更多的氧气并加以充分地运用。同时,对全身负重关节的持续刺激,较适合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通常,锻炼地点可在公园、树林、公路旁或体育场进行,一般以早晨锻炼为宜。每次快速步行10~30分钟,也可根据各自的条件和习惯缩短或延长时间。病情较重或体弱者,行步时间及路程应酌情减少。风雪雨天或酷热天气可在室内小范围进行,以保证锻炼之连续性。锻炼过程中,病人还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运动量由小而大,循序渐进。一般衡量活动量是否适合,常以脉搏数作为标准,行步活动后5~10分钟,脉搏数恢复正常为适当。如超过每分钟120次就应减量。不到5分钟就恢复原来水平的,可适当加量。活动前应作准备活动,如摆手、踢腿等。活动时呼吸自然,情绪应轻松愉快。活动后应作放松动作,待恢复正常状态后结束。
病情较轻、体力较好的病人,亦可采用慢跑及变速跑进行锻炼。这种形式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但要注意锻炼时的自我保护,以防止运动损伤或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