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共青团:突破生存限
1995-08-22
围困在歧路
10年前,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踌躇满志地走进了一家国营大企业的团委办公室。当他从老书记的手里接过那份全年工作计划后,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情绪袭上心来。他不懂“下发某号文件”“召开某个大会”“开展某种活动”意义何在;也不理解类似于“思想政治工作”“青年的先锋表率”等话语的确切含义。唯一清楚的是,他被分配到这个岗位是领导看中了他,他有可能因此而进入厂领导班子,他得好好干,不辜负领导的期望,群众的信任。
10年的时间他一直努力地工作,努力地适应企业不同阶段的改革,他经常要为制作一个新的活动、新的口号而冥思苦想,又经常不断地把刚刚写出来的口号扔进办公室的纸篓。他至今没有进入厂领导班子,他曾经因为厂里精简机构两次被精简下去,又因为上级要求加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两次被提拔回来。几个月前,厂里陷入了经济困境,他又不得不服从需要去了由下岗工人组成的服务公司,尽管他的职务在团委书记之外又多了一个,但他明白,这无异于下岗。
他在谈起这10年的工作感想时说:这些年我几乎天天都在挖战壕,找位置,一有风吹草动,我便为团的工作制造掩体。面前的路似乎很多,但越多越不确定,越不知该走哪一条,我疲劳至极。终于,他不得不从没有挖好的战壕里跳出来,此时他才发现硝烟正朝着另一个方向远去,而自己却被围困在亲手挖掘的掩体间。他叹息着端坐其间,开始梳理这多年来所遇到的一切难题:
*企业团委好比一个人的头发,想弄成直发还是卷发由不得自己,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刮个光头出来,那时你也没脾气。
*企业团干部好比断粮的媳妇,再巧也做不出香喷喷的饭菜。今天要一碗米,明天讨一瓢面,后天怎么办?今天搞生产突击,明天搞质量月,接下来呢?
*企业团的活动好比没奶的娘,青年人要吃要喝要房子,而我们没权没钱没地位,靠什么吸引青年?一个不爱护孩子的母亲能让孩子爱吗?
*为什么我们搞了那么多活动都是“轰轰烈烈开始,冷冷清清收场”“竞赛如雷声,打过就没声”?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内部运行机制更趋完善,各部门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能和位置,共青团还能有生存空间吗?
* 企业共青团工作应该是先有地位还是先有作为?
并非豪言胜似豪言
这位团干部的难题并非他个人独有,但有人坐在题堆里叹气,有人却用坚实的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地探路。我们走访了主张探路的团委书记,记下一些只言片语:舞阳钢铁公司团委书记赵冶钧说:共青团行不行在于你的能力和实力,只要想,只要努力,只要奋斗就行!大同矿务局团委书记于大海说:现代企业制度对共青团是机遇多还是挑战多?我看不存在这个问题。机遇在把握中,挑战在努力中!评判团的地位和作用,不是以人多人少定,而是以办了多少事论;不是以声势的大小论,而是以贡献论。内蒙古电管局团委书记刘润刚说:企业团的工作好坏靠的是团干部的心气,心气上去了,天宽地阔;心气下去了,如坠深渊。
大港油田团委书记徐宜阳说:企业共青团应该姓“企”。只要围绕企业工作重点找位置。作文章,起作用就会有作为,有地位。
边缘有道光
1994年初,团中央与国家经贸委、劳动部联合下发了一个通知:《关于在全国企业青工中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的通知》。通知清楚地写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是一项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以提高青工整体素质、培养企业新一代合格劳动者为目标的基础性工程。总体目标是:在企业中普遍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使多数青工成为技术熟练、作风过硬的各级青年岗位能手,同时造就一大批品德优良、技能精湛、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体现了三个与以往任何活动不同的特点:
变社会行为为企业行为。
变明星制为群星制。
变活动化为人格化。团中央书记袁纯清同志在解释这三个特点时说:“什么是企业行为?其一,在组织领导上由党政负责人挂帅,其他部门协调;其二,成为企业的经常性活动列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中;其三,在评价上以企业的生产、效益、技术标准为基础;其四,在奖罚上纳入企业的奖惩体系。群星制的意思就是使每个青年职工都有平等作岗位能手的资格,即平等申请的资格,平等参与的资格,平等参加培训的资格。所谓人格化就是贯彻人的主体性原则,把对岗位活动的要求、效益、评价、奖罚和岗位上的人紧密挂起钩来。”
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为企业团的工作开出了新的生存空间、工作空间和活动空间,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企业领导的广泛支持和青年的积极参与。淮北矿物局、大港油田、扬子石化、湖北蒲圻纺织总厂、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等100个试点单位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人说,共青团在这个活动中从企业经济效益和人的边缘线上看到了曙光,这曙光预示出企业团的工作将再现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