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今天是金子
1993-08-27郑勇
郑勇
他曾梦想成为诗人,他畅想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也追求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但他终究未成为诗人。如今,他已是拥有亿万资产的北京丹侬OCC企业集团的总裁。
他幼时最大的理想就是不再以红薯当饭,摆脱世代相伴的贫穷。但他决不会想到今天竟能成为那些“大款”们望尘莫及的豪富。他不再是身着哥哥姐姐穿剩下的衣服,赤脚在家乡山路上跋涉的穷孩子,他已是穿着华贵的服装,乘坐“卡迪莱克”牌专车的企业家。
这一切变化是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迅即完成的。
他就是余韦达,江西“老表”,今年29岁。
一
29年前,当余韦达第一次观察他所将临的世界时,他看到的是苍苍茫茫滴红流翠的大山。江西婺源县沱川乡篁村,距县城120华里,小小的山村美丽、贫困,封闭的地理位置使得山里人未失古朴却安于现状。
当余韦达捧起课本,知道篁村之外不仅有县城,还有一个叫“北京”的地方,在那个地方还有一座被称之为“天安门”的建筑物时,他睁大了眼睛。他有充分的理由对首都和那座红墙黄瓦的城楼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他怀疑那是人们编造出来哄孩子的神话。
家境贫苦,父亲过早地告别人世,又如雪上加霜。那年,他只有7岁。
母亲是文盲,在浩如烟海的汉字中,她只能通过形状认出自己的名字。但她并没有因此而蔑视文化。母亲没有让孩子们分担一点生活的重负,当她为维持家庭最起码的生活而心力交瘁的时候,她对孩子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读书。余韦达和他的兄弟姐妹是在母亲的汗水和棍棒下读书的,对此,余韦达有着铭心刻骨的记忆。1977年,余韦达和哥哥姐姐跨进了不要学费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大门,他们成了家乡最有学问的人。1979年他从“共大”毕业时只有17岁。他有了工作,有了自己从未奢望过的收入——每月18元。他并没因此而满足,“共大”的经历鼓起了他冲出大山的勇气。1983年他考入上饶师专,成了一名大学生。
大学生活使他确信了世界的广阔,确信了世界上无奇不有。于是,在他质朴的血液中又注入了浪漫。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书写出蓝天下的一切。
他想成为一名诗人,浪迹天涯。他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填写了“大西北”三个字。
他没有实现去大西北的愿望,而是卷起铺盖回到家乡,成了一个令乡亲们羡慕的捧有铁饭碗的教师。但出去看世界的躁动仍在他内心回旋,当有了几个月的积蓄后,他又向学校的厨师借了300元钱,和一个同学结伴走出了大山。
在上海,余韦达第一次见到了大海,面对不尽的波澜,他毫无顾忌地哭了起来。到了北京,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跑到天安门广场,推翻自己幼时的怀疑,接着是用几小时围着故宫的外墙走了一圈,算是对这一名胜的游览。去兰州,去腾格里沙漠……
当他们返回家乡时,已是囊空如洗。
两人在山间的岔路口分检着属于自己的行李,然后直起腰互相注视着问:“这会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么?”
“决不是!”他们互相回答着。
“好,现在咱们分手,谁也不许回头。”
他们提起行李,各自径直地走进大山。
这一年是1986年,这次远行成了余韦达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他不再以诗人的浪漫情怀去想像世界与未来,他所见到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巨大的反差使他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也使他的所有梦想开始变得实实在在。尽管他很早便产生了改变人生的萌动,但从未像现在这样明确和急迫。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闯出大山,一定要去北京闯世界!
他不放过每一条信息和每一个机会,他尤其注意报纸上的招聘启事。
他终于抓住了机会。在一份报纸上他发现北京某民办科技研究所的招聘启事,他立即写信应聘,很快他收到了录用通知书。接到通知时他兴奋得在滂沱大雨中骑车狂奔。
他向县教育局递交了辞职书,局领导面对全县第一例辞职竟不知如何处理,此举在当时当地确实是绝无仅有的。无论领导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余韦达已毫不犹豫地打点行装,向妹妹借了200元钱,直奔北京。
他凭借着果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三
1987年,余韦达二次进京。此时,他已丢掉了诗人的梦幻,双脚结结实实地踩在了这个大都市的土地上,在这块土地上,他令人难以置信地取得了成功,其速度是惊人的。
不能不承认余韦达是属于高智商的一类人,他的才干在刚到那个民办科研所时便显露了出来。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他便摸透了经营之道。他又是那种极不安于现状的人,在他刚刚站稳脚跟,初展才华时,他便谢绝了所里的挽留,放弃了刚刚稳定下来的生活,辞掉工作,开始独身闯世界。
1988年,他来到京郊,为乡镇企业跑信息,出主意,推销产品,开始了艰苦的原始积累。他挣到了5万元钱。对于一个从小以红薯代饭,到16岁时还未曾穿过一件正经衣服的年轻人来说,这已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他可以拿着这笔钱衣锦还乡,舒舒服服地过上一辈子,也可以洒脱地一夜之间挥霍得精光。假如他这样做了,没人会指责他,但也不会有今天的余韦达了。自从决定来北京,他就有一个立大业的目标,尽管这目标在一开始是朦胧的,但他把目前所做的一切都视为向这个目标靠拢的台阶。
他看中了地处前门的一座建筑,产权拥有者将其出租,年租金40万元,余韦达将身上所有的5万元作为定金交了出去,租下了这座空楼,又用赊账的办法购置了地毯桌椅厨房用具卡拉OK设备,其价值和装修费用达70万元,装修完毕,他很快以100万元的价格卖了出去,还清欠款后他净挣30万元。
此刻,他有了干事业的起码资本。
1989年,他承包了华侨会社,以此为立脚点,他开始一步一步地展开了自己的宏图。
他首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给公司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丹侬。
公司成立伊始,余韦达便有一个极具现代意识的构想:决不能走铺大摊子的路,厂房、设备、人员一大堆,看上去气派非凡,搞不好就是甩不掉的包袱,集约化经营是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典型的范例便是英国的钢铁运动。他力图使丹侬在集约化经营上闯出一条自己的路。
余韦达很快取得了美国航天局太空棉生产技术,既而,在全国联络了20个合作生产厂家,丹侬公司统一进货,统一技术标准,产品一律打丹侬的牌子,而丹侬公司和厂家之间就是业务伙伴关系。1990年,丹依太空棉一炮打响。
如今,丹侬太空棉联合企业公司,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14个主要省分的集团性经营体,年产量达1500万平方米,产值1.5亿元人民币。
四
他的起飞够快了,他的事业够大了,但他仍有一种饥饿感。
这不是那种容易被人理解为贪婪的心态。如果是为了聚敛财富,便无法理解为何至今他没有一分钱的个人存款。这种饥饿感完全是出于对已成事业的不满足。他对公司财产有相当大的使用权,而他认为,当今的中国企业家远没有到达可以颐指气使,享受权力和生活的地步,谁要是有这种想法,不仅是短视,简直就是愚蠢。
他始终认为,当前的成功只是前一段奋斗的结果,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咬紧牙关,奋斗不止。
丹侬公司是靠太空棉起家的,但产品的单一是很难经受住冲击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赫赫有名的王安电脑公司,于1992年申请破产保护。丹侬公司必须成为多元化的经济联合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余韦达为丹侬确立了十字方针:高科技化、集团化、国际化。根据这十字方针,他用合资、联营等方式又组建了丹侬旅游房地产公司、丹侬霍兰德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北京丹侬出租汽车公司、北京丹侬高科技中间试验公司、北京丹依建筑公司、中山市韦达工贸发展公司、中国丹依——泰兴长江开发实业集团。除了经营外,丹侬集训大学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按余韦达的设想,这所大学不仅要为本公司培养出具备“丹侬精神”、“丹侬意识”的企业骨干,而且要向社会输送人材,使“丹侬精神”得以传播,为我们的民族创造更多的财富。
他最感愉快的是每天忙得团团转,忙得不可开交说明公司业务饱满,事业发达。他最感苦恼的也是忙得团团转,忙得每天最多只能睡4小时的觉,而他又是那种头挨枕头一分钟之内没睡着就算失眠,视睡觉为生活中最大享受的人,但他无暇去享受。为了丹侬,他放弃了享受。
在众人眼中,余韦达无疑是一个成功者。但无人能体察他内心的失落,这种失落近乎凄凉。他崇尚文化,更热爱文学,他曾无数遍做着诗人梦,他曾坚信诗人和商人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诗人和商人有着不可调和的精神冲突。但他未能成为诗人,而成为了一名商人,这似乎是一种极痛苦的抉择,有如凤凰涅磐一般。当余韦达在商界站稳脚跟之后,文学仍使他魂牵梦萦,除了经营,最使他愉快的,莫过于运用自己现有的财力扶助文化事业了。
很难在有限的篇幅内展开余韦达的内心世界。他在公司内部报纸《丹侬人》的发刊词中写下了具诗歌韵味的词句:
思维创造世界,我确信这是一条真理。
沿着这条真理之路我们走啊走,我们创导了集约化经营模式,我们创造了丹侬模式,我们倡议“立即行动”的精神。
我们全体行动,沿着这条真理之路继续走。
昨天是神话与传说,明天是文学与艺术,唯独今天是金子。
也许,这就是余韦达的自我写照。
余韦达,你尽管大胆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