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美小布

1993-08-27郑勇

中国青年 1993年10期
关键词:年轻人教育教师

郑勇

小布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原名叫Charles K.Bergman,不知是自己突发奇想还是受哪位高人点拨,他给自己起了个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用的中国名字——布钓鹏。

如今小布是大洋彼岸加利福尼亚州凯特中学(CATESCHOOL)的教师,领导着十几个活跃的学生。几年前,小布的职业不仅为中国人羡慕,连许多美国人都羡慕得不得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驻北京业务代表,这意味着小布有着不菲的收入和高雅的社交圈子。

小布在北京工作了4年,突然辞掉了那份外人求之不得的工作,跑回美国当上了孩子王。这一举动令周围的人大惑不解,几乎所有的熟人给他打电话时的第一句话都是“你疯啦!”

小布当然没疯,他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华4年,他渐渐地发现了这片广袤的土地的魅力,发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久远。越是了解中国,他越是发现美国人与这个东方大国的人民思维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美国的商人和政治家们在与中国交往过程中显得过于专横和幼稚。他们往往以自己的模式往中国人头上套,而中国人恰恰又不吃这一“套”。小布认为,美国人的固执,将使美国渐渐失去中国这一不容忽视的国际伙伴。他觉得美国人应注意到这一点,尤其是将在下个世纪走上政治经济舞台的年轻人——现在的中学生懂得这些。除此之外,在小布的眼中,美国当代教育简直就是“乱七八糟”。过分宽松的学习方式,使得美国中学生吊儿郎当,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妄自尊大,现代化的生活手段又使得这一代学生厌恶学习,坐享其成。在小布眼中,当代美国学生文化基础之差,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如,与同龄的中国学生相比,他们对美国的了解甚至不如中国学生;如果一个美国学生到一家快餐店去打工,如果这天自动收款机坏了,如果顾客递上10美元买一个97美分的汉堡包,这么多如果碰到一块,准出麻烦——打工的美国学生多半会说:“对不起,请付零钱,我不会算帐。”

对此,小布心中产生了一种可贵的责任感。他觉得应由最优秀的人去从事教育工作,只有优秀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在美国,年轻人是不愿意当教师的,同中国一样,美国教师也存在待遇低的问题。面对这一现实,美国青年纷纷把眼光投向收入丰厚的大公司。小布逆潮流而动,从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到一名中学教师,这一举动本身就足够令人钦佩的了。

小布没有慷慨陈词的宣言,更不可能获得什么表彰或荣誉称号,可他以义无返顾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小布的选择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对此,他不愿意多谈,可知情人说,小布如今的收入不及原来的1/10。可小布认为收入虽少,这几年却是他最感幸福的时光。每年,小布的朋友们都要给他打电话,劝他再回到公司来,小布总是婉言谢绝。他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人类最有意义的事业,这种意义不是用金钱可以表现出来的。

今年暑假,小布组织班里的学生来到中国,让他们领略这个东方大国的风采。不仅那些初来乍到的美国学生面对这片土地惊叹不已,就连小布这个中国通面对4年中北京的变化都感到不可思议,“除了一些政府大楼没变化外,其他的一切都变了。在街上一看,就可以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成就。来往穿梭的出租车,精神焕发的年轻人和时髦的姑娘,这些真令人兴奋。”他说。

小布格外注意中国的教育情况,他听说中国的年轻人不愿意当教师,都往挣钱多的行业跑,他说:“这不好,都想着赚钱,不搞教育,国家就不能发展。优秀的青年人应该走上教育岗位。”他还听说中国的所谓“贵族学校”非常走红,他摇摇头:“贵族学校不好,高学费只会把低收入家庭有才华的孩子排除在高水平的学校之外,可有钱人家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学生。这样不公平。中国千万别培养出一代满身贵族习气的人。”

我们跟小布只是一面之交,却聊得极开心。我们说,如果小布是个中国人,他的举动准会上报纸,准会被轰轰烈烈地宣传一番,说不定还会弄个“新长征突击手”之类的称号。小布耸耸肩,表示不理解:“这些都是我自己愿意干的,有新闻价值吗?一个人干了一件自己愿意干的事,这值得宣传吗?”我们说:“假如一个教师去了IBM公司便没有新闻价值,反之,便有。”小布还是摇摇头。

也许,小布永远也无法理解我们的想法,可他的所作所为却为我们理解了。他真了不起。

猜你喜欢

年轻人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年轻人如何理财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