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人私利观,冷的寒心,热的躁动

1993-08-27单少杰

中国青年 1993年10期
关键词:拜金主义独立性

单少杰

在如何看待个人私利的问题上,40年来,中国人仿佛只过了一个寒暑,并且是大冷大热的寒暑。先是冷于私利(前二十几年),后又热于私利(近十几年)。冷,冷得寒心,冷得不允许有个人私利,甚至不允许有关于个人私利的念头。热,又热得高烧,热得满世界乱撞,到处找钱,甚至不择手段。

前二十几年狠斗“私”字,造就了一批伪君子,深深毒化了当代中国的社会风气。

高度集中的公有制经济严格限制劳动者拥有个人资产。这就使他们把自己的生产劳动,只能看作是挣饱肚子的事,而不能同时看作是不断积累财富的过程。他们劳动了几十年,也就是吃了几十年饭,养了几个孩子,几乎没有积聚任何直接隶属于自己的产业。

高积累的留成方式,实行低工资、低收入、低消费制,限制了产品分配中的劳动者个人所得比率;再加上平均主义大锅饭限制了劳动者个人的收入差距,结果是,干个十年二十年,提个一级两级,长个十块八块,干活能有劲吗?

强求一律的社会整体,使个人显得无足轻重,可以随意被处置。只要打着国家、集体的旗号,就能够轻而易举地限制乃至剥夺个人的权利。在农村,大队干部要捆个人,家常便饭。在城市,“公检法”、“运动办”要制造个“反革命”,轻而易举。刘少奇的官够大了,也得服从革命运动需要,也得在所谓“全党全国人民”的名义下被处理了事。在如此“大公无私”的社会中,私人私利的确都是“无”。

“大公无私”或“公而忘私”当属人生的很高境界。笔者无意贬损,相反倒存有一种深深的敬意。问题是只有少数优秀人物才能实行它,而多数老百姓难以做到,至少难以长期做到。因此这些话只能作为道德口号来提倡,而不能作为政策法令强制推行。否则,当人们难以做到时却又强求他们保证做到,这毋宁是在诱使他们放空炮,说大话,说假话。你强要他们怎么说,他们也只好怎么说;至于究竟怎么做,只能量力而行了。于是说归说,做归做,你哄他,他哄你,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始成风气。

有一些人,则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地、大搞言行不一、口是心非,以从中谋求个人好处。他们叫别人大公无私,自己却损公肥私;叫别人奉公守法,自己却为非作歹;叫别人艰苦奋斗,自己却骄奢淫逸。尤其是在多次颠倒黑白的政治运动中,别人纷纷落马,唯他青云直上,搞一次运动,升一次官,唱一次高调,占一次便宜……这是些彻头彻尾的伪善者、伪君子,深深毒化了当代中国的社会道德风气,使之日趋虚伪化。

近十年国人私利观由冷变热,社会财富总量和个人平均收入迅速增长。同时也伴生着某些不确定的东西。

近十几年来,国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们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合理性。于是,人们又开始热衷于私利。人人想富裕,个个谋创收,千方百计地使自家日子比过去好,而且比别人好。

现行经济政策如承包经营政策、个体经济政策、私营经济政策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就是把生产者个人利益同其生产过程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要调动人们热切关注自身利益的“私”心来从事生产劳动。为自己干活变得名正言顺起来。这就非常实在、非常有效地激发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进而带来了个人财富乃至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

然而就在社会财富不断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伴生了一些问题,例如“相对贫困”问题。当今中国社会有一种奇怪现象:一方面,多数人都承认自己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另一方面,许多人又都表现出一种愤愤不平、牢骚满腹的气势。这也就是所谓“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现象。说白了这是一种“绝对增值,相对贫困”现象,即这些人收入的绝对量增长了,但其增长速度低于社会平均增长幅度。即一些人的富裕速度赶不上其他人的富裕速度。我一升长一升,一斗长一斗;可别人一升长十升,一斗长十斗。因而,其个人收入量在社会总量中所占比例日渐下降,个人的经济状况在社会总经济状况背景的参照下日显寒碜。

在竞争的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相对贫困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是相对贫困的幅度有多大?也就是所涉及的人口比例有多少?所下降的速度有多快?当既多又快时,就会出现较广泛、较强烈的社会不满,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就会有一部分人把他们在“相对贫困”中积聚的怨气向社会宣泄,并从中寻求刺激,以摆平自己失衡的心理。因此,研究当今一些重大历史事变时,不仅要探寻政治的原因,还要考察经济的作用,考察收入差距对人的影响。如果再考虑到中国人好打听左邻右舍、好攀比张三李四的心理行为特点,这种考察就更显必要了。

人们热衷于私利不仅表现在物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前者表现为追求个人富裕,后者表现为追求个人独立。这同时也伴生出一些不甚明了的问题。

近十年的社会变革使人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公民的个人独立性在一定范围内比过去增大了。

个人对政治运作的独立性增大了。由于很少搞政治运动,人们已不那么惧怕“书记”了。又由于很少参加政治学习,人们已不太清楚也不大关心“红头文件”发到多少号,传达至哪一级。人们更关心的不是上面怎么说的,而是眼前有什么样的实惠。

个人对行政单位的独立性也增大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所谓的“跳槽”现象越来越多。它表明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选择自己的工作,既可以辞去一单位而就职于另一个单位;也可以辞去一切单位而独自营生,当个体户,做小老板或大老板。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形式的“人才中心”起了很大作用,成为人们“跳槽”的中枢机构,犹如火车站的中转签字处,人们通过它由一股道中转到另一股道,由国营中转到集体,中转到私营。甚至一些人干脆把它当行李寄存处,档案袋放下,扭头就走,天地好宽任我飞,何必要个破单位。

个人对政府户籍管理的独立性也逐渐增大了。由于身分证广泛使用,各种生活票证如粮油票的逐渐取消,人们今天只要兜里装着钱,哪儿都敢去,只要身上有把力气,哪儿都可以挣口饭吃,甚至自费出国留学、劳务输出也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民工进城上北京下广州无所不往,学人经商闯特区走口岸无处不到,人才流动换行业跨省市无处不去。作为现代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自由迁徙权,正在中国趋于部分实现。

然而就在个人独立性增大的同时,也有另一方面的问题。例如,一些个人在获得了某种对公家的独立性的同时,却失去了对于某些私人的独立性。他们在对公家的依赖性减少的同时,却对某些私人的依赖性增大。他们从死板的公家单位游离出来,却又投到某些苛刻的私营老板手下,当然后者发的薪金要高于前者。他们的国家意识、政党意识日渐弱化,但团伙意识、圈子意识日趋强化。有时这种团伙或圈子是不健康的,甚至是黑道上的。

又如,有些人在获得了某些对于政治控制的独立性,同时却失去了对经济影响的独立性。他们不再做政治的工具,却成了金钱的奴仆;不再是突出政治的国家职工,却成了拼命赚钱的打工仔。他们不崇拜政治家,却崇拜金钱;不能忍受压制人的政治领导关系,却不得不接受驱使人的经济雇佣关系。封建专制主义控制的确不好,但资本主义金钱关系泛滥也有缺陷。为了反对前者,后者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因此而不指出它的不足。它毕竟有许多使人片面发展的弊病,否则的话,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马克思也不至于耗尽一生精力去找它的毛病,跟它过不去。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拜金主义。中国的拜金主义兴盛于中国的拜权主义之后,即先有拜权主义的猖獗,后有拜金主义的时兴。拜金主义固然不好,但拜权主义更不好。前者资本主义色彩较浓,后者则封建性质较多。前者使人直接依附于物,后者则使人直接依附于人。物对人的直接控制是较为一般化的,如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一样,因而是单纯的,有法可依的。而人对人的直接控制是非常具体的,无微而不至的;同时又是因人而异、难以捉摸、无法可循的。因此,当我们在批评今天的拜金主义时,如果不同时指出它也是对昨天拜权主义的一种进步性否定,尽管是有片面性的进步,那么,就会失之偏颇,就会被看作是旧体制遗老遗少的叫骂。

人们通过高扬个人价值观念而比过去更有自我意识,但同时也伴生了诸如社会风气恶化等问题。

现在的人,大多不仅知道自己是社会一分子,而且觉着自己是一个很独特的社会分子,不同于其他社会分子,也不同于社会整体本身。我就是我,是旁人所不能代替的。我要想活得好些,得自己想办法;我要是碰着倒霉事,得自己扛着,认栽。

现在的人,大都不以上司的需要为需要,而是以自己的需要为需要。过去,您头儿要干啥,没说的,照您说的干;现在我得寻思一下合不合我的意,合意的就干,不合意的您头儿自个儿干吧。我可不犯那个傻,让我吃亏的事,没门。你们不是说先锋队应该先解放别人后解放自已吗?不是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吗?我看你们还是先自个做出来,再说给别人听吧。你们要是真做到了,咱们老百姓会尊敬你们的。说白了,我现在比较感兴趣的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那些使我活得不累,能使老婆孩子高兴的东西。我图的不是大道理,只落个实惠。

就在人们从盲信盲从中清醒过来而日渐自觉自主的同时,也伴生了诸如自私自利、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风气恶化等问题。

近年发表的《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现状调查总体报告》提供了许多颇有说服力的材料。该调查使用了中央电视台收视率调查网,覆盖地区人口约6亿。调查共获80万个数据,其中一些结论如下:

其一,对现状的评估。公众满意度指数最高的是经济状况;评价最低的是社会风尚状况,其次是人际关系状况。

其二,对未来的预测。公众最为看好的是文化生活的改善;最为悲观的是社会风尚的变化,其次是人际关系的变化。

其三,综合打分。公众对当前中国社会人际关系调查的所有项目(性质、特点、原则、趋势和后果),都作了否定性评价。经测算,综合打分为39.6分,远远低于及格线。

其中有这样一些具体数据:72.8%的人认为“现在的人都变得自私了”;71.9%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普遍持有“人心难测,在社会上处事必须有防人之心”的处世观点;78.2%的人认为现在社会上办事的通行规则是“不送礼就办不成事”,据测算,我国居民每年的人情费可建3座“三峡大坝”;64.3%的人认为当前“好人吃亏”、“老实人吃亏”的现象相当严重;……

总之,40多年来,中国人在对待个人私利问题上,先是冷,后是热,冷得寒心,热得躁动。不过两相比较,还是热比冷好。冷容易使人麻木,失去知觉,使民族生机日趋萎缩。热虽然有些头疼脑胀,但多少有些能量,有些折腾的活力;虽然会带来一些弊病,但毕竟使老百姓比过去富了,较独立了,较有自我意识了。

猜你喜欢

拜金主义独立性
独立性检验高考热点例析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当代拜金主义思潮对微商文化的影响研究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独立性与责任
当代青年的拜金主义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女性拜金主义择偶观研究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
当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