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走私,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

1993-08-27陈芸

中国青年 1993年10期
关键词:走私

陈芸

走私新动向引起中央高度警觉

再不抓的话共产党怎么上的断头台都不知道

有的政府官员竟敢包庇纵容走私

走私严重的地区,黄的,白的,带响的一齐来

走私得益,“缉私”也得益,唯有国家受损失

总书记江泽民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严厉打击走私的动员令

统一认识,全党动员,群众拥护,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70年代末起,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大陆与境外一些商品的巨大差价,使走私分子趋之若鹜,沿海地区的走私活动此起彼伏。由于国家不断采取措施严厉打击,走私活动一度有所收敛。

在暴利的刺激下,去年下半年以来,大规模走私狂潮蜂起,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特大案件屡屡发生。尤为严重的是,现在的走私者已不再是个人和小团伙,一些政府机关、执法部门的下属公司也干起这等可耻勾当。在一些走私严重的地区,有的执法人员竟成了走私犯罪分子的“保护神”。

走私与政府和执法单位的腐败现象相联系,这一新动向引起了中央的高度警觉。6月,朱熔基副总理主持总理办公会议,指出:“如此发展下去,将极大地威胁和影响民族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腐蚀干部群众,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会议决定把原“全国打击走私协调小组”改为“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由副总理李岚清出任组长。

7月,中央高层会议听取了关于打击走私情况的汇报,明确提出要把反走私和反腐败结合起来一齐抓,并决定将原计划有沿海十多个省份参加的打私会议,扩大为全国会议。

8月,北京召开了一次打击走私工作会议。会议由党中央、国务院主持,沿海沿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政府主管领导,以及41个中央国家机关和新闻媒介的负责人云集北京,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可谓史无前例。会上,一位中央领导再次警告说:再不抓的话,共产党怎么上的断头台都不知道。

由此看来,打击走私已不仅仅是一场经济斗争,而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

触目惊心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当前走私犯罪的猖獗已发展到骇人听闻的地步。最高检察院一位副检察长将当前的走私形势概括为三个严重:一是走私活动比1982年严重;二是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走私犯罪比个人严重;三是实际情况比我们掌握的要严重。近十几年来,海上走私主要发生在港澳台附近的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以北沿海各省海域一直比较平静。可是去年底以来,山东省整个海域以汽车走私、贩私为主的犯罪活动来势迅猛,今年又飞速向山东的南北两翼蔓延。可以说,海上走私现在已遍布整个沿海地区。

一度匿迹的沿海运输船走私活动又趋抬头,仅据九龙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他们就查获此类走私船11艘。

利用各种贸易方式进行走私的活动加剧。一些边境地区,假借边境贸易、易货贸易名义,逃避海关监管和国家税收,大量走私国家限制进口的物资。今年2月间,广西柳州市和北海市的一些公司伙同钦州地区的一家贸易公司,通过银行拆借、贷款方式筹得巨资,伪造两份以锌锭和氧化锌易进汽车的“易货贸易合同”,走私进口数百辆汽车,案值1.6亿人民币,幸而被缉私人员发现。

随着国内市场行情的变化,走私的热门商品从开放初期的尼龙布、手表、录音机到近年来的录像机、电视机、摄像机、空调、摩托车、香烟、汽车等,不断向高档高值化发展。目前,汽车已成为走私进口的第一热门货。今年上半年,海关和公安部门查获的走私汽车数量是去年的4.7倍,而未查获的数量要比查获的数量大得多。

与此同时,毒品走私也呈上升势头。走私物品的家族中,近来又增添了一个新成员:影视制品,作为高新技术产品的镭射影碟因其声画质量和价格优势,倍受一些不法分子的青睐。

最令人不安的是,当前走私大案相当部分出自政府机关、执法部门下属的公司,用的资金是公款或银行贷款,与他们勾结的境外一方往往是我国的驻外机构。今年上半年,海关系统查获的企事业单位走私案件数量占已查获案件总数的87.5%。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为了局部和眼前的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走私活动采取行政保护措施。不止一个地方设立了私货“申报站”,也就是说,只要走私分子“自行申报”了走私物品,交点罚款就可以平安无事。更有甚者,少数执法部门干脆“下海”,直接参与走私活动。

走私犯罪分子的手段也更加狡猾,有的把走私进口物品改变外包装;有的将走私汽车装入集装箱,假报货名,利用火车外运;胆大妄为的,则冒充海关或公安人员进行所谓“检查”,光天化日下卸下走私汽车。

愈演愈烈的走私狂潮,已经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走私商品大量冲击国内市场,严重威胁我国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走私偷逃关税,削弱了中央的财政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加剧了体制转换时期经济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有人算过一笔帐,1987年至1989年3年间,国家仅因洋烟走私而损失关税50亿元,据说这笔钱可以从容地举办一次奥运会。不仅如此,走私进口的高档消费品、毒品和淫秽品带来的巨额利润和腐蚀影响,进一步助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腐败,涣散人心,诱发刑事犯罪,影响社会安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谈及走私,最高法院的一位法官严厉地说:“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杀人放火,或在大街上要流氓而不被追究刑事责任,那必然舆论大哗,激起民愤。而像法人走私这种犯罪,有人居然能够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最为可恶的是,一些行政执法单位也参与走私,有的与走私分子共谋,直接到公海上接货;有的与走私分子串通,搞假自首,然后罚款放行。这种行为已构成走私犯罪的同谋,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副检察长说,不开杀戒镇不住

毋庸讳言,走私如此猖獗,与部分地方和部门的党政领导的腐败和短视分不开。他们有的公开宣扬:“只要不搞黄的(淫秽物品)、白的(毒品)和带响的(武器弹药),能赚钱就行。”其实这不过是自欺欺人,凡是走私严重的地区,往往是黄的、白的和带响的一齐来。还有的人说,改革开放要有个过程,先搞走私,再搞假冒伪劣,慢慢才能走上正轨。在这种错误的违法的思想指导下,有的地方政府把走私物品的变卖收入打进地方财政基数之中,有的政府官员甚至包庇纵容走私,对中央的精神和国家法律置之不理。

于是,一个极不正常的情况出现了:一方面是走私犯罪大案要案增多,另一方面检察院、法院的收案率反倒呈下降趋势。1992年全国共查获走私案件17855起,可是检察和公安机关受理的只有三四百件,比上年下降40%。今年上半年,受理案件数又下降了30%。原因很明显,大量的应该移送司法机关的走私案件都被罚款放行了。有例为证:某省去年查获百万元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走私大案66起,无一追究刑事责任。还有一个省查获了一起案值1000多万元的走私大案,只罚款38万元了事。这种以经济上从轻处罚代替刑事责任的作法,实质上是把打击走私的手段变成了保护走私的手段,使走私从非法变成合法,走私分子既无人身风险又有厚利可图,走私者和缉私者都得益,唯有国家受损失。

要从根本上扭转走私猖獗的局面,真正把走私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无疑是重要的。但是最能奏效的还要靠法律手段。正如最高检察院的一位副检察长所说,要刹住这股歪风,不对单位走私定罪处刑,不让有关人员坐牢,不开杀戒是镇不住,刹不住的。

现在的问题是,反走私不是无法可依,也不是法律规定得不具体,而是已有的法律没有得到严格执行。1988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是惩治走私罪的主要刑事法律,明确规定单位走私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价额30万以上的,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单位走私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或者以单位名义进行走私,共同分取违法所得,走私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价额在5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没收财产。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打击走私,总书记发布动员令

在今年8月的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严厉打击走私犯罪活动的动员令。他说:“走私是一种逃避国家对国际贸易的管理、非法牟取暴利的严重经济犯罪活动。这种犯罪活动,近半年在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地区日趋猖獗,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危害极大。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加强领导,依靠执法部门和群众相结合,坚决、迅速地刹住这股歪风。”

总书记的动员令下达之后,中央各部门、各省市立即行动起来,一场统一部署、联合行动,对重点走私目标实施摧毁性打击的斗争拉开了序幕。

按照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的部署,将在沿海沿边地区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打击走私联合行动,“海上抓,岸边堵、陆上查、市场管”,特别是对走私严重的地区,要选择若干内外勾结、执法犯法、数额巨大、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典型案件,重点突破,彻底查清,依法严惩。力争用半年左右时间,初步遏制走私狂潮。

目前,此项部署正在落实之中。

处在反走私第一线的海关,正在把查处走私大案作为主攻方向,着重封锁海上、陆路边境和口岸的走私物品,开展突击检查集装箱和货柜车的专项斗争,加强毒品走私的查缉。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分兵把口,重点是走私严重地区的交通要道、车站、未设海关的岸边、私货集散地,他们还将对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取缔私货交易。

司法机关则狠抓办案,不久一批大案要案就会大白于天下。

各省市都重新调整、充实了打击走私领导小组的力量,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并且建立了责任制。沿海走私严重的山东省,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姜春云提出,只要参与了走私贩私活动,不管职务多高,都要严厉查处;对于顶风而上、继续作案的,有一个抓一个。

为严肃法纪,年底前沿海沿边的各省、区的执法部门将进行一次执法大检查,纠正以罚代税、以罚代刑的违法违纪行为,废止不正当的地方保护措施,清除腐败分子。

反走私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绝非一两次战役便可高枕无忧。积我们党数几十年执政的历史经验,只要统一认识,全党动员,群众拥护,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猜你喜欢

走私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走私犯罪及预防与控制对策
“走私洗钱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研讨观点综述
涉逃证走私行为司法解释的方法论反思——以法释〔2014〕10号第21条为切入
智辨走私贩
广东破获“1·26”特大走私毒品案 缴毒约717公斤
寻找石像
试论一年内三次走私入刑的若干法律问题
走私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