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在人间

1992-08-24周骏

中国青年 1992年7期
关键词:杜康摩梭人谓之

周骏

一个在农场工作的青年因母亲突患疾病想请假回城探望,可请假报告交给连队领导后却石沉大海。每次去打听,连长总回答说:研究研究。这一“研究”就是三天,小伙子有点沉不住气了。后经一老职工“点拨”,小伙子买了一条香烟两瓶酒给连长送去,第二天请假报告马上就被批准了。原来这“研究”之本意乃“烟酒”也。上述为前几年的事,时至90年代,烟酒在生活中的作用似乎又上了一层楼。

洒在生活中

如果说抽烟对健康没有丝毫益处的话,那么适度的饮酒,却可调整身心功能,对健康不无好处。这恐怕就是今天全世界都在提倡禁烟,却鲜有禁酒的原因吧!确实,酒远不如饭、水那么重要。几天不吃饭不喝水就会危及生命,而不饮酒未必会影响生存。但在现实生活中从不接触酒的人恐怕也寥寥无几。

“你们什么时候办喜酒呀?”

“定在五月一日,到时候你可一定来喝喜酒!”

在中国,喜酒已成了婚礼的代名词。孩子满月,摆一桌酒席,也是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死了人,办完丧事少不了也要办几桌,谓之“豆腐饭”,自然也不能没酒。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礼,这已构成了中国酒文化的主要内涵。至于平时小酌的机会那就更多了:有客自远方来,须饮酒洗尘;有朋欲辞别去,当饮酒饯行;三两知己难得一聚,走,喝两盅去;就是心情不好时,也会来个“借酒浇愁”……上海有一位记者嗜酒如命,妻子颇有微词。有一回喝醉了酒,妻子一怒之下,把家里所有的酒全部倒了。不久有客人来访,主人盛情留客人吃饭,做妻子的不等丈夫吩咐,便主动又买回了酒。无酒欠敬意,不管是贪杯者还是恶酒者,恐怕很少有愿意承担“怠慢客人”这样的名声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饮酒更成了一种重要的公关手段。“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宁可伤身体,不能伤感情”……在那样的氛围中,谁能不喝?三杯酒下肚,彼此的距离便大大缩短了。酒酣耳热之际,自然什么事都好商量。有一位厂长到某地推销自家的产品,当地一位买主开了个条件:“你喝一杯白酒,我订你一吨货,喝多少订多少。”这个厂长平素滴酒不沾,此时为了企业的利益,硬着头皮连干几十杯。货是卖出去了,可自己却趴下了……于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一种谓之“陪酒专员”的新职业应运而生。不少厂长经理参加社交、公关活动,都要带上一二名“海量”者,宴席上既可保护自己,又可满足对方。有一首民谣,说的就是如今的“喝酒风”: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锻炼了胃。喝得夫妻分床睡,计划(生育)指标全作废。气得丈母娘直擦泪,告状告到纪委会。纪委说:能喝不喝也不对,纪委同样天天醉。县长说:管他喝醉不喝醉,反正都是招待费……

饮酒习俗谈

酒发明于何时,至今尚未考证出,但我国为世界上最早制作酒的国家当是无疑的。早在周朝,就有杜康善造酒的民间传说。据记载,杜康生于今天的陕西省白水县,先后在河南省伊川、汝阳一带酿过酒,当地至今仍能找到杜康造酒处的遗址和取过水的泉。相传周天子喝了杜康酿的酒后,大为赞赏,杜康酒也因此而出名。曹操有名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喝的当然不可能是杜康酿的酒,而是借杜康来泛指美酒了。现在白水、伊川、汝阳都建有杜康酒厂,都产杜康酒。至于哪家的杜康酒最得酒仙杜康的衣钵,那只有在品尝过后才能下结论了。

尽管民间传说杜康是酿酒的创始人,但在不少古籍中还有仪狄发明酿酒的记载,他是夏禹时代的人,推算起来,当比杜康还要早1000多年。而《黄帝内经》中,记有黄帝与医家岐伯讨论造酒的话,那么,中国人酿酒的历史看来可以上溯到六七千年前了。

中国地幅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喝酒尽管都有各自的习俗和讲究,但对酒的喜好几乎是一致的。

笔者曾在黑龙江生活了8年,也许是因为气候寒冷的原因,当地的男女老少差不多都能喝上几口烈性酒。他们喝酒不习惯用酒杯,喜欢把酒倒在大碗里轮着喝,人多则用几只碗。每次喝酒不醉倒几个就不算完。笔者有一年去大兴安岭,在林区碰到一位老伐木工人在独自喝白酒,从中午喝到晚上,也没有下酒菜,仅把一根铁钉放在嘴里吮吸。用铁钉味下酒,恐怕也是闻所未闻的。

北方人嗜酒名闻遐迩,其豪饮的程度也常令南方人叹为观止。其实南方人的善饮与北方人相比并不逊色,且往往巧立名目,更讲究饮酒的情趣。那年笔者去安徽某地,在一家小饭馆和当地几个朋友小聚。光酒杯每人就有大小三只,白酒、葡萄酒、饮料分得清清楚楚。每次提议喝酒者须说一番祝酒辞,谓之“师出有名”,被敬者自然不能不喝;干杯者如杯中留有残酒当罚,谓之“滴酒罚三杯”;上鱼时服务员随手一放,鱼头冲谁谁就得喝酒二杯,面对鱼尾者得喝一杯,谓之“有头有尾”……虽说白酒杯子不过盛二三钱酒,但在名目繁多的敬酒中,难免有人不胜酒力了。后来有人告诉我,干脆一开始滴酒不沾,主人也不会勉强;一旦沾了酒,不喝到最后是不能罢休的。

至于中国的少数民族,喝酒的习俗就更是五花八门了。且不说北方那些豪放不羁的民族,云南的傣族素以温文柔顺著称,有客上门,必以自家酿制的米酒招待。傈僳族待客,没有饭菜可以,没有米酒可不行。按照傈僳族的传统,谁酒量大,醉的次数多,谁就是好汉。

在滇西北高原与四川省交界处的泸沽湖地区,居住着一个至今保留着远古时代母系民族社会某些习俗的民族摩梭人。去他们家里作客决不能空手去,否则要被视为不吉利。而最受欢迎的礼物则是一瓶白酒。再贫穷的摩梭人接待客人,也会拿出自己酿制的苏里玛酒,摩梭人几乎家家都会酿酒。笔者曾有幸到摩梭人家里作客,品尝过苏里玛酒,这种酒呈金黄色,香味醇厚绵长,略甜,很有点像半干型白葡萄酒。不过摩梭人不会勉强客人喝酒,多喝少喝乃至不喝,悉听客便。

居住在四川北部的羌族,每遇喜庆或有贵客光临,会抬出一个大酒坛,放在地上。大家围坐在坛子周围,每人手持一根竹管或芦管,斜插入坛中,边谈边笑地从坛子里吸饮酒汁。喝到高兴处,人们还会跳起舞来。受此气氛的影响,哪怕不会跳舞的客人也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投身于跳舞者的行列。也许吸吮酒时要咂嘴的缘故吧,这种饮酒形式叫“咂酒”。据说不少地区都有咂酒的习惯。

猜你喜欢

杜康摩梭人谓之
Quantum speed limit for the maximum coherent state under the squeezed environment∗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商标之争 害了“杜康”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摩梭人的婚姻风俗
美酒飘香仙女引路杜康泉
钱本草
浅谈摩梭人的婚姻史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谁在异化摩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