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胆?无谓抵抗

1991-09-27金马

中国青年 1991年1期
关键词:敌手人生目标抵抗

金马

依靠孤胆闯险关

有一次,笔者同一位山民攀援陡峭的山岩,他除了在较安全的地带拉扶着我,在越是险峻的地方,越是鼓励我依靠自己“胆大心细地攀登”,到达山顶后,他才坐下来慢慢讲述其中的道理:

“在险途中,要保住安全,最可靠的莫过于自己,因为一个人独立行动,只有一份危险,要是两个人彼此拉扯着,一个疏忽大意,或其中一个人依赖性过强或相互照料不当,就可能导致两个人一齐伤亡。不仅不能完全依靠别人,还不能过份信任险途中貌似可资扶托的东西,譬如挺粗的植物根茎可能已经腐朽了,突出的岩石底部没准儿已经风化了,一手拉过去或一脚踩上去就可能失手,失足。真正有经验的攀登者不靠这些东西,而是靠自己的平衡力、靠自己的韧劲朝上走。由于心神专注,专拣那些没有可以侥幸利用的东西的道儿走,所以每一脚都踩得坚实,倒是很少会出什么危险。”

这一席话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又是相当深刻的。越是险途,越是要全力动员自身的潜能和警觉,越是要屏除坐待求援的心态。许多才能杰出的人,在逼近成功时遇上了险峻的形势,往往因一味等待求援而导致失败,这样的悲剧真是屡见不鲜。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很多,不好一一枚举。譬如,也许他人未能像当事人那样看到有救援的必要,也许他人打算援救而未能及时采取行动,还可能他人因忌恨可能的成功而施以破坏……总之,人面临险途所滋生的依赖、坐待求援心态,往往孕育着人生智慧的大误区,大灾难,它几乎等于把自身命运的决定权在最关键的时刻交给了他人,交给了未明其详、未卜凶吉的外部力量。

依靠孤胆闯险关,当然不是不要他人的合作,不是不要可以指望获得的援助。笔者的意思是说,在试图摆脱人生危机的关键时刻,首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勇气,发掘自身的一切潜能,切不可盲目依赖,像登险峰时把手交给人家那样,丧失自身的主动性。

为最高目标奋斗,但不做无谓的抵抗

美国心理学家将积20年的心理研究成果浓缩成两句话:“为你所能获得的最高目标奋斗,但绝对不要做无谓的抵抗。”

这是追求卓越者不可不明察的至理名言。因为,世间虽说立志为“所能获得的最高目标奋斗”者众多,但由于“做无谓的抵抗”而失却生存活力者也比比皆是。所谓刚正不阿的良好品德,常常被人误解成坚持“无谓抵抗”。当执拗于“无谓抵抗”的人们,试图说服自己退出“阵地”以休养生息时,常不免责问自己“这难道不是一种怯懦吗?”于是,他们深感自身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甚至于哀叹命运不济。因此,在试图坚持“无谓抵抗”的人们中,许多人往往就在这种矛盾和犹疑中一事无成。

不错,我们是倡导刚正不阿的。我们憧憬着真善美的人生目标,鼓起勇气同假恶丑斗争,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困难做斗争。但是,这并不排斥我们为了实现崇高的目标,必要时采取迂回曲折的战斗方式。当面对着我们一时尚无力对付的困难和敌手时,承认力量的悬殊和局面的不利,正是符合求“真”的人生原则的。这时与其硬抗,自取“灭亡”,不如孕育力量,再觅战机。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当他们身处逆境时,既坚守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又不做无谓的牺牲,刚正不阿,忍辱负重,终于造就了辉煌的业绩。相反,那些壮志未酬却半途夭折的人们当中,为不合时宜的“无谓抵抗”做殉葬者的实在不乏其人。

我们所谓不做“无谓抵抗”,决不是意味着在强大的困难和敌手面前畏缩、胆怯。“无谓抵抗”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形:既无益于维护长远的人生目标,又无益于挽回现实的对抗行为。它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无谓的牺牲,间接后果则是人生最高目标的受损以至丧失。“无谓抵抗”是缺乏人生智慧的一种体现。它是乔妆打扮的生存之敌。正如美国女作家马格丽特·密西尔所说:“为无可挽回的事情怨天尤人,那就等于自己打倒自己。”

猜你喜欢

敌手人生目标抵抗
与“敌”共舞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不带着怒气做任何事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生目标*
西方心理学对人生目标的研究述评
特里的100个疯狂人生目标
100个疯狂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