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风波”

1991-09-27陈华胜赵杰

中国青年 1991年1期
关键词:支边校领导个人利益

陈华胜 赵杰

小王到现在还不明白从众星捧月般的境地到成为众矢之的,他究竟案犯哪条。

几个月前,当他递交了支边申请书时,他所在的那个全国数一数二的高等农业院校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他一夜之间升为本校和全省高校学生中的明星,获得了一系列令人目眩的称号和赞美之词。

可是没过多久,有人给校领导写了一封“检举信”,指出小王之所以自愿支边,是因为他的女朋友在那里,所以动机不纯!

一时风波又起,分管分配工作的校领导立刻找来小王谈话,而小王对“检举信”所指之事“供认不讳”,这使校领导怒不可遏,因为当初为把小王捧为典型,他曾做了不少工作,而现在自己却受到了“愚弄”。于是校领导决定让小王端正动机,并做出深刻检查,最后取消了给小王的各种荣誉称号,并否定了他的支边申请。

从天上到地下,全不是小王个人的愿望。这一番折腾,使他感到困惑。他感慨地说:“我的选择确实有出于个人利益的因素,但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吻合时,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人为什么只能虚伪地活在口号和教条之中呢?为什么不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从活人的角度来考虑一些问题呢?”

小王提出的问题似乎很容易解答,可在现实生活中却偏偏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他的班主任老师讲了一个理由: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是不允许谈恋爱的,可大学生谈恋爱已成了大家认同的现实。说小王沽名钓誉,对他是不公道的。当然学校也有学校的难处,有的学生以谈恋爱为自己找留在大城市的理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因此学校只得一刀切,对恋爱关系,分配时概不考虑。

对于小王事件,在学生中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位与他同宿舍的同学说:“这种事当时不值得兴师动众地捧,现在也没有道理千夫所指地批,完全是他个人的事,所以我也不想做任何评价。”一位与小王不相识的女学生说:“说实话,当初我并不喜欢小王,因为我很难相信泛泛而谈的高调。这件事曝光后,我才看到一个完全的、真正的小王。也许只有这样的‘事迹,才令人可信可敬,小王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忠于感情,不辞艰苦。”

忠于感情,不辞艰苦,这一评价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高的,以此评价小王,有一定依据。因为小王的家乡在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上全排在全国前10位,他即使留不了大城市而分配回家乡,其生活条件也远远强于其申请去的边疆地区。他的选择无疑有个人利益的因素,但他舍弃舒适、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他能为爱情而做出某些方面的牺牲,而不是逃避现实,他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是不是高尚?我们该怎样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涉及到如何看待和评价青年一代的问题。

小王事件本身就可以说明,在当前如何看待优秀青年的问题上,不少人依然体现着某种传统思想的惯性,即要求先进青年必须是完美无缺,是高大全,必须在每一个方面都堪称楷模,而决不允许有与先进称号“不相称”的,属于个人的因素掺杂其中。曾有相当一段时间,我们的宣传媒介中就是充满着依据这一准则塑造出来的完美无缺的英雄,但这种时代已成过去,人们已开始重新认识人之为人的一切东西。我们已知道了英雄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这已成为无须争辩的问题。但传统的观念依然对人施加着影响,正是这种影响,使小王这样的青年被划出了先进的行列。

指责小王的人说他动机不纯,可是纯而又纯的动机是否存在?既然我们承认了先进人物也可以有个人的欲念,那么我们就难以苛刻地用纯而又纯的动机来要求一切人,特别是青年。英雄的产生脱离不了一定的环境因素。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英雄行为的动机必定是多元的。我们不是实用主义者,一味强调结果,对动机和手段置之不理;我们也不应是教条主义者,以动机的纯正与否来判断结果的好坏。一位哲人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年代,当代青年在性格、思想、行为等各方面恐怕要比前几代人复杂得多,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相应也更多一些。先进青年是整个青年群体中的一部分,当然也会具备这些特点而先进青年之所以先进,就在于他们处理问题时能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统一起来,在思索中找到最佳选择。先进是比较而言的,没有一个固定的产生先进的模型。

那么,青年人希望社会给予他们什么呢?是宽容和鼓励。当青年人由于人生经历太浅和思想的不成熟而出现一些缺点和错误时,社会应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给予尽可能大的宽容;当青年人在挫折面前举步不前时,社会应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宽容与鼓励,是青年人成长必须有的养分。恩格斯说:“青年是时代的性格。”青年总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趋势,但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也往往会遇到传统保守思想的反对和阻碍,甚至导致社会的误解。当其时,我们更应吁请社会给予年轻人以宽容和理解。唯有理解才可以沟通,才可能认同,找到共识,使青年真正成为推动时代、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小王事件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编后语:

由于某些原因,文章中没有写出小王的真实姓名和他所在学校的名称,希望读者谅解。如何看待小王的选择?如何看待青年,特别是先进青年?纯而又纯的动机是否存在?小王的行为是否应给予批评?上面的文章只是作者的看法,读者有何见解,希望能来稿谈谈看法。来稿请寄:北京中国青年杂志社社会生活部收。邮政编码: 100021

猜你喜欢

支边校领导个人利益
房间里的自言自语
临江仙·献给上海十万支边青年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陪餐制”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支边青壮年在疆生活实态考论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援疆青年往事
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乡村社区治理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漫画哲理
民众动员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移民支边
——以江苏省青壮年支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