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年期妇女应用雌激素的利弊

1990-12-28袁经国

祝您健康 1990年3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道骨质

袁经国

妇女卵巢功能在45岁以后逐渐减退,最终月经停止。月经停止超过12个月以上的称为“绝经”。在绝经前后各约2年称为“更年期”。在这段时期内,妇女因内分泌变化可出现一系列症状,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常阵发性发生面部潮热,自面部向颈胸部扩展,甚至波及全身。可有局部皮肤发红、灼热感,可伴有出汗。据研究,85%的更年期妇女有潮红发生,但发作时间与频率有很大差别,发作时间可从瞬间到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发作频率从每周数次到每小时数次不等,常在夜间发作,也有在紧张、激动时发生的。据认为,这与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低下有关,对这一类症状应用雌激素药物有一定效果。

更年期妇女常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易发生尿频尿急等尿道刺激症状,称之为“尿道综合征”。患有“尿道综合征”者尿常规检查常阴性,小便培养虽可能有细菌生长,但菌落计数小于10万。有人作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容量缩小,粘膜充血,或有浅表溃疡,无明显炎症变化。对“尿道综合征”,可用雌激素油膏外用,开始每晚1次,2~3周后改为每周2~3次,或口服,或阴道坐药给予雌激素,有半数人的症状可明显改善。更年期妇女尿路感染相当多见,发生率达20%,而年轻妇女仅为6%。引起尿路感染原因除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外,也主要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更年期妇女反复尿路感染除应用抗菌药物外,补充雌激素,口服或局部用药后亦可使约半数病人症状改善,减少复发。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减少,盆腔支持的结缔组织松弛,特别是子宫颈横韧带,子宫骶骨韧带松弛,可引起盆腔器官脱垂。还可使尿道闭合力降低,膀胱颈张力降低,膀胱与尿道角度发生变化,结果可造成尿失禁。如在咳嗽、弯腰、举重屏气用力时,因腹内压力增加,小便不能自控而流出。对于这种“张力性尿失禁”,除加强盆腔肌锻炼,进行“提肛运动”外,局部或全身应用雌激素也有好处。经期后常有外阴不适,瘙痒或疼痛,白带增多现象,用雌激素油膏外用可改善阴道的干燥不适。

更年期妇女常有脾气变得急躁,易发无名火,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症状。这些也与内分泌变化有联系,在用雌激素后可使之改善或消退。当然,此时还要注意心理卫生。

妇女绝经后平均每年丢失1%骨质,绝经开始的头3~7年更为明显。骨质减少易发生骨折。据报道,40岁以前男女出现前臂骨折发生率相似,60岁以后妇女前臂骨折发生率为男性的6~10倍。除肢体长骨易发生骨折外,妇女还易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所以老年妇女常弯腰佝背。应用雌激素后可使骨质消融过程减慢,防止骨质疏松。但雌激素使用应较早开始,最好在绝经后3年内开始。在补充雌激素的同时还应补充钙,注意营养与适当活动,要多晒太阳。

冠心病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但在绝经期前妇女发病率显著比男子低,绝经后妇女发病率直线上升,且逐渐与男子持平。雌激素使用能否预防冠心病发生至今无肯定结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雌激素可使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雌激素治疗也可能产生副作用。一是可能使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高;二是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特别是吸烟者更易发生。为了减少雌激素的不良作用,有不明原因阴道出血者,疑有或已诊断为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者,肝功能有损害者,有血栓性疾病者,不能使用雌激素。在用雌激素治疗时,应定期观察血压、阴道出血、乳房情况。无论是口服或外用雌激素,需用时间及剂量,宜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尿道骨质
骨质疏松知多少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陌生的尿道肉阜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