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忠为何一枝独秀
1990-08-28王林
王林
刘世忠稳稳地站在古运河畔。河水干涸了,没有水声帆影。
而势如春水的乡镇企业,在十年改革中遍及中国的穷乡僻壤,多少年来沉寂贫困的乡村生发出令人惊讶的活力。中国的农民不再是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土地的奴隶,他们开始走进商品经济的世界。这一变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中国农民开始摆脱贫穷,走向了富裕,更重要的,是中国众多的农民开始走出有限的耕地(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可耕地仅占世界可耕地的7%,而人口则占世界人口23%),结束了千百年来粮食生产的单一形式。生产力真正成为一种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但是,我们如果仅仅为乡镇企业的蓬勃景象而喝彩,那将会使我们对中国新型农民的实力的评价偏低。也许这也正是当中国经济出现严峻局面时,许多人,包括许多乡镇企业带头人在今天的形势面前,对乡镇企业产生怀疑、忧虑甚至悲观的原因之一。
刘世忠的从容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1980年,25岁的刘世忠已在天津市静海县静海镇三街当了近十年村干部,当他当选为第16任村支部书记时,他面对的是18万元的债款。三街是出名的穷地方,一个好劳力一天也只能挣1角3分钱,解放以来吃粮一直靠国家救济,而未向国家交过一斤粮。三街穷,穷得小伙子去要饭。刘世忠也是一条汉子,看着这一切,心中作痛。他不愿意再看着家乡穷下去,于是找了18个家庭妇女,凑了2000元钱,到天津市委托商店买回四架旧缝纫机,支在村支部办公室的一间破房子里,又向银行贷了200元钱做为流动资金,刘世忠在三街就这样办起了第一家工厂——童鞋厂。十年后,三街童鞋厂已发展成三街农工商联合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1989年年产值达5000万元,利润500万元,创汇100万美元。对于一个十年前连饭都吃不饱的穷村来说,这些数字是辉煌的。但是,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对我国一时出现的困难,刘世忠的从容不迫、信心不减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他已拥有的资产和这些值得夸耀的数字。尽管这些数字为刘世忠带来了荣誉,但这些都不是刘世忠所独有的。如果我们探寻一下他在那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镇定自若的原因,我们会为中国农民内在素质的进步而惊讶、欣喜。
都说创业难,刘世忠说,干乡镇企业,创业不容易,但最难的,是创业后的发展。
1980年刘世忠创办童鞋厂后,也吃过苦头——小小的“车间”里,堆满了一针一线手工制出的“大老黑”童鞋。没有销路,有限的资金又周转不灵,这对一个只有200元流动资金的厂子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但刘世忠处之泰然,一番奋斗之后,转过年来,童鞋厂的产品在北京、天津便打开了销路,一年获利19万元。这对三街来说,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初战的胜利,使刘世忠声势大振。从1983年开始,到1987年,在短短的四年中,刘世忠和他的伙伴挟首战获胜之威风,相继建成15个工厂,设立了5个分公司,职工人数猛增到2000余人,形成了鞋类、电子、化工、线材四大系列产品,到1987年,年产值已达2800万元,利润100万元,创税154万元。此时与创业之始的1980年已无法相比。三街农工商联合公司与外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1984年后,公司每年召开一次订货会议,最多时请来了800多位客人,刘世忠和他的伙伴在其中往来周旋,一派实干家的风度。出去推销的、进来订货谈生意的,日日人来人往;取经参观的、视察来访的,刘世忠礼遇得体,应酬不暇。其中免不了杯盏交错,赞誉之声四起。三街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
面对几年前还贫穷如洗如今走向富裕的家乡,刘世忠心情激动。这一派兴盛局面使刘世忠豪情难抑,他宣布:到1990年,三街产值要达到1亿,三街要成为亿元村。
但刘世忠并不是暴发户。往日的贫穷和几年来创业的艰辛使他在兴奋后很快地冷静下来。在企业迅速发展时,他常常感到有一种不安的因素隐藏其中。1987年,正是全国乡镇企业一片兴旺、上规模、铺摊子的时候,刘世忠却在冷静的思考中逐渐放弃了1990年实现产值亿元的理想,他此时想的,却是1990年以后企业生存、发展的问题。刘世忠带着还不明确的忧虑,打点行装,悄悄地离开了仍然处于兴奋中的三街。刘世忠这一走就是60天,60天里,他到乡镇企业发达的江南地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考察中,他看到了乡镇企业快速扩大的规模,也从一些乡镇企业的兴旺中看到了很可能到来的肃条。他伸出手,摸一摸一些企业的机器,机器上那层尘土使他心中开始领悟到了什么。一路上的思索,使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的忧虑所在。刘世忠的心中一震,他立刻赶回三街,向还处在兴奋之中的伙伴们说:三街存在着危机!
刘世忠认识到,中国的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进行下去,而不断地调整才是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国家经济发展到1987年,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矛盾已开始显现。在生产性原材料市场上,存在着不公平的竞争和不合理的市场机制,流通渠道混乱,使原材料紧缺、价格不稳定,造成通货膨胀。国家为了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抑制通货膨胀,势必要控制贷款发放,抽紧银根。而从1987年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看,许多乡镇企业还沉浸在求大、求全、大干快上的盲目乐观之中,许多地区在不大的范围内重复性建厂的现象严重,不但与国营企业争原材料,而且乡镇企业之间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原材料不足造成的停产现象已日趋严重。一些乡镇企业只注意上规模,而不注意上水平,甚至只靠国家的优惠政策赚钱。处在这种热火朝天的短期经营行为中的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快,但经营基础薄弱,受原材料、资金、技术水平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大,一旦面临国家经济的整顿和调整,势必危机四伏,从不适应直至衰落。
刘世忠迅速将目光落在了自己的企业上。在公司的15个企业中,已经有10个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有的已由高赢利大幅度变为微利,有的甚至出现了亏损。刘世忠心中焦虑。他知道,这些企业一旦面临国家经济的紧缩,势必会出现倒闭破产的局面,几百万元的设备、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将变成一堆废铜烂铁,将使公司背上难以甩掉的包袱。三街农工商联合公司已面临一个危险的关头。
在1987年,看到这种危险的人毕竟不多,而2800万元的产值,100万元的利润,使人们对三街的发展充满了乐观情绪。在这种情绪中,刘世忠与他的伙伴统一了思想,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从1987年10月开始,对公司下属的15个企业中的10个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成人皮鞋厂、橡塑制品厂、两个雨鞋厂停产关闭,设备拍卖;软管厂、鞋油厂整个卖出;纸箱厂由童鞋厂兼并;矿灯帽线厂、拔丝厂、漆包线厂合并成一个厂;设于哈尔滨、沈阳、北京等地的办事处撤销。
当《经济日报》《天津日报》登出了三街拍卖设备的广告后,外界一时传出了三街破产的消息。一些乡亲看到几年来辛苦经营起来的家业被拍卖掉,怎么也想不通刘世忠在搞什么名堂。有人甚至指责刘世忠是败家子,一些领导也以为三街不行了。刘世忠没有犹豫,他一面向大家解释,一面大刀阔斧地实施整顿。他诚恳地说:“现在不管是苏南、温州还是咱们三街,在所面临的困难上,都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谁先跑出一步,谁就掌握了主动。”
刘世忠掌握了主动。三街农工商联合公司在这次调整是,清理出500万元的资金,资金、技术、人才集中充实了保留下的企业,使公司更精干,扎实。到1988年7月,公司调整全部结束。1988年底,国家经济开始了全面的治理整顿,过热的经济建设开始降温,许多乡镇企业在紧缩的经济中开始显得被动不堪,一些企业想卖掉闲置的设备已难以找到买主,不少企业陷入了为生存而挣扎的危机之中。而此时刘世忠领导的三街农工商联合公司早已将调整后闲置的设备以理想的价格卖出,收回的资金支持了保留企业,并开办了外向型的香料厂,经济生产不仅没有出现滑坡,反而有了大幅度增长。到1988年底,实现产值3800万元,利润300余万元,5个厂超过了15个厂的水平。进入1989年,在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中,刘世忠领导下的公司已稳坐钓鱼台,当众多的乡镇企业领导人忧心仲仲、前途难卜之时,刘世忠已稳稳地完成了1989年产值5000万,利润500万的指标,而且已开始了未来五年计划、十年预测的工作。
如同未卜先知。有人问:刘世忠,你怎么有先见之明?是不是上面给了你什么信息?刘世忠笑而答道:不是。企业调整是正常现象,经济发展不可能是一个劲不变地进行啊,有高潮,也会有低谷。即使国家不进行调整,我也照样要调整。一个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必须具备自控自调能力,这样才能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经济气候中立于不败之地。
道理好像很简单:搞经济,就要研究经济规律。刘世忠说: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你不能违背它,你破坏了它,就要受到惩罚。这次国家经济调整对乡镇企业来说,不是坏事,现在正是看看我们乡镇企业干部有没有真本事的时候。
刘世忠有真本事。这种真本事最明确的体现,是对经济规律的思索、把握和运用。一时的成功对刘世忠来说不算什么,如同在1989年底他被评为“全国明星青年乡镇企业家”也没有使他欣喜异常一样。紧迫感一直使他不敢有半点忘乎所以。他发觉,外商在谈判中,不问你企业产值多少,利润多少,而是问你有多少工程师,多少技术员,工人干了多少年。企业人员的素质,是保证生产的关键。刘世忠开始为三街长远的未来思虑。他投资160万元,在三街建起了一个漂亮的文化区,办起了幼儿园、学前班和小学,1990年,三街自己的中学也将建成。刘世忠不希望三街的后代在走上社会和他一样,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他要让三街的后代在接过这份事业时,就已站在了大大高于自己的起点之上。
一个在贫穷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农民企业家,具有这样的胆识,这不能不使我们对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乡镇企业发展的意义,不仅仅是其在中国工业生产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中国农民已自觉地走出落后的自然经济而进入了现代社会的商品经济的领域,这意义在中国未来社会发展中,将会日益显示其重大。
刘世忠的从容不迫,来自他对经济发展的清醒认识,来自他对未来的不断设想,也来自他的努力。刘世忠这一代农民,无疑已站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而刘世忠的实绩,足以使人们对这一代新型农民做出不可低估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