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戒色之谜

1990-08-28之珂

中国青年 1990年5期
关键词:食料啄食捕食者

之珂

在自然界,绝大多数没有防卫能力的物种,常常具有某种天生的伪装能力,使自身和所处的环境浑为一体,从而不被捕食者发现。然而,捕食动物和被食动物之间的战争是永无休止的,某些物种为了保护自己还另具招数。如许多昆虫体内贮存着恶奥难吃或有毒的化学物质,使捕食者吃起来就作呕或招致危险。一些昆虫在受到攻击时,还可从特殊的分泌腺内释放出类似的物质,有的昆虫则能合成这类化学防护剂。这类化学物质主要是昆虫从它所摄食的植物中获得(植物产生这类毒素亦是为了抵御自身的敌害)。化学防护不仅昆虫采用,热带蛙类和蟾蜍也具有某些最强烈的毒素,只需极少数量就可使捕食者的心脏停止跳动,有的毒剂在数秒钟之内就能奏效。

费解的是大多数有毒的被食动物外表油光水滑,似乎故意炫耀而把身上的斑纹打扮得五颜六色,鲜艳夺目,同时还以出众的举止乔装得惹人注意。这就是所谓的警戒色现象。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进化理论:被食动物怎么会在敌害面前大肆炫耀自己呢?就连达尔文也在《人类由来》中指出,任何单个动物,无论它采用化学的或其它威慑手段把自己保护得多么周到,要想在可能的捕食者面前招摇自己是不可能的。因为缺乏经验的捕食者很容易发现它,从而经常猎取,使其不能生存。显然,警戒色作为一种防卫手段似乎注定要失败。有意思的是在当今世界上,警戒色却仍是一种真实而普遍的生物现象,并且已经发展到了许多不同的物种。那么它到底有什么优点,使得它具备某种补偿优势来弥补其固有的不足之处呢?

早期的科学家为了解决达尔文的这个难题,曾推测:如果把毒性与鲜明色彩联系起来,也许捕食者就容易记住避开有毒的被食物种。这个观点从直观上看是有道理的。譬如一个少不更事的幼童,好奇地去触摸跳动的火焰被烧了一下,这种经历要比他在地面上奔跑摔了一跤记忆得更深刻,再看到火时,他会说:“不能摸”,可是在路上摔跟头却还经常要发生。

有人做试验来证明这个推测:让小鸡啄食难吃的碎食料。食料的一半染成与地面一致的颜色,使之不大显眼,另一半食料的颜色则与地面形成鲜明对比变得异常醒目。开始时,小鸡吃显眼的食料比较多,但很快学会不再啄食它们。与开初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鸡后来只啄食不显眼的部分。即使持续很长时间以后,小鸡也全然学不会回避那些与环境色调一致的食物。这个试验说明:对于同样难吃但带有警戒色的食物,小鸡开始吃食时越是经常碰到就越能迅速、完全地学会回避。

遗憾的是这个试验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假设:即突出的色彩本身就可能使捕食者产生较迅速的“回避知识”,而这正是警戒色的最大优点。鲜明色彩所起的作用并非被食动物蓄意招惹,而是要与众不同严加区别。有的科学家依此断定,由于大多数被猎物都是隐蔽的,醒目的被猎物对于捕食者来说就是十分奇特和不可思议的了,这种奇特感可使捕食者更易于将被猎物的形象与危险联系起来。

然而,这个问题迄今尚未了结,事情还有另外一面。某些鸟类不必学会回避色彩鲜明的有毒昆虫,它们天生就具备这种回避本领。在没有经验的欧洲椋鸟面前,放上两种蠕虫,一种涂上黯绿色,另一种仿效大黄蜂的警戒色图案涂成黄、黑色条纹。结果鸟儿毫不犹豫地吃掉了黯绿色蠕虫,而对具有黄、黑条纹的蠕虫疑心重重,凝视良久,继而啄来啄去,仅仅是尝试却不吞食。而对于小鸡来说,它们不但对黄、黑色条纹有种天生的反感,也对单纯黄色、红色以及红黑混合色彩的被猎物望而生畏,并且条纹本身并不能增强这种天生的回避特性。

这又产生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昆虫具有警戒色条纹呢?符合情理的解释只能是,条纹同时起着保护色和警戒色两者的作用。从远处看,条纹图案可分散被食动物的外形轮廓,使之变得模糊不清。从近处看,同是这一图案却又是显得那么触目惊心。这样,条纹可使被食动物同时占据着两种最佳地位:其一是不大可能被捕食动物发现;其二是一旦被发现也可提供警戒式的保护。

如今,在捕食与被食动物之间的生存斗争中,被食动物这种天生的回避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使得没有毒性的昆虫也敢于用鲜艳的色调来渲染保护自己,不必制造毒素就能玩弄“骗术”。此外,某些捕食动物也进化了它们的生理机能和行为举止,使自身具有对付某些有毒猎物的种种办法。例如一种叫做蜂虎的鸟就善于在吃掉蜜蜂之前先除掉它们的针刺。这样就使警戒色变得十分有害,因为它使被食动物明显地暴露在无法对付的敌害面前。

猜你喜欢

食料啄食捕食者
不同开食料对早胜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以1例啄趾癖病例的发生谈鸡啄食癖诱因与防治
交错扩散对具有Ivlev型功能反应的捕食模型共存解存在性的作用
不同类型开食料对犊牛生长发育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不要打扰一只啄食的冬鸟
具有Allee效应随机追捕模型的灭绝性
一类随机食饵-捕食者模型的参数估计
啄食的母鸡
啄食的母鸡
疯狂的捕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