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威夷的混血模特儿

1988-08-23胡胜利

中国青年 1988年1期
关键词:埃伦模特儿穆勒

胡胜利

混血模特儿埃伦·葵妮10岁时就和东京一家化妆品公司签了合同,11岁时便蜚声日本。12岁时,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单独采访了她。

她今年13岁。她的生活也正如同她的混血身分——一半是黄种人,一半是白种人——被分割成了两半。日本,是她工作的地方。在那儿,她时常出现在广告栏、期刊杂志封面和电视屏幕上。夏威夷,是她居住的地方。在这儿,她只是一个正在发育的少女。

“这工作竞争性强,”她说,“首先,你必须学会如何同其他女孩子一块相处。初到东京,你和她们住在公寓房间里,她们是你的朋友。但是,你更应该明白和记住:在生存的竞争中,她们又都是你的对手。”

埃伦·葵妮做广告模特儿,纯粹起源于一件偶然的事。她父亲有位做摄影师的朋友,有次做客,临走时带走了她的一些照片,后来这些照片有幸让檀香山模特儿经理人凯恩·穆勒看到了。

穆勒一见照片就很兴奋,他说,这女孩子有一种混血模特儿应具有的成熟的古典美,一张可以成功地拍出成熟气质的年轻的面孔。况且,葵妮对照相机的镜头早已不陌生了。“你必须有千变万化的表情,”她说,“有时候你不得不表现得天真和愉快,有时候你又不得不端庄起来。你必须迫使自己具备多重性格。”

由于埃伦·葵妮一般都是单独签订合同,随着名声的大增,签约时的报酬也逐渐由最初的5000美元增加到今天的2万美元。埃伦曾先后和普拉美容公司、狮子牌香波系列品公司、“快乐女郎”快餐厅和万口睡衣服装公司签订过合同,并且还为JoseiJishin杂志做封面女郎。

“普拉美容公司产品成紧俏货那阵,你每次打开电视机,都能看到葵妮。”她母亲说,口气当然很自豪。

“有次我们碰巧在一个火车站,”穆勒回忆说,“她突然告诉我:‘瞧,那不是我的照片吗?!我四处张望,却什么也没看见。蓦地,我抬头向上一瞥,才发现了她的照片。那是一张巨幅放大照,她的脸覆盖了整个楼的正面。”

猜你喜欢

埃伦模特儿穆勒
马克思对交往异化思想的深入——基于《穆勒评注》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幸福有时候就是一步之遥
《纯真年代》中纽兰的人物形象解读
脱不下的穆勒鞋
平衡之美
疯狂的雕塑
绅士都为她着迷
浅析《纯真年代》的爱情悲剧
画笔一挥,神奇“隐身”!
虚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