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未来的教授
1988-08-23张义芳
张义芳
教授存在一个形象问题。多数人一直认为教授被禁锢在学院象牙塔里,是“冷漠”“怪僻”的人物,或者是不爱幻想、无创造性的令人生厌的家伙。学生们很少因面向未来的创造性教学而称赞教授,而对于企业家来说,教授是不切实际的偏执的理论贩子,他们不能在现实世界中有所作为。
这种看法当然有失偏颇,但面临21世纪,倒确实存在一个怎样造就未来教授的问题。因为未来的高校是未来的鼓吹者,这个未来将以日益加深世界各方面的相互联系为特征,所以,21世纪的教授必将是放眼全球的,并且不把自己局限在机构所规定的职责上。
21世纪的教授在教学上应胸有韬略,还必须了解教育与人类认知科学、与教学过程和课堂应用的全面分析有强烈相关性方面的新发现。如果教授们想要学生感到他们的教学富于挑战,生动,振奋人心,别开生面和风格独特,他们就必须善于利用最新的电子技术来加强讲学、实验室实验以及现场实习。把计算机、视频和卫星电视应用于讲课和课堂作业,也是教授将窗外世界带进教室并使自己迈进21世纪所需要掌握的技能。
教授不仅要精通所教课程内容,还要掌握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各种学生数据库。有了学生数据库,教授就第一次有依据地作出准确的教学策略决定:用多长时间以什么顺序强调什么;何时布置何种家庭作业;何时进行何种考试等等。还能确定学生预习情况和表现、凭兴趣重视现在课程的程度以及他们学习时遇到的各种困难等。例如学习化学这类偏重分析课程的学生,或许45%是直觉型的,他们分析能力较低,而直感很强(总人口中25%是直觉型的,75%是分析型的)。很明显,教授必须注意分析能力比班上其他同学差的这45%的学生。这些学生能从形象、充满诗意的艺术途径学习知识并从中获益。
人脑研究者指出,人的左半脑和右半脑对信息的处理有所不同,但它们同样重要。过去,大学一直是在开发学生左半脑的功能,即以语言和分析方法认识世界的功能。下一世纪的教授将不会忽视开发学生大脑右半球的预感和直觉理解图形的功能—超越逻辑分析的思维。当大脑两半球都充分运用并协调一致时,大脑就拥有尚未被人察觉的预示趋势和理解图形的潜力。“平衡大脑”的思维方法将有助于教授引导学生对预测方法及其他未来研究方法作出新发现。
最后,要培养出面向未来、兴趣广泛的学生,要先有兴趣广泛的教授。未来的教授必须致力于与各学科的人员建立联系,还要精通多学科的联系。高校要用跨学科结构扩充各系的结构,以促进教授间的融合、混合和交流。将来的大学会变得更像是公司、公司也会变得更像是大学。某些大学会创办自己的研究和工业园区,很多大学成立智囊团,为工商业提供咨询服务,高等教育会日益需要与工商业界形成合伙组织,开辟新的工商业,刺激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它们将普遍卷入经济发展的洪流。因此,未来的教授会日益认识到,大学的义务之一是要密切学校和社会的联系。高等教育不仅要预见这种未来,而且要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