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鲁迅最早的知音
1987-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2期
中国无产阶级正确认识和评价鲁迅,并不是从瞿秋白和毛泽东同志开始的。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就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显露了他的思想锋芒和艺术才华。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青年鲁迅并未遇到知音。到了“五四”时期,鲁迅的斗争和创作,才受到人们的注意,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早在“五四”初期,当鲁迅的小说开始在《新青年》发表的时候,陈独秀就是“催促”、支持和鼓励鲁迅写小说“最着力的一个”。另一个文化革命的闯将吴虞在1919年《新青年》上发表的《吃人与礼教》一文中,也称赞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并以此为例来抨击封建礼教道德。但是,陈独秀和吴虞并未对鲁迅精神及其创作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而是茅盾第一个站出来,从朴素的历史唯物论观点出发,对鲁迅小说作了正确而深刻的评价。他在1921年发表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一文中说过:“过去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的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了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点明了鲁迅写作《故乡》的根本精神。1922年,他在答谭国裳提问的通讯中,又指出:“阿Q这人,要在现实社会中去实指出来,是办不到的,但是我读这篇小说(指《阿Q正传》)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是呵,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呀!”对阿Q作了如此精湛的分析,如果不是独具慧眼是办不到的。由此可见,我们说茅盾是鲁迅最早的知音,并非虚言。
(摘自《陕西师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