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性格特点和身心健康

1986-12-30张伯源

祝您健康 1986年1期
关键词:情绪反应过分性格特点

张伯源

编辑同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最近从杂志上了解到,人的性格特点同身体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请解释,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衡阳市郑心

西方有句谚语:“乐观的性格是长寿的秘诀”。这话说得非常合乎科学道理。因为有一个乐观的性格就能使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着开朗,豁达和愉快的心境,从而使人的身体活动总是处在一个最佳状态,这样自然就会增强躯体的抗病能力,延长人的寿命。所以,一个人的性格与其身心健康确实息息相关。

性格特点对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性格表现为他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方式;也就是说,一个人总是按照他所具有的性格特点来体验外界刺激物的作用,并作出某种反应,同时伴随一系列相应的情绪活动,还会引起一系列相应的躯体变化。因此,良好的性格可以给人们提供一整套恰当的、适度的和平稳的行为方式;所引起的身体反应既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既适中又平稳。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状态和躯体活动及其各部分的器官就能避免各种心理矛盾冲突和突然变化的情绪的冲击,自然对人的身心健康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反,不良的性格则能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国外有人研究发现,一种称为A型性格(或称A型行为模式)的表现特点与冠心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人的性格特点是;第一,争强好胜,热衷于竞争,追求成就,有较强的事业心,而且不甘人后,即使在娱乐游戏活动,体育活动或其他业余活动中,也力图超过别人;第二,性情急躁,常有时间紧迫感,几乎有目的地去运用每一分钟,并把工作以外的事情均视为“浪费时间”,做事快,工作效率较高;第三,容易对人产生戒心和敌意的情绪与态度,特别是在受到挫折和失败时更是如此,情绪易于波动,且常容易处于愤怒和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中。具有这种所谓A型性格的人比较容易罹患冠心病。和A型性格相对的称为B型性格,这种人喜欢轻松自在,不慕功名,不在乎成就,不爱与人竞争,对人随和,做事不慌不忙,只求生活舒舒服服、安安稳稳便心满意足。据调查研究发现,A型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比B型人高二倍,心肌梗塞的复发率则高五倍。有人研究发现有B型性格特点的人,行为常表现为退缩和防御,心情不开朗,情绪状态偏于抑郁、低沉和内蕴,对自己过于克制。常把怨恨和愤怒情绪压在心里的人,往往较容易罹患癌症。还有一种性格的人,他们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谨小慎微,兴趣狭窄,凡事追求完美和精确,过分墨守成规,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遇事优柔寡断,常顾虑小事而忽略大事,并容易后悔等,这种人常常在某种精神因素的作用下而发生强迫性中经宫能症。

国外有人对许多种疾病的病人的性格特点进行研究,归纳说明性格特点与某些疾病(主要是心身疾病)的关系如下。

哮喘过分地依赖和顺从,幼稚,胆小,希望得到别人照顾,易受暗示,好幻想,自我中心,对挫折耐受力差,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偏头痛较敏感多疑并固执己见,容易烦恼,嫉妒、好争,较为呆板。

高血压症有雄心壮志,好争强、易激动,对自己要求过高,较为固执、保守或过分耿直,常有不安全感。

溃疡病因循守旧,不好交往,被动、顺从,依赖性强,缺乏创造性,情绪不稳定,而且过分地关注自己,情感活动容易受挫。

结肠炎谨小慎微,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大,凡事拘泥于形式,性情和顺,不爱激怒。

为什么与身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人的性格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性格指的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方式中独特的和稳定的特征,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由人们的经济条件、政治地位、教育方式、生活状况和职业活动等社会因素所决定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由于性格是人的心理因素中最本质的东西,因此,它直接制约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反应活动。一个性急暴躁而又争强好胜的人,比别人更容易情绪波动并引起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尤其容易陷入焦虑、愤怒和仇恨的情绪状态之中。我们知道,情绪体验的中枢部位在大脑边缘系统,而边缘系统又直接控制着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整个植物神经系统,并进而控制着人体的所有脏器的活动。一个易于情绪激动而且较经常地产生焦虑和愤怒等情绪的人,就特别容易激发儿茶酚胺等生化物质的分泌;而血中儿茶酚胺的升高,就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糖增加,从而使心脏活动的负担大大加重起来。具有这样性格特点的人,由于经常处在这种情绪状态和身体变化之中,因而就特别易于造成心血管系统的毛病。这就是性格特点为什么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道理。

同时,人的性格特点所以和人的各种疾病有密切关系,是由于性格特点既可以影响到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又可以改变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科学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病人的性格特点往往比引起该病的病原性质更能决定疾病的表现。因为病人总是按照自己所特有的性格特点来体验身上所患的疾病,并根据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来对致病因素或已经形成的疾病作出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所患的病其实并不严重,但病人却感到非常沉重,有如大病在身,四处寻医觅药。而有些人则刚好相反,经检查化验表明病情已十分严重,自己却若无其事。由此可见,性格特点的不同,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疗程的转归都可能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即使是同样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就会出现很不相同的结果。特别是在各种慢性病人中,性格特点的影响尤其明显。

为了深入研究性格特点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编制了许多种“人格测量表”,有人估计有上千种之多。但其中影响较大、应用较广的有美国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表”(即MMPI),有卡特尔的十六因素人格测验和英国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即EPQ)。

猜你喜欢

情绪反应过分性格特点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艾滋病住院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行为及情绪反应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列控系统过分相特殊场景的探讨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校园欺凌,不是“开过分了的玩笑”
不要过分强调“百折不挠”
青年的心理健康与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