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鼎
1986-11-01程钦华
程钦华
鼎为何物?据《说文解字》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可见鼎是一种古代炊器,用来煮或盛鱼肉,相当于现在的锅。其形状大都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方鼎。
远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发现在陶罐的底部加上三条腿,既可以稳固地支撑,又便于烧煮食物,这就是中国最先出现的陶鼎。到了公元前16~前11世纪的商代,中国已进入高度发达的青铜器时代。这时就出现了铸造精美的青铜鼎。以后,又有铁鼎、瓷鼎、玉石鼎、漆鼎等。
在奴隶社会里,青铜鼎被赋予特殊涵义,已不再是单纯的炊具,而是作为宴会和祭祀的“国家重器”,遂使鼎在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地位,成为权力的象征。史学名著《左传》记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这说明商、周都曾把鼎作为“传国宝器”。周武王灭商,获得宝鼎,他的儿子成王就把九鼎迁到国都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并专门举行了隆重的“定鼎仪式”。从此,“定鼎”成为建立新政权的同义语了。
不仅如此,鼎还有“别上下、明贵贱”的作用。在西周时代的列鼎制度中,青铜鼎是等级的标志。所谓列鼎,是指大小相次成单数排列的、盛放各种肉食的鼎。据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低一等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地位较低的士用三鼎。奴隶主贵族等级愈高,使用的鼎愈多,因而他所能享受的肉食的品种也愈多,天子第一鼎用以盛牛,叫做大牢;以下为羊、猪、鱼,肉脯、肠胃、膚(即肉)、鲜鱼、鲜腊。诸侯七鼎,去掉后两味。卿大夫第一鼎盛羊,叫做少牢;以下有猪、鱼、腊、肠胃。士只有猪、鱼、腊三味。
“九鼎”既是至高无上的王权象征,一旦王室衰微,王权统治发生动摇时,对它垂涎的就大有人在了。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问鼎”故事。公元前604年,楚庄王在出征途中,故意把部队部署在周都洛阳附近,举行检阅,以显示力量。当时周定王委派王孙满去慰问,楚正乘机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大有夺取周室王权之意。这种侮辱行为触怒了王孙满,他不客气地回答楚王说:周室虽然衰落了,但天命没有改,鼎的大小轻重绝不应该过问。
秦昭王灭周第二年(公元前255年),把九鼎从洛阳迁出,沉于彭城浇水。秦始皇二十八年还曾派人去打捞过,终未获得。秦朝迁鼎,主要是为了消除周王朝的残余影响,不象周朝那样把鼎作为王权的化身。而且秦国又是一个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不能只靠精神统治,还必须加强法制。权力的象征就由鼎变成印把子(政权)和虎符(军权)。
现存最大的鼎是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鼎。这个鼎的发现和收藏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在河南省安阳侯家庄西北岗东区有个“吴家柏树坟”这里有坟五座,有一百多棵柏树环绕。1938年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大铜方鼎,这消息轰动一时,当地群众戏称为“马槽鼎”,意思是鼎大得足以作马槽。此鼎出土后,因太重,人们拟锯断足部运出。当时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人闻讯赶来,先是勒索,继而出高价收买。群众用一个小鼎搪塞他们,将大鼎悄悄地埋藏起来,直到1946年才重新挖出来。此鼎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说明是商王祭祀母亲“戊”时所用的祭器。大鼎为长方形,高133厘米,宽78厘米,长110厘米,重达875公斤。司母戊鼎造型雄伟,纹饰华丽,结构复杂。大鼎腹部铸有蟠龙纹和饕餮纹。饕餮是传说中的凶兽,有首无身,两眼狰狞可怕,表现了神权思想。大鼎足部刻有蝉纹,线条简练,加强了鼎的神秘感。司母戊鼎形制巨大,在世界古代青铜器史上首屈一指。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几个熔炉一起高效率地协同操作,铸造成功这样的大器是不可能的。所以,司母戊方鼎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
青铜鼎上有的铸或刻有文字,称金文。内容多为记叙奴隶主贵族的祭典、训示、战功、赏罚、盟誓和契约等。最简单的以一两个字标出奴隶主或其氏族的名称。商代铜器铭文较短,而西周以后常有长篇铭文。现存最长的铭文见于西周晚期的毛公鼎,计36行,499字。一些失传的史实,有些长篇铭文恰好可补足。由此可见,青铜器铭文对研究历史弥足珍贵。此外,各时代的铭文,由于字体的演变,也给研究汉字发展提供了足资佐证的材料。
(摘自《中国建设》198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