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才的精神支柱
1986-08-20于峰
中国青年 1986年9期
于峰
“我们服了!”这是我们在听完王贤才同志报告后说的第一句话。接下去的话题很多,我们谈得最多的是精神支柱。
什么是王贤才的精神支柱呢?是他学生时代萌生的翻译西方医学名著的冲动?还是他一开始就胸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大家争论着,探讨着。有的说:“王贤才的精神支柱就是顽强的事业心,是他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这种爱支持着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苦苦奋斗。”有的认为:“王贤才身陷囹圄,精神得不到慰藉,唯有翻译使他得到快乐,所以,这种寻求精神寄托的想法就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我们大家都面对王贤才走过的坎坷人生之路,热烈而饶有兴趣地争论着、思索着。从马克思对人的论断到社会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甚至提到了萨特、弗洛伊德。
我个人认为,每个人的精神支柱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是一个动态可变的发展过程,社会和人的每一点变化,都赋予它以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如果仅用几句政治术语和学术术语去解释复杂的社会个体——人,那是难以避免失之偏颇的。谁能否认,人的精神支柱不受人性、环境、知识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呢?所以,王贤才第一次萌发翻译《希氏内科学》的理想只是他为社会作贡献的开始,只是他确立精神支柱前的一种潜意识。尔后命运多舛,促使他将学生时代的愿望化作自觉的行动,并将其视作自己的精神支柱。
王贤才之所以赢得了我们青年的心,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曲折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他由天真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如果说学生时代的王贤才萌生译书是一种冲动的话,那么,在此后的艰苦磨难中则逐渐形成了他对事业自觉而执着的追求,他的内动力在这种追求中日趋完善、升华,在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美好理想而奋斗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起了精神支柱。正是这种精神支柱使他在事业上卓有建树,使他的人生光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