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蛇口的民主化

1986-08-20陈晓阳

中国青年 1986年11期
关键词:信任投票蛇口民主化

陈晓阳

当人们开始关注与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蛇口人已经把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目标变成了现实。民主化正是他们的起点。

蛇口的民主化是被经济改革逼出来的。蛇口是我国第一个没有纳入国家计划、没有国家拨款进行开发的工业区。它的资金来源除了我国交通部驻香港企业——招商局的利润给予有限补贴外,其余大部分来自银行有息贷款。蛇口人借下的全部债务,要由他们自己偿还。难怪蛇口的最高领导人袁庚同志感慨地说:“重债在身,如负千斤。”经济上和心理上的重负,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兴利除弊、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政治机制与管理机制。而民主化是关键。

蛇口人在社会生活中享有诸多实际上的民主权利——

选举权。无论工业区一级或直属各室、公司一级领导人选,都不是事先圈定,而是经群众直接、公开造举产生,尔后每年还要进行信任投票。不信任票超过50%的即自动免职;领导干部政绩欠佳者,都有可能被“撵”下台。今年蛇口工业区对领导干部投信任票时,2,300票中有91票投了对袁庚不信任票。面对91张不信任票的挑战,袁庚同志十分坦然地说:“这说明蛇口人在民主风气的熏陶下,对自己的干部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了。反对袁庚也没什么可怕的,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只要坚持下去,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改变,国家就有希望。”

质询权。各级领导班子的候选人,包括袁庚在内,都要当众回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

知情权。蛇口最高领导机构通过新闻发布会等途径,向群众公布行政与经济情况。去年11月管委会副主任熊秉权同志在有8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的大会上,把10家在经济和管理上有问题的公司的“老底”当场兜出来“亮相”。

监督权。去年8月,蛇口区内设立了几个投诉箱,接受对各类违法乱纪行为的检举揭发,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此外,十几个由群众自发组成的“协会”,成为“压力团体”,有效地发挥了参与、监督作用。

公开批评权。群众可以指名道姓地批评各级领导。管委会有会见群众的制度。群众可以面对面地批评他们不满意的领导。群众也可以在工业区管委会主办的《蛇口通讯报》上登载文章,点名批评各级干部,包括管委会的最高领导者。

言论自由权。蛇口人有句话,叫做“真心实意搞四化就会如饥似渴搞民主”。到蛇口来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里没有“压抑感”。在蛇口,对于各种重大问题都可以直抒己见。可以自由讨论国家大事,可以公开在报纸上指名道姓批评袁庚。以青年为主体自发结成的各类“沙龙”“思想俱乐部”“海上神聊会”遍布全区,话题从国外到国内,从国家的建设到个人的发展无所不谈,这就使得管委会能从议论纷纷中听到多种声音,利于补充、修正和完善领导者的决策。《蛇口通讯报》就是一张充满不同声音的报纸。

蛇口的民主化,在很大程度上沟通了“官”与老百姓之间的联系,产生了巨大的向心效应。群众对领导实行了名副其实的监督,群众的参政意识更为强化,“政治透明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今年的“信任投票”中,平均弃权率仅占8.81%。在招聘局级干部的竞争中,有不少普通群众报名参加角逐。今年7月,香港8名大学生到蛇口考察、体验生活后,得出结论:总的印象比预想的还要好,民主空气之浓是最意想不到的。他们说:“蛇口的事业对于铲除封建意识具有重大意义。参与特区的建设和改革,对于想干一番事业的香港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机会。”

猜你喜欢

信任投票蛇口民主化
“不信任投票”有何规定?
“深圳蛇口—肇庆高要”组合港正式启动
蛇口半岛
不信任投票是怎么回事
《蛇口,梦开始的地方
——致敬改革开放40年》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蛇口精神”奠基者——袁庚(二)
论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职业化还是民主化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构建乡镇政府财政监督民主化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