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
1985-12-30华金玛
华金玛
“看了后面我所提的问题,您一定会明白,在您身上,肩负着一条生命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我是地道的男性,但在性的方面追求的却是同性,对女性一点不感兴趣(即使再漂亮的也不动心);而看见中意的男性,却动了性的欲望,连做梦也是如此……如果此症不能医治,就不想再活下去了。”
(湖北一读者)
“我今年26岁,已结婚,並且有了孩子,但是我不愿意和妻子过性生活,只要看到身体健美的同性,就很舒服,情不自禁地会出现射精现象,最使我痛苦的是经常想找一个健美的小伙子和我做伴……。我吃过雄激素,也吃过雌激素,监没有什么效果,我精神折磨很厉害,简直受不了。”(上海一读者)
使这些读者苦恼的问题,正是“同性恋”。同性恋存在於所有时代,所有国家,所有阶层。历史上,不少国家对同性恋曾加以极其严厉的制裁,判重刑,甚至判死刑立即执行,也许这是人类中多数人压制少数人的一个典型事例,大部分人,90~95%以上的人,都是“异性恋”者,少数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只爱同性,于是被认为是一种罪恶,不仅在道德上受谴责,而且在法律上受刑罚。到二十世纪,同性恋者的地位有所改善,它被开始当作是一种疾病,由“罪恶行为”变成“异常行为”,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开全国代表大会,更以58%赞成、38%反对,4%弃权,通过决议,把同性恋从“异常行为”中删除,同性恋第一次正式地被承认为“一种並非病态的性行为方式”,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国外有些地方的同性恋者活动很盛,以至有的教堂开始给同性恋者举行“结婚仪式”。然而,一种可怕的疾病,使得同性恋者的阵营在缩小。1981年,美国发现一种疾病,即获得性免疫缺损症(AIDS),它的死亡率很高,而且主要发生于同性恋者之中。此外,淋病、梅毒,A型肝炎、B型肝炎、生殖器疱疹,细菌性痢疾,梨形虫病等,也都在同性恋者中间不断增加。这都使某些有同性恋倾向的人望而却步。
同性恋是不符合生物本性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类的性行为是与生殖联系在一起的。同性是不能生育的。同性恋在人群中的扩展,将导致种族繁衍上的严重问题。但是,也不能因为同性恋不生育而蔑视以歪惩罚同性恋者。有相当一部分异性夫妇(其数量不少于同性恋者)是不育的,社会並不因此而责难他们,在计划生育的时代,绝大部分性行为也是与生殖无关的,社会不仅不责难,反而要提倡这一点。为什么同性恋就要因其不育而受罪责呢?
当然,这里並不是提倡同性恋。确实看不出同性恋有什么好处。而且同性恋者面临着一系列社会的,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疾病的压力,有种种后果。因此,根本不值得提倡。事实上也提倡不了。没有办法把一个“绝对异性恋者”变为同性恋者。正象没有办法把一个“绝对同性恋者”变为异性恋者一样。即便对同性恋者处以死刑的国家、民族或宗教里,也没有能够根绝同性恋,这里所要强调的只是;应该正视同性恋问题,监合理地对待它。
同性恋者的数目韭不少。一些国家的调查结果使人震惊。最著名的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金赛教授的调查,1948年报告5300名成年男性白人,有过同性恋的占37%,其中绝对同性恋考4%; 1953年报告5940名白人妇女,有过同性恋的占13%,其中绝对同性恋占8%。美国政府的一项出版物中公布了吉伯哈德1972年的估计;成年妇女有过同性恋体验的约占10~12%,男性同性恋的发生率更高一倍,即约占20~24%;当然这是美国的情况,别的国家也许没有这么高。然而,即便按照民主德国施奈贝尔在七十年代提出的说法,其数量也是很可观。他说:“许多国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同性恋者占全体居民的8~4%,照此标准,世界上至少有一亿人是同性恋者。”
金赛教授把人们性行为的指向,就异性或同性而言,分为七种情况t绝对异性恋的(对同性绝对没有性欲的),异性恋占优势,仅偶尔有同性恋的,异性恋占优势但同性恋也不很少的,异性恋倾向和同性恋倾向相等的(双性恋的);同性恋占优势但异性恋也不很少的,同性恋占优势,仅偶尔有异性恋的,绝对同性恋的(对异性绝对没有性欲的)。这里讨论的同性恋,指的是绝对同性恋和同性恋占优势仅偶尔有异性恋的,这两种情况。
近年来国外对同性恋有大量的研究,1957年胡克尔首先对同性恋与异性恋作比较研究,证明两者之间种种心理测验的结果並无显著差异。同性恋者在智力、体力,创造能力和社会生活方面,並不低于异性恋者。据1935年弗洛伊德的一封信所称,柏拉图、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伟大人物也是同性恋者。两个绝对同性恋者和睦相爱,並没有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是没有理由惩罚他们的。自然,对于那些强行和他人,特别是少年,发生同性性行为的人,是要严加刑罚的,但这监不是因为同性恋,而是因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正象许多罪行严重的强奸犯被处决,並不是因为异性恋,而是因为严重侵犯妇女人身权利、摧残妇女身心健康一样。
男子同性恋中,可有一方心理和行为都显得女性化,女性同性恋中,可有一方心理和行为都显得男性化,然而更多的情况是角色互换。
虽然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至今对于同性恋的产生,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国外的精神分析学派设想是由于在儿童时期性心理发育受到障碍,出现了“异性恋恐怖”,行为学派则认为同性恋行为是后天环境影响而成,注重生物因素的,有的认为与遗传有关,同卵双生同性恋的同时发生率很高;有的认为与性激素的水平有关,但是有的测量结果说男性同性恋者血液中睾丸酮水平更低,有的测量结果则说男性同性恋者血液中睾丸酮水平更高。动物实验有一个很引人注目的发现袭明,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差异,也许是在下丘脑性中枢的差异上。近年来比较受到注意的是玛莫尔1965年表达的一种看法:“同性恋是心理动力学的、社会文化的,生物学的、情境的因素等多重原因决定的。”当然,也可以设想有的同性恋者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体质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兼有几种成因。
恐怕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同性恋是“异常的”,因此就存在着一个治疗问题,这里说的治疗不包括同性恋者的性机能障碍(阳痿、无性高潮等),性病等的治疗,而是指的使同性恋转变为(或回复为)异性恋。几乎二致都认为,那些永远不会想到要纠正他们的性指向的绝对同性恋者,是没有办法治疗的。仅仅那些主动求医的同性恋者,或许有可能治疗成功。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治疗方法有;用“系统脱敏法”消除对异性的厌恶感,用“厌恶条件反射法”产生对同性的厌恶感,用“行为约束法”控制行为,等等。
对于同性恋,也是“预防为主”。家庭的和谐;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包括及时而适当的性教育;创造青少年之间异性交往的文明环境和条件等等,可能都有助于减少同性恋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