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古代诗人的足迹
1984-11-01秦泥
秦 泥
今上岳阳楼
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中国历代诗家文士经常游览吟咏的地方。通过这些诗文,我很早就对洞庭湖和岳阳楼产生了深深的向往之情。过去,我曾乘火车多次路过湖南北部的这座古城岳阳,那水天相接、一望无际的洞庭湖,以及一掠而过的岳阳楼的黄顶飞檐的丰姿,曾引起过我多少久久不能平息的思念与遐想。
我终于获得了一个专程到那里去游览的机会。当我生平第一次登上这自古有名的古老建筑时,唐代大诗人杜甫(公元712—770)的名作《登岳阳楼》就不禁跃上我的心头: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杆涕泗流。
岳阳楼座落在古城西门城楼之上,遥对君山,东临浩渺的洞庭湖。此楼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同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三大古代建筑。后二者今已毁,独岳阳楼硕果仅存。
岳阳楼高十五米,三层,十二个飞檐凌空四面展飞,加上黄色琉璃瓦盔状的楼顶,显得凝重、庄严、美观,在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独具一格。整座楼只用四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重量;再用十二根木柱作内围,支撑二楼,外围再绕以二十根木柱,互相衔接,浑为一体。飞檐与屋顶以伞形骨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咬,拱托楼顶。全楼为纯木结构,栓缝对榫,不用一钉,工艺精巧,结构严紧。据说如果能找到一台够格的巨型吊车,就可将整座大楼吊起随意搬动。
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时代(公元220—265)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阅兵台的旧址上建一楼阁,起名“岳阳楼”。宋庆历四年(1004),滕子京被贬至巴陵郡,次年重修岳阳楼,并请他的好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89—1052)撰写《岳阳楼记》。现在的建筑,是清同治六年(1867)的遗物,保持了宋代的风格。檐楼下高挂郭沫若手书“岳阳楼”横匾。我们踱进楼的底层,堂中央是一巨幅《岳阳楼记》雕屏,四壁悬有历代文人学士的题字和楹联。据说,这一幅《岳阳楼记》是赝品,二楼的那一幅才是真迹。
登上二楼,在同样的位置上陈列着几乎是同样的一幅《岳阳楼记》雕屏。上前细看,这是用十二块紫檀木板拼成的,高3.15米,宽4.135米,乃清代书法家张照手书,共368字。这“楼以文存”的名文《岳阳楼记》是中外闻名的,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成了给后人以极大启示的格言警句。
为何有两幅几乎相同的雕屏呢?人们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百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岳阳有一贪心的知县,暗中用一仿造的复制品,换去了原来的真迹,据为己有。谁知他趁黑夜偷运那块真雕屏的途中,风浪大作,雕屏随船翻人湖中,知县差点被淹死。若干年后,真雕屏被渔民发现,重新送到岳阳楼保存,人们就将这真假两幅雕屏同时陈列起来。
宋代最初的那块雕屏——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法、邵竦雕刻,史称“四绝”——早已遗失。现有的是清代复制品,书法苍劲,刀法纯熟,仍不失为一件文物珍品。
我们登上三楼,凭窗远眺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八百里洞庭”,只见碧波无际,水天一色,沙鸥翔集,渔帆点点。我一面观赏着眼前的景色,一面在心中细细玩味着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的意境。
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携家出川,流寓岳阳时所写的。当时诗人已五十七岁。这位走过将近一生不得意的坎坷的仕途、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冲击和动乱的体弱多病的老人,当他第一次登上这座湖畔的高楼,他是怀有怎样的一种心境呢?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久闻洞庭之名,一旦登上岳阳楼,得以饱览湖上的景色,其振奋高兴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诗人仿佛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把我今天登岳阳楼的心情忠实地表达出来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广阔的洞庭湖,好象把中国东南大陆分割开来,好象整个天地,包括日月,都浮在她的上面。寥寥十字,把这个巨大的湖写得何等壮观而有气魄!吴、楚,古国名,位于中国东南诸省,包括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乾坤,指天和地。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人忽然想到远离亲朋故旧,拖着病弱的身体在外地漂泊,其漠落凄苦的境遇跃然纸上。这两句以人生的渺小、短促,与前二句天地的博大、永恒,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感人至深。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戎马,指战争。当时北方有战争,吐蕃出兵进袭,唐将郭子仪正领兵防御。诗人到了暮年,在岳阳楼上倚栏观景,他心中还念念不忘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难,不觉潸然涕出泪下。由个人的哀伤到对国家的忧戚,这一转折转得非常自然而有力量。统观全诗,表现了一个爱国爱人民的伟大诗人的伟大胸怀。
在唐诗中,尚不乏类似题材的佳作。比杜甫大二十三岁的同代第一流的诗人孟浩然(689—740)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就是其中之一: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孟浩然四十四岁时(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寄赠在长安作丞相的张九龄的诗。在诗中,他希望得到张的荐引,入朝作官。(诗的后四句,说的就是他想过河但无船可渡,在这君主圣明的时代只能闲居家中,别人垂钓,自己旁观,只能有羡鱼的心情。)而诗的三、四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的洞庭湖云雾蒸腾,空旷无际,波涛汹涌,撼动古城的壮丽景色,也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云梦泽,古时地跨湖北湖南的水乡泽国,面积比今天的洞庭湖大得多,古有“八百里洞庭,三千里云梦”之称,即指洞庭湖)。
古书上有记载,说唐时有人登岳阳楼,曾看见左边墙壁上题有孟浩然的这首诗,右边题有杜甫的那首诗,后人就不敢再在壁上题诗了。当时的评论家认为这两首诗“足以相敌”。不过,细细品味起来,我不揣冒昧地说句公平话,不论在艺术造诣或格调素养上,杜诗都要比孟诗略高一筹。
老病有孤舟
我们跨出岳阳楼,沿着浓荫覆盖的花径,步行到湖岸边,瞻仰“怀甫亭”。亭上有朱德手书的三字横额,两旁的柱上是一副楹联:“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魄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亭之正中竖立一石碑,阳面刻有杜甫像,阴面是杜甫的生平小传,对他晚年在岳阳一带度过的几年记述甚详:“……大历五年(770)春,打算去郴州投亲避难,行至来阳,洪水暴涨。回舟顺湘江而下,准备经汉阳返长安。这年冬天,从长沙北返途中,卧病不起,死在岳阳附近的船上。终年五十九岁。家无力安葬,厝岳阳四十三年,直到元和八年(813),由孙子杜嗣业运回河南偃师首阳山下安葬。
关于杜甫的死因,中国文学史上素有不同的意见。新旧《唐书》都说他是因为多吃了牛肉和白酒的缘故。据《新唐书》记载:“大历中……因客耒阳……大水邃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赏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郭沫若生前根据他青年时代学医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并进而推断诗人是暑天吃腐肉中毒而死的。另一种意见,根据中唐诗人元稹(779—831)所写的《杜君(甫)墓系铭》和其他的一些有关论著,断定杜甫是老病而卒的。《墓系铭》上说:(杜甫)“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九。”还有一种意见近乎民间传说,说杜甫是为洪水淹死的。并说杜甫死后,“朝廷”追问,县令便造了一座假坟,诡称杜死于牛酒,以蒙蔽上方。这一说,好象是天意的安排,认为他和屈原、李白一样,“三贤所归同一水”。当然,事实上,除屈原外,李,杜都不是死于水的。
在未得到确切的结论之前,“怀甫亭”的碑记采取了不详及病因,而笼统的说杜甫病死于船上,我想是颇为妥当和明智的。
在“怀甫亭”畔,我沉吟、徘徊良久。我想,这洞庭湖恰如杜甫宽阔的胸襟,岳阳楼好似他高超的诗歌艺术,互相辉映,长留人间。
(摘自《人民中国》中文版)
(插图:杨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