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与唐太宗的关系
1984-11-01刘荫柏
刘荫柏
魏征和唐太宗,是被正史美化的人物,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和英主,被公认为能同心协力、共计国事的典型。果真如此么?
魏征早年的政治生活,走着一条极曲折的路。他先入瓦岗军,后与李密一同降唐。入唐后去山东招降瓦岗军旧部,又为窦建德所俘,窦在武牢败迹,他才二次归唐。归唐后,又成了李世民政敌李建成下属,为其出谋划策,争夺帝位继承权。玄武门之变后,太宗却赦免了魏征。太宗这样做,一是怕穷究余党,打击面太宽,容易激乱,不利于新政权的稳定;二是魏征等人虽为建成属员,亦是高祖李渊的臣属,李渊尚在,世民不能不有所顾忌;三是让这些人任职而无实权,亦是分裂瓦解建成人马的政治手段。魏征对太宗为人和意图很清楚,深知自己不是嫡系,又一度为政敌,在新政权中孤立无援,极易遭谗嫉。所以,魏征定下对策:与其将来不明不白死去,不如犯颜直谏留名青史,使太宗对他不便做其他之念。这是转守为攻以求自存之法,亦可称为韬晦之计。魏征看出太宗想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怕做错事被后人留在史上。于是魏征越在人多时,越给太宗提意见,太宗越是不满,他就越坚持己见,以犯颜直谏远近闻名,使太宗惧损圣德,不敢轻易处罚之。
由于太宗和魏征都是封建统治集团中有头脑有政治远见的人,他们都希望在青史上留下美名,所以双方能在很大程度上互谅互让,比较融洽地合作。而且为了本阶级、阶层长远利益,使他们之间能在较大程度上抛弃前嫌,逐渐在感情上达到某种共鸣。但在封建社会中,君臣间精诚团结,实际上很“难”。剥削阶级贪婪地追求名利的本性,决定他们一旦触及到更切肤的利害时,必然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甚至由暗斗而明争。不过,他俩毕竟是那个阶级中佼佼者,彼此一般能求大同存小异,合作了十七年,成为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的政治风云中,君臣合作比较好的典型,为旧时代史家所津津乐道。
(摘自《复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