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田文学评论选》序
1983-07-15方敬
方 敬
广田在他的文学生涯中写了为数可观的优美的散文,写诗虽不算多,可写得出色,还写了一部别具风格的长篇小说。同时,在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评论工作方面,他也做出了贡献,留下值得传诵的六本书。他既有创作的才能,又有评论的才力。他著作等身,本本书里都凝结着他的智慧、心血和生命的热忱。
广田素来勤于学习和写作。他博览群书,满腹中外古今的文学及其他多方面的知识。他善写诗文,有多年丰富的创作经验。“七七”事变后,他就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考和探讨抗战文艺问题。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年我们同在罗江小县城的那个中学教书,他早起晚睡,手不释卷,孜孜阅读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片上伸的《现代新兴文学的问题》、高尔基的《论文学》和其它文艺理论书籍。他用心地在书上批注,从书上摘录,写读书札记,搜集和研究有关资料,这样他有了相当好的理论根柢,加上他从长久欣赏文学名著和从事创作中得到的非同寻常的艺术修养,因而他写起评论文章来就比较裕如。
广田一向关心青年,热情帮助青年作者和读者,他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工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为他们做的,写了相当多的直接与青年谈文学的文章和书简,他长期与一些青年通信,往往信还写得很长。广田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理论原则而是从中外的作家作品和具体的文学问题出发,谈创作,谈诗,谈散文,谈小说,谈剧本,谈年轻的报告文学,谈普及与提高,谈民族民间文学,谈文学理论和批评问题,谈别人不谈的作家作品,也谈人们在谈的问题,而有自己的见解。他好象是在辛劳地搭桥,他乐意用评论在作品与读者之间,在青年与文学之间搭桥。
广田通过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对文学的基本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和明晰的论述。他认为首先是生活,生活是第一义的。“生活是一片极其肥沃的土地,它随时准备怀孕,准备生长”。只有现实生活才是创造艺术的源泉。在内容方面是有真实性的,在表现方面是真切而易懂易感的,便是好作品。他还认为作者的生活本身是最重要的,作者的世界观也是最重要的,有了明确的世界观,才能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正确的表现,才会产生有价值的作品。作品应该表现有社会意义的思想倾向。诚实——艺术的良心,一个作者不但生活要诚实,创作也要诚实,认识与表现要一致。强调创作,主要还是作品,文学评论要对作品作具体的分析和恰当的评价,应促进创作的发展,有利于好作品的产生。最好的作品是叫人向往着最美好的将来的,为人民的进步文学不是教人温柔敦厚,而是用生活的具体艺术形象教人爱,教人恨,爱真、美、善,恨假、恶、丑,有崇高的理想,有远大的前进方向。
在《论文艺批评》一文里,广田说,一个文艺批评家既需对作者负责,不要误解作者,不要使自己的批评变成作者的灾害,也要对读者负责,他应当公正客观,不要在读者的思想中造成错误的观念。一个批评家同时又必须是一个欣赏者,一个创造者,因为最好的文艺批评,是必须包括有欣赏的过程和创造的成分的。他要能知道作家的寸心才好,这就必须设身处地去吟味它,体贴它,用自己的灵魂在作家的作品中“游历”,也就是好好欣赏它。读而有动于中,有所好恶,知其是非,从而对作品进行批评,才能触及其灵魂。一个批评家不仅应当是一个最好的欣赏者,还必须是一个创造者,他不但要在自己心里把作者的创造再创造一番,就连他所写的批评文字也应当是创造的。他不但应当在批评文字中把作者的作品复活起来,并且要借了他的批评使读者感觉得更多,理会得更深。他引用了丹麦大批评家勃兰兑斯(Georg Brandes)的话:“最好的批评应该是描写的”。所谓描写的批评也就是创造的批评。批评本身甚至于是诗的,创造了极好的形象,是一种艺术创造,一篇很好的文艺作品。广田的评论工作也正是尽可能照这个精神做的。《谈文艺批评》虽然只是一篇不过一千余字的短文,但是对于研究和理解广田的文学评论却极关重要。它最足以代表他对文学评论的一贯主张,它的精神贯串在所有他的文学评论集里。不少作者和读者都喜欢这种含有欣赏情趣和创造意味的文学评论。
广田的文学评论文,出自一个散文家的妙笔,简直就是优美的散文,可当作散文作品来读。他在《谈散文》里说:“散文的语言,以清楚明畅,自然有致为其本来面目。”他自己的文章真是不失这种本来面目。清清亮亮,如秋水,明明净净,似白云。就是有时在文章中用战斗的隐语和曲笔,仍易了然。
广田对人和作品都谦虚,对写作严谨。他把自己写的散文比做丛生的灌木,把自己写的评论文比做文学枝叶。他多年创作,自知其中甘苦得失,能体贴作家,体贴作品,尊重创作的劳动,总能看到作家作品的优点、长处而多所肯定。他评文学作品,谈文学问题,重视和听取别人意见,与作者和读者象朋友似的共同探讨。
广田是个美好的人,文如其人。从其文可见其人,其人其文是二而一,一而二的。
广田的文学评论,一如他的散文、诗歌和小说,将永存下去。真正有生命的东西是会不朽的。
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日
(《李广田文学评论选》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