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金农:《袁世凯在京津》

1982-07-15夏之江

读书 1982年2期
关键词:袁世凯学者变化

袁世凯这个风云一时的人物,国内外史家都在对他进行研究。最近几年,美国出版了好几本关于袁世凯的传记性著作。麦金农的新书,即是其中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袁世凯的看法,一直很有不一致的地方。国外学者,大致认为袁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仿佛清廷崩溃在即,天下行将大乱,收拾这个残局,非他莫属。国内学者和读者,则对袁世凯之为窃国大盗、祸乱魁首的形象极其明确。纵然如此,国外这方面研究的最近进展如何,仍然值得我们注意。

麦金农的新著,全名为《清末的权力和政治,一九○一至一九○八年袁世凯在京津》,它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探索:即通过历史人物的研究,揭示当其时的社会结构的变化。这是一种历史社会学或社会历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在国外,特别在美国颇为流行。他们以社会调查、类型抽样(Pattern)等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用之于历史研究。而且,他们竟认为非如此,历史学乃仍属于诸如文学、艺术等项目的人文科学,而不属于诸如法律、经济等的社会科学。这种论点的是是非非,不是这里要说的,但由这种趋势和研究方法而得出的结果,还是可以注意的,倘有可取之处,不妨“拿来”。

麦金农的新书,是其成果之一。他着重于清末中央机构的研究,认为它是影响全局的关键:它有些什么变化,促使这些变化的内因外力,起了变化的中央机构与地方的社会基层有些什么关系。

清末之际的以上种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袁世凯的地位和权力的变化中反映出来。袁世凯从封疆大吏发迹显赫,进而身居中枢要津,一九○一——一九○八年对袁世凯来说,是关键性的年代。处理好这一时期的研究,进而研究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夺革命成果、篡国称帝的过程,那就方便得多了。可以设想,后一方面将是麦金农对这个问题的下一步的研究中心。

袁世凯的飞黄腾达,论者每以其原因在于善于奉迎、巧于权术、结交权贵,又得帝国主义支持。这些都不失为重要原因,但过于一般,这不能揭示袁世凯的特点,也难以反映时代的结症。

看来,袁世凯对于什么是治国之道,即使表面上的空泛“宏论”也极少见。国外学者称他是一个典型的“霸君主义者”(Machiavellian),认为对他说来实际的权力就是最具体的现实。例如他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之后,山东巡抚任上的权威仍隐隐在握;升迁内阁大学士身居外务大臣,依然可以左右以天津为中心的直隶的局面。

北洋军既不同于曾国藩、李鸿章的湘军淮军,又不同于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北洋军当时声势赫赫,但袁世凯一旦暴死,立即分崩离析。袁世凯似乎颇想采用“以夷制夷”的老法术,结果沦为“众夷之仆”,多处得罪。在新政的名义下出现的士绅阶层,却成为反对清朝统治的广泛的社会势力。

麦金农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虽然仅是一个开始,但还是不无意义的。

袁世凯的一生,很值得写一本象托兰的《希特勒传》(JohnTo-1and:AdulfHitler)那样的书,只要剖析入里,是非便明,褒贬自见:既刻划出这样一个风云一时的历史人物,也能展示出当时的中华民族是处于何等重重的灾难之中。我们期望国内的研究者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广采博纳,多写出几部这样的著作来。

(MacKinnon,StephenR.:PowerandPo1itics inLateImperialChina,YuanShi-KaiinBeijingandTianjin,1901-1908.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0.p.260)

海外书讯

夏之江袁世凯这个风云一时的人物,国内外史家都在对他进行研究。最近几年,美国出版了好几本关于袁世凯的传记性著作。麦金农的新书,即是其中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袁世凯的看法,一直很有不一致的地方。国外学者,大致认为袁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仿佛清廷崩溃在即,天下行将大乱,收拾这个残局,非他莫属。国内学者和读者,则对袁世凯之为窃国大盗、祸乱魁首的形象极其明确。纵然如此,国外这方面研究的最近进展如何,仍然值得我们注意。

麦金农的新著,全名为《清末的权力和政治,一九○一至一九○八年袁世凯在京津》,它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探索:即通过历史人物的研究,揭示当其时的社会结构的变化。这是一种历史社会学或社会历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在国外,特别在美国颇为流行。他们以社会调查、类型抽样(Pattern)等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用之于历史研究。而且,他们竟认为非如此,历史学乃仍属于诸如文学、艺术等项目的人文科学,而不属于诸如法律、经济等的社会科学。这种论点的是是非非,不是这里要说的,但由这种趋势和研究方法而得出的结果,还是可以注意的,倘有可取之处,不妨“拿来”。

麦金农的新书,是其成果之一。他着重于清末中央机构的研究,认为它是影响全局的关键:它有些什么变化,促使这些变化的内因外力,起了变化的中央机构与地方的社会基层有些什么关系。

清末之际的以上种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袁世凯的地位和权力的变化中反映出来。袁世凯从封疆大吏发迹显赫,进而身居中枢要津,一九○一——一九○八年对袁世凯来说,是关键性的年代。处理好这一时期的研究,进而研究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夺革命成果、篡国称帝的过程,那就方便得多了。可以设想,后一方面将是麦金农对这个问题的下一步的研究中心。

袁世凯的飞黄腾达,论者每以其原因在于善于奉迎、巧于权术、结交权贵,又得帝国主义支持。这些都不失为重要原因,但过于一般,这不能揭示袁世凯的特点,也难以反映时代的结症。

看来,袁世凯对于什么是治国之道,即使表面上的空泛“宏论”也极少见。国外学者称他是一个典型的“霸君主义者”(Machiavellian),认为对他说来实际的权力就是最具体的现实。例如他调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之后,山东巡抚任上的权威仍隐隐在握;升迁内阁大学士身居外务大臣,依然可以左右以天津为中心的直隶的局面。

北洋军既不同于曾国藩、李鸿章的湘军淮军,又不同于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北洋军当时声势赫赫,但袁世凯一旦暴死,立即分崩离析。袁世凯似乎颇想采用“以夷制夷”的老法术,结果沦为“众夷之仆”,多处得罪。在新政的名义下出现的士绅阶层,却成为反对清朝统治的广泛的社会势力。

麦金农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虽然仅是一个开始,但还是不无意义的。

袁世凯的一生,很值得写一本象托兰的《希特勒传》(JohnTo-1and:AdulfHitler)那样的书,只要剖析入里,是非便明,褒贬自见:既刻划出这样一个风云一时的历史人物,也能展示出当时的中华民族是处于何等重重的灾难之中。我们期望国内的研究者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广采博纳,多写出几部这样的著作来。

(MacKinnon,StephenR.:PowerandPo1itics inLateImperialChina,YuanShi-KaiinBeijingandTianjin,1901-1908.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0.p.260)

猜你喜欢

袁世凯学者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等候袁世凯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袁世凯五姨太一语成谶
程门立雪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