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和饮食
1980-12-28王敬良张寄南
王敬良 张寄南
在现代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都很高。如芬兰人、美国人的冠心病发病率,与传染病的总发病率相等。1968年,美国有1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因冠心病死亡者占一半以上。
有人曾于1965年比较美国、芬兰、荷兰、日本、南斯拉夫、希腊等国35~64岁年龄组冠心病的死亡率。结果发现每10万人中死于冠心病的人数是。芬兰占第一位,男544人,女109人;其次是美国,男461人,女136人;最低的是日本(男79人,女46人)和希腊(男78、女30)。芬兰与美国的居民,习惯以动物蛋白、动物脂肪为主食来源,牛排、奶油、黄油等高脂肪、高能量食物是主要的食谱。日本经济也很发达,但日本民族喜食鱼类、豆类和素食,主食是谷物类,动物脂肪在食物中的比例比芬兰、美国要低得多。
我国的情况,据今年刚发表的1973~1975年的调查统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疾病中仅次于呼吸系统病,占第二位。冠心病死亡人数,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尤以城市明显。
我国古代医书早就有“心痹”的记载与描述,它和心绞痛的概念很相似。在长沙马王堆发掘出来的贵族女尸,经用近代医学方法研究后证明,她在二千三百年以前患的是冠心病。她的“左冠状动脉一部分管腔几乎完全阻塞,全身多处动脉粥样硬化”,她是死于冠心病发作的。很有趣的事实是这位妇女矮而肥胖。她在生前爱吃的荤食品就有鸡,狗、牛、猪、羊、兔、獾、鸟、鹿、鱼、蛋等二十余种。
历史资料与近代研究都说明,冠心病发病率同饮食的关系十分密切。
粥祥硬化斑块的清道夫
人类吃进的大量动物脂肪,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入血,就变成了血中的胆固醇、三酸甘油酯、β-脂蛋白,它们统称为血中脂质。吃进过多的淀粉和糖还会转化成脂质。如果血中脂质过多,就会沉积到动脉血管壁里,导致动脉硬化。
有人曾将胆固醇加进饲料里喂养兔、猪、猴等动物,一段时间后发现其血中胆固醇很高,再过一段时间,就发现动物的冠状动脉形成许多“斑块”,管腔变狭,供血减少。用蛋黄粉加猪油喂养动物也可以得到同样结果;相反,用谷物和饲料喂养则不发生或很少发生这种情况。而且,对上述用胆固醇或猪油等喂养过的动物改用普通谷物喂养,一段时期后,其血中的胆固醇即有降低,连斑块也有消退表现。可见高胆固醇等血中脂质的增高是形成冠心病的罪魁祸首。
但是,“龙生九种,种种不一”。人体的胆固醇也有四种之多,分别被称为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微粒、高密度脂蛋白。前三者增高都会促进胆固醇在动脉内的沉积,促发冠心病。唯独最后一种,即高密度脂蛋白,不仅能使胆固醇不易在动脉中沉积,而且还可动员和运走动脉壁中的胆固醇,把它们送到肝脏去分解,也就是说,它可促使动脉硬化斑块消退。
儿童的高密度脂蛋白比成年人多一倍,绝经期前后(45~50岁)的妇女血中,高密度脂蛋白也比同年龄的男子多许多,因此儿童与妇女的冠心病发病率比男子低得多。1977年苏联、美国联合研究冠心病,发现苏联居民高密度脂蛋白比美国人高8~10毫克%,苏联人比较长寿,患冠心病的危险也比美国人低。在芬兰,居住在城市的爱斯基摩人比居住在山区打猎的爱斯基摩人,高密度脂蛋白要少得多。虽然爱斯基摩人都以肉食与高热量饮食著称,但城市的居住者比山区居民的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另外,有一种先天缺乏高密度脂蛋白的病人(唐杰尔病Tangers disease),往往在幼年时期就有多处动脉粥样硬化。
许多作者还发现抽烟、肥胖、心肌梗塞的病人,高密度脂蛋白都低于正常人。
高密度脂蛋白是运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清道夫。对它进行深入地研究和运用,必将给冠心病人带来福音。只妻合理饮食,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来源,并设法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量,冠心病是可以预防的,患了冠心病也有治愈的希望了。
选择低胆固醇食物
胆固醇、三酸甘油酯(中性脂肪)是人体必须的物质。三酸甘油酯经氧化产生能量,供给生命活动。胆固醇是细胞膜成分之一,它确保神经冲动定向传导,提供合成激素用的原料,维持电解质平衡。但血中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过高又会引起冠心病。人体中胆固醇的来源之一是食物,其二是由肝脏合成。
冠心病患者应当尽量少食或不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具体地说,尽量多吃每100克食物中含胆固醇100毫克以下的食物,可以吃含胆固醇100~200毫克的食物,但不要吃含胆固醇200~300毫克的食物,禁食含胆固醇300毫克以上的食物。现将主要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列表于后,以供大家选择。
必须提醒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是从小开始的,因此,应当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注意饮食中胆固醇的含量。
限制食物总热价
成年人每日摄入1480千卡热量,即足可维持一般的日常工作,体力劳动和运动时则需要多些。食物中1克糖和1克蛋白质各产生热4.1千卡,1克脂肪产生热8~9千卡。如果进食过多,热量消耗不完,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人就会发胖。中年人因少运动、少消耗而易发胖和超重,从而增加心脏作功,要求冠状动脉供血增加。加上中年以上人通常都有冠状动脉硬化,管腔变狭。这样就容易形成冠心病发作。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是很有道理的。
嗜荤喜糖,其兆不祥
动物脂肪内含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高,而且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胆固醇在肠道的被吸收。因此有冠心病倾向的人要限制进食动物脂肪,嗜荤习惯要有节制。可以代以多食植物油类食物,象菜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不仅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并可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与排泄,使胆固醇从血管壁移出。此外,不饱和脂肪酸还是前列腺素的原料,后者可减少血小板粘附,具有抗凝血作用。
同时,有冠心病倾向者还要少吃蔗糖,应以淀粉与谷类食物作为糖分的来源。有人观察到,高动物脂肪与高胆固醇摄入后再吃蔗糖,血中胆固醇明显升高,改吃大米、麦片、玉米饼之类,血中胆固醇、三酸甘油酯会下降。
为鸡蛋平反
对于冠心病者,并不是提倡完全素食。他们经常吃一些鱼、虾、禽类和瘦肉,可以降低胆固醇,反而对身体有好处。至于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因为它含有合成人体蛋白质所需要的氨基酸,也应当适当吃一些。有人认为,冠心病就是吃鸡蛋引起的,那是缺乏根据的。据测定,一只鸡蛋含胆固醇约100~200毫克,而成人体内每日约有总胆固醇4克多,是1比40左右。对于一个成人来说,增加100~200毫克胆固醇是微不足道的。鸡蛋内含有多种氨基酸,可供人体合成蛋白质,增强抵抗力,而且即使蛋黄,其中所含的卵磷脂,也有促进胆固醇代谢与排泄的作用。所以,冠心病者每天吃一、两只鸡蛋是可以的,如只吃蛋白,少吃或不吃蛋黄则更好。
蔬菜水果保平安
新鲜蔬菜与水果,如白菜、菠菜、茄子、辣椒、葱、蒜、梨、苹果、桃子、西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丙、钾和镁盐。维生素丙能帮助清除动脉壁内和组织内的胆固醇与脂质。镁盐缺乏使人易患心肌梗塞,故饮水与食物中低镁的地区,居民的心肌梗塞发病率,比镁盐正常区居民高得多。钾盐对心血管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蔬菜与水果可以代替食物,减少热卡的摄入。蔬菜中纤维素能增强肠的蠕动,减少肠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中胆固醇量。所以,多吃蔬菜、水果可以常保平安。
严禁吸烟,不要嗜酒
吸烟是冠心病人的大敌。吸烟受害最重的器官是心脏。吸烟可使血小板粘性增加;烟中的尼古丁使冠状动脉收缩J吸进的大量一氧化碳又可使机体缺氧,损伤动脉内壁,促进胆固醇沉积于壁内;并且吸烟还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但是停止吸烟后,冠心病的危险可以逆转,可见戒烟对一个冠心病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有人主张冠心病人可以少量饮酒,因为酒可扩张冠状动脉。但长期饮酒会导致胆固醇与三酸甘油酯升高,促使神经系统不稳定,增加心脏负荷,加大心肌耗氧量。
多食海产,饮食清淡
海产品中含碘丰富,碘可以破坏钙质在动脉壁中的沉积。食物中盐(氯化钠)过多会使小血管壁水肿、收缩,引起高血压。高血压也是冠心病人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冠心病人平日饮食应该清淡。
适当喝茶是可以的。但喝过多或过浓的茶对冠心病人有害无益。
总之,冠心病人饮食是否适当,对病情的发展关系很大。美国近十年来大力提倡减少饮食中的热卡量和动物脂肪,宣传戒烟等,冠心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因而逐年下降,1970年每10万人中有350人死于冠心病,1975年只有302.4人,五年之内冠心病死亡人数降低了百分之十三点六。每年平均降低百分之二点三。可见,“注意你的饮食”这是每个冠心病人都应该接受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