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青年心坎上印上“三张地图”

1966-08-17

中国青年 1966年4期
关键词:大米饭贫农棉苗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前几年,我们古家子遭了灾,有些青年因为怕艰苦,不安心农业生产。青年姜兴德喊的更凶,认为成天和土垃块打交道没有出息,老想往城里飞,找个享福的地方。青年们为什么怕艰苦不愿种地呢?团支部委员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一段话:“不少青年人由于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不善于把旧中国和新中国加以比较,……需要在群众中间经常进行生动的、切实的政治教育……”一致认为:咱们这一代青年是苦水里生,甜水里长,不知道旧社会农民没地种受了多少苦;不知道共产党为了使农民有地种,进行了多少艰苦的斗争。如果忘记了阶级苦,就不懂革命,也就不知道今天种地就是干革命,更不能接好革命的班。因此,应该向青年进行阶级教育。于是团支部就请了苦大仇深的老贫农给青年们讲家史。

老贫农姜运生是姜兴德的父亲,八岁就给地主放猪,十三岁扛小活,一直扛了二十多年,老娘还得出外讨饭。他住在地主看山的草棚里,十冬腊月窗户上没有纸,用树叶挡寒风。他诉尽了旧社会的痛苦之后,激动地说:“孩子,咱都是穷人,可不要忘记过去吃糠咽菜的年头。是毛主席把咱们从火坑里救出来,才当家做了主人。咱当家做主人,就得把家管好。咱不把住印把子叫谁把,咱不建设叫谁建设?老想享福就要走下坡,就要掉进泥坑里!”

姜运生这番话使青年们很受感动。特别是姜兴德听了爸爸这样一说,止不住地流下热泪。不多日子,姜兴德的妈妈闹小产送到熊岳疗养院,大夫说得输血。团支部知道这件事以后,马上召开了青年大会,说:“老姜家是贫农,是咱们的阶级弟兄,怎么办?”青年们齐声说道:“发扬阶级友爱精神,给姜大娘输血去!”有些青年连饭都没有吃就跑到疗养院去了。姜兴德看到这种情景很受感动,他几夜没有睡好觉,反来复去地想。他想到伙伴们不顾自己身体健康,给自己妈妈输血;他想到伙伴们积极建设家乡,可是自己却为个人打算……越想越悔恨。第二天他就去找团支委,说出了心里话。团支部书记对他说:“咱们都是苦瓜的根子,苦命相连,你爸爸说的好,是党领导咱们翻身,才过上了好日子。农村的事党出主张,咱

们贫农不来管,叫谁来管?这本《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你好好看看就明白了。”姜兴德把这篇文章看了又看,当他看到“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从秘密时期到公开时期,贫农都在那里积极奋斗”之后,感到自己责任重大,过去忘了本,对不起党。他决心把根扎到农村。团支部看到姜兴德转变了,又用这个典型教育大家,促使很多青年安心了生产。

姜兴德的转变,使团支部认识到阶级教育的威力巨大,阶级教育是促进青年思想革命化的基础。把阶级教育抓好,别的问题就好解决了。我们把阶级教育固定下来,形成制度,年年讲,月月讲,时时讲。我们请老贫农作团支部顾问,经常给青年讲家史、村史、合作化史。几年来,他们一共给青年做了三十余次忆苦思甜的报告,使青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由于广大青年阶级觉悟提高了,根子就在农村扎得深了,干劲也大了。他们同成老年社员一起,艰苦奋斗,战胜了自然灾害,一九六三年我们获得了大丰收。丰收了是件好事,大家欢喜,可是也带来了新问题,有些青年思想上长了毛,说:“吃上了大米饭,咱古家子算翻身了,我算知足了。”也有的青年说:“现在是吃点喝点的时候了。”这年冬天,有的青年就骑着自行车进城去闲逛,也有的青年拿苹果上沈阳跑车板,不好好劳动。

青年们的这些思想问题引起了团支部的重视。我们开会研究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开始,有些支委认为这没有啥,咱团支部不必管。经过反复讨论,又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最后大家认识到,这是没有远大理想的表现。必须进一步向青年进行理想教育。青年们有了远大理想,才能心胸开阔,眼看全世界,不断革命。在进行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有了这种精神,才能靠自己双手建设家乡。怎样把阶级教育、理想教育和艰苦奋斗的教育三者结合起来?经过反复讨论,我们采用了“三张地图”这种形式。“三张地图”,就是把古家子的过去、现在、将来画成地图。第一张地图画的是旧杜会的古家子,沙丘多,洼地多,高粱地里跑小鱼,穷人吃不上穿不上,生活非常痛苦。第二张地图画的是解放后,古家子在党的领导下,老一辈人发扬革命精神,挑走了沙山,填上了涝洼地,打深井,挖沟渠,建起苹果园,架起葡萄长廊,年年获得丰收的情景。第三张地图画的是古家子的发展远景。我们把这三张地图挂在“青年之家”,组织青年参观,还大会讲小会谈。青年们看了这三张地图,识认到古家子变了样,是由于党的英明领导、合作化的威力,是由于老一辈的苦干实干。今天能过上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在反复宣传之后,又组织青年讨论:“吃上大米饭就算革命成功了吗?”“今天我们吃上大米是怎样来的?”在讨论过程中,团支部还请了当年把蛤蟆湾改造成为水田的东风青年突击队的成员,向大家介绍他们是怎样用双手建设家乡的。他们说,当时没有拖拉机,开水田就是靠双手和四齿耙子,手打成血泡握不住把,就用绳子捆在手上干,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开成水田。接着团支部还组织大家学习了毛主席语录:“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毛主席的教导,老一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大鼓舞了青年。他们说,古家子现在比过去好了,但是还差的远。古家子好了,是老一辈用双手干出来的,我们要学习老一辈为儿孙造福的精神。他们能移山填海,我们就要改天换地。我们这一辈子,就是革一穷二白的命,革帝国主义的命。我们吃上大米饭,还要叫全中国全世界人民都吃上大米饭!

思想提高了,干劲更大了。青年们挑起土筐,投入了紧张的改良土壤和打井斗争。在北风刺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向两座砂山进军。青年在战斗中手震裂了坚持干,肩压肿了不下火线,新媳妇也参加战斗。

大家苦干巧干,高大的两座砂山,在天不怕地不怕的姑娘、小伙子面前,一天比一天小。经过四十天战斗,挑走了两座砂山,几十万担砂土垫进洼地,使七十亩涝洼地变成良田。一九六五年春天,为了防旱,第二生产队种的五十亩棉花,都打了两遍磙子。不巧下了一场大雨,打磙子的地板结成硬盖,棉苗出不来了。党支部副书记吴大明提出一定要治活棉苗,不能等死毁种。团员团结青年用手挠压在棉苗上的硬盖子。他们把手挠破了,出血了,还是坚持干。硬盖子硬不过青年们的钢铁意志,经过五天战斗,救活了棉苗,秋后得到了丰收。

“三张地图”的教育,在这里已经形成了制度,每年订生产计划前后,毕业生回乡,新媳妇进村,少年进入青年时期,都要进行这种教育。由于他们年年坚持,反复教育,“三张地图”,不但画在纸上,贴在“青年之家”墙上,而且巳经深深印在青年们的心坎上。青年们说:“知道了‘三张地图,脑子里多了根弦。这根弦是政治之弦,有了它,就会想到公社,想到县,想到省,想到全国,想到全世界!”“过去是站在家门口,看到自留地,闷在葫芦里转,为了大米饭。现在是身在古家子,看到天安门,想到全世界,为的是革命!”

猜你喜欢

大米饭贫农棉苗
外源褪黑素对镉胁迫下棉苗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
大米饭
大米饭
浅谈棉苗机械化移栽技术
吃西餐
一碗大米饭
黑岛传治为贫农发声
土改中贫农阶层内部的形势判断与行为选择
苏区贫农团的权能演变及其与苏维埃关系考察
二甲戊乐灵乳油施用深度和剂量对棉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