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生产劳动是知识青年思想改造的最好方式
1957-08-16奚杏芳
奚杏芳
我来到这太行山上参加劳动生产已有五十多天了。在这五十多天当中,我参加了这里农业社秋收的全部过程。参加了县三级干部整风整社农业大跃进动员大会。前天,又参加了响应农业发展纲要、向明年亩产四百斤进军,争取三年内渡黄河(达到亩产五百斤)、跨长江(达到亩产八百斤)的万人誓师大会。正当我兴奋地回顾着这些天来的收获时,从“中国青年”上看到了黄玉麟同志的信。这里,我想用自己在这一段劳动生活中的一些初步体会,来讨论一下关于参加生产劳动对知识青年思想改造的关系问题。
以前,我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伟大,以及知识分子要具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更好地为劳动人民服务等等,只是有个抽象的概念。来到农业社以前,曾听说这里粮食增产成绩很大,每亩产量已由解放前的二百斤增加到四百斤,我听了虽很高兴,但对农民究竟花了什么样的劳动代价,才换得这个“四百斤”,也还是毫无所知的。只有当我来到这个山村,成为了农业社的一个社员,和农民在一起,扛着镢头,弯着腰穿过荆棘复盖的山道,艰难地爬过一个又一个找不到道路的陡坡,来到像一层层阶梯那样窄小得牛转不过身的梯田里,当我们举起镢头刨着那有一半石子石块的土地时,当我听到镢头碰到土里的石块发出叮当的声音时,我才体会到在这样的土地上,每亩产量由二百斤增到四百斤,是多么不容易,从而就具体地知道劳动人民的伟大。只有当我亲身参加了割谷、担谷、切谷穗、压场、扬场、晒谷、碾谷,参加了拔麻、打麻子、沤麻、创麻皮等劳动之后,又听到了种植这些谷、麻的复杂过程;当我们在劳动中手上磨起水泡,割了许多伤痕的时候,才具体尝到了劳动的艰辛。只有经过了自己艰辛的劳动,而又看到了自已的劳动成果的时候,才真正感到劳动的伟大和愉快。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能和劳动人民一样,从心底里卑视那些懒散的基至依赖别人劳动而生活的人,而对劳动的农民充满了尊敬与热爱。对一点一滴的劳动果实也非常爱惜了,看到脚边
一粒豆子和一粒粮食,就很自然地舍不得踩下去,一定要把它拾起来才安心。有一次下雨天,我要求大娘让我帮她做些活,那位大娘就把一条千疮百孔的破裤给我,让我缝补好。最初我想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裤子,不值得费那么大劲来补,可是当我想起拔麻时老农和我讲的“麻过千遍手”的复杂过程时,就也和大娘一样珍惜这条破裤子,耐心地足足花半天多的时间把它补好了。
生活在劳动人民中,许多这类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动人事例,时刻在教育鼓舞着我们。如这儿赵替宝老大爷,年纪已有七十八岁了,他是整年如一日,不分晴天下雨,起早摸黑地劳动着。上地时总要挎上一个筐子,把每一颗腐草、羊粪都收罗在筐里。一年内,他除了田间劳动外,就这样积了四百多担肥,劳动收入足够他和他老伴两人的生活。此外,有些烈士的妈妈也都已有六、七十岁了,政府满可以照顾她们的生活,可是她们总是永不知疲劳地劳动着。这些都有力地鼓舞了我们的劳动热情。他们这种勤劳、坚毅的优秀品质,怎么能说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关于到农村去是否大材小用的问题,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回答。过去看到有些高中毕业生不愿回乡生产,认为高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是大材小用时,我在思想上也曾同情过他们。可是现在我决不这样想了,在和农民一起劳动当中我感到有许多问题自己没法解决。同时看到农村的发展远景,更加感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不是什么“大材小用”,而是恐怕不能满足要求呢!如我们先锋社发展畜牧业、林业、果树及其他副业的条件非常好,山坡的草可放牧五千——六千头羊,有可供猪吃的饲料三十六种,数量也很多,但现在羊还只有六百一十四头,猪一百O二头,发展潜力很大,山中有药材一百四十多种,许多空广的山坡适宜于种植大量果树,可是由于农业技术水平还低,劳动组织安排还缺乏经验,劳动生产率还不能很好适应迅速发展山区多种经济的要求,严重感到劳动力缺乏,更缺乏培养和管理果木的技术人才,满山珍贵的药材没时间去采集,许多财宝还默默地埋藏着。再如,要使明年农业大跃进,关键在于今冬搞好水利建设和积肥,因此如何使山沟、水渠开得好,旱井坡地挖得好,把天上下的雨,地下藏的水充分利用起来,如何使肥料积得多、沤得好,都是生产上极重要的问题。但面对这样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感到自已是太无能了。这推动了我们要虚心踏实地在实际生活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建设的需要。总之,五十多天的劳动生活是丰富的,使我看到、学到自己身上最缺乏的许多宝贵东西。使我具体看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及他们高尚的思想感情和优秀品质,因而逐渐增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尊敬和热爱,激起了要更好地向劳动人民学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真正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劳动人民,而所有这些收获,我认为光靠书本上的学习是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