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

1956-08-16张岱年

中国青年 1956年14期
关键词:鲁国贵族孔子

张岱年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代的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宋国的贵族们曾经屡次发生内部的斗争,孔子的祖先便是在这种斗争中被排斥而迁徒到鲁国的。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鲁国乡邑的地方官吏。孔子少年的时候,家境已经很贫寒,因而他学会许多技能。为了维持生活,他曾经作“委吏”(管仓库的官吏),又作过“乘田”(管畜养牛羊的官吏)。

孔子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他的学问,既不由家传,也没有固定的师承。他依靠自已的勤于考察,时常询问别人,而获得了广博的知识。在他三十八岁的时候,他已经是当时鲁国的一个著名的博学者。公元能518年,孔子三十四岁,鲁国的贵族孟僖子叫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与南富敬叔)拜孔子为师,跟他学礼。那时孔子已经有一些平民出身的学生。

孔子是开创中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第一个人物。在孔子以前,学问知识是贵族们的独占品。孔子把他从各方面得来的知识传授给一般的自由民。从此出现了非贵族的知识分子。他所讲的学问主要是关于“诗书礼乐”与“射御”等知识技能。诗是诗歌,书是从古传来的重要政治文件。礼是行为的规矩,其中包括君臣相互之间的汉节,婚丧祭礼的仪式以及贵族们彼此交际的形式等等。乐是音乐。射是射箭的技术,御是驾车的技术。

孔子的这些学问是和鲁国的情况有密切联系的。鲁国是当时著名的礼乐之邦。纪元前540年,晋国的贵族韩起到鲁国,在鲁太史那里,看见“易象”和“鲁春秋”,他赞叹道:“周礼都在鲁国了”。鲁国保存了周代很多的典章文物。孔子所学习的,主要就是这些典章文物。但孔子并不是简单地保持这些典章文物,而是要在这些典章文物的旧形式里加进去一些新的内容,使它适合于已经改变了的社会情况。

礼子的政治见解的形成,和鲁国当时的情况,也有密切的联系。当时的鲁国,贵族专权,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握有政治上的实权,其中季孙氏权力最大,而鲁国的国君仅仅拥有虚名而已。季孙氏不但执掌政治大权而且拥有巨大的财富,这些财富都是从人民那里搜刮得来的。这种情况使孔子达到了反对贵族专权而拥护国君政治权力的见解。同时他又要求贵族们减轻对于一般自由民的榨取。作为当时“士”阶层的代表人物,他更积极地争取“士”阶层参与实际政治的权利。所谓士本来是最低一层的奴隶主。到春秋末期,有很多的士已经转变成为地主了。当时也有从自由民中上升为士的。这些士也是地主。当时的士是社会中的新兴力量。

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君昭公与三家起了冲突,三家联合打败了昭公,昭公逃奔齐国暂住。鲁国情况相当紊乱。孔子也离开鲁国到齐国来,那时孔子三十五岁。在齐国,他听到“韶”乐,他被这韶乐所沉醉了,“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见到齐景公,景公问他政治的原理,孔子答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君要合乎君的标准,臣要合乎臣的标准,父要合乎父的标准,子要合乎子的标

准。齐景公听了很赞叹,但他不肯重用孔子。孔子不久就离开齐国回到鲁国来,依然靠教学维持生活,他的学生更增多起来。

公元前501年,孔子五十岁了,鲁国任命他作中都宰。不久即升为司寇。次年,即鲁定公的十年,齐鲁两国的国君在夹谷的地方会见。孔子做鲁定公的随从赞礼的“相”。齐国想用武力来使鲁圈屈服,孔子却以“礼”“义”说服了齐国的君臣,齐国答应退还以前侵占鲁国的土地。在这个会中,孔子表现了高度的智慧与勇敢。

由于在夹谷之会中的功绩,孔子得到了鲁国执政贵族季恒子的信任,于是想乘机加强国君的权力,因而提议拆毁三家的都邑。当时叔孙氏季孙氏都有家臣占据他们的都邑反叛,所以都同意拆毁自己的都邑。孟孙氏却没有家臣反叛的事件,因而反对毁都。结果“堕三都”的建议没有实现。不久,孔子和三家的矛盾就逐渐深化起来。齐国送给鲁国女乐,企图腐化鲁国的执政者,季桓子接受了,三月不听政。孔子大不以为然。于是辞职离开了鲁国。这是公元前497年的事。

自公元前497年孔子离开鲁国,到公元前484年孔子回到鲁国,前后十四年间,大部分时间是在卫国度过的,也有几年在陈国。又曾行经曹,宋,郑,蔡等国,又到过楚国的边邑。后人传说“孔子于七十二君无所遇”,那是夸大的说法。孔子在卫国的时候,也很受到卫灵公的优待,但他也不肯重用孔子。孔子没有得到实行他的政治主张的机会。

孔子游历各国的过程中,曾经遇到几次危难。他经过匡地(卫国的边邑)购时候,鲁遭受匡人的围困。过宋,宋国的贵族司马桓魁最嫉恨孔子,想刺杀他,于是孔子变服装逃开了宋国。有一次在陈蔡之间,遭值兵乱,竟至于“绝粮”。就中过宋一事,突出地表明了孔子与当权的贵族之间的深刻矛盾。孔子主张裁抑当权贵族们的专横而为,因面遭到了贵族们的反对。

孔子在游历各国的时候,遇到了一些“独善其身”的隐士,对孔子说了许多讥讽的话。这些隐士是一些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也不满意当时的社会情况,但认为不必四处奔走,应该“自食其力”“独善其身”。有一个隐士讥讽孔子,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即是明知道做不到而偏要强干的人。又一个隐士对孔子的学生子路说:“没办法的人满天下都是,谁能够加以改变呢?你与其跟随‘避人之士,还不如跟随我‘避世之士呢!”子路向孔子报告了,孔子无然叹息道:“人和鸟兽是不可能同群的,我不和人们在一起要和谁在一起呢?假如天下的情况合乎理想,我也就不想加以改变了”孔子的这些话流露了他对于人类的深刻感情,表现了他的泛爱人类的真挚态度。

孔子在公元489年自楚返卫的时候,子路问他:“假如卫君请你主持政事,你要先办什么呢?”于是孔子提出了“正名”的理论来。他说:“必须先正名啊!”他指出正名的必要:“名不正,言就不顺;言不顺,事就不成;事不成,礼乐就不兴;礼乐不兴,刑罚就不能合理;刑罚不合理,人民就不知怎样才好了。”所谓正名是什么意义呢?一件事物应有一个名称,同时它的实际情况也应有一个标准。假如合乎这个标准,就可以叫这个名称,假如不合这个标准,那就不应该叫这个名称了。孔子早年对齐景公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他所谓正名的一联重要内容。但孔子所谓正名不限于订正君臣父子之名,而也包括订正一般事物之名的意义。孔子说过:“觚不像觚的样子了,觚应该像觚呀!”这是订正普通事物之名的例子。孔子又说过:“人们谈礼说礼,礼仅仅指玉帛而言么?人们谈乐说乐,乐仅仅指钟鼓而言么?”这可以说是订正礼乐之名。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常常讨论君子小人的分别。他认为,所谓君子小人不应该专就社会地位来划分。富贵的人不一定是君子,君子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质。假如仅仅富贵而品质却很恶劣,那也应该叫作小人。这样,他改正了所谓君子小人的意义。这也是正名原则的应用。此外,他又分别仁与忠,仁与清,分别政与事,都可以说是他所谓正名的实际运用。孔子所谓正名的本质是,在当时社会过渡时期内,重新确定事物的标准,重新估量对于每一类事物的要求,从而努力改变事物使它合乎标准,以建立起孔子所认为合理的社会秩序。

公元前484年,鲁国的执政贵族季康子预备了礼物派人请孔子归鲁。于是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那时他已经六十八岁了。孔子回到鲁国以后,虽然被尊崇为“国老”,但是不能够参与实际政治。他以全力从事教育事业。他前后教授的弟子很多,据可靠记载,大约有七十多人(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可观了)。后人传说孔子有三千门徒,那是夸大之词。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政治的原理,孔子答道:“政就是改正错误,你以身作则,用正确的榜样来领导人们,谁还敢不改正呢?”季康子有一次问道:“假如杀掉那些不合道理的人而接近合乎道理的人,怎样?”孔子答道:“你主持国政,何必采用杀人的办法呢?你想往好里做,人民就都变成好的了。”季康子感到当时盗贼太多没有办法,希望孔子指出一个办法,孔子说道:“假如你没有贪心,虽奖励人民偷窃,

人民也是不肯的!”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的基本倾向。

孔子对弟子们讲学,编定了一些教科书。他编定了古代诗歌的总集叫作诗经,又编定了从古以来的重要政治文件叫作尚书。诗经到现在还很完整,尚书却从汉朝时就仅仅保存一部分了。孔子还讲论过夏商周三代的礼,又订正过乐谱。傅说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作过“易传”。但记载孔子言行的书“论语”中关于孔子与易经的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记载,因而很多人认为易传不是孔子写的。易传中有一些“子曰”的文句,这在一方面证明这些篇章不是孔子自己写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证明这些篇章和孔子有密切的关系。大概易传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孔子的见解加以发挥而写成的。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这件事在论语中也没有记载,但孟子大概有他的根据。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孔子拿来略加修改作为教科书,这是完全可能的。孔子和弟子们问答的瑟以及他的重要事迹,当时他的弟子们曾经作过简单的记录,后来他的二三传弟子们收集起来:编成“论语”一书,这是关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基本材料。

孔子回鲁后又进行了五年的教育工作,到公元前479年,得病去世,年七十三岁。

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的实际意义何在?孔子的基本立场是什么?从各方面的可靠材料看来,首先我们应该肯定,孔子是反对贵族专权主强加强国君的权力的。这一点和后来墨家的尚同学说,法家的集权思想,基本上是属于同一方向的。孔子反对贵族们争权夺利的行为,要求贵族们遵守一定的秩序。但他也不是主强绝对的君权,有一次鲁定公问他:“一句话就令人丧失国家,有么?”孔子答复说:“一句话不可能有那样严重的意义。有人说过:我不喜欢作人君,惟有没有人敢反对我的话这一点我很高兴。假如是正确的话没有人反对,那不也很好么?假如是错误的话而也没有人敢反对,那不是几乎一句瑟就可以令人丧失国家么?”可见孔子不赞成绝对的君权。但他为了加强国君的权力而和当权的贵族们展开了不少的斗争。孔子说过:“合理的情况,礼乐征伐都从天子发出。不合理的情况,礼乐征伐从诸侯发出。从诸侯发出,大概十世很少不丧失政权的了。从大夫发出,五世很少不丧失政权的了。疏臣掌握国家命令,三世很少不丧失政权了。合理的情况,政极不在大夫手中。”这是中央集权的思想的萌芽。其次,孔子要求国君与贵族们尊重一般自由民的独立人格,照顾一般自由民的物质生活。他肯定普通的自由民都是有独立的意志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即是一般的自由民,具有其不可强夺的意志。自由民都有其独立的意志,所以都应该受到尊重,而不应该随意加以杀戮。孔子反对量族们残杀人民。他说过:“善良的人主持国政一百年,就可以胜残去杀了”。在孔子到卫国去的时候,看见人口很多,他说道:“人口很多呀”!弟子冉有问道:“人口已经很多了,应该更作什么呢?”孔子说:“让他们富有。”又问:“假如已经富有了,还要再作什么呢?”孔子说:“教导他们。”孔子这种先富次教的理论是很有价值的。楚国的大夫叶公问政治原理,孔子答道:“让近处的人民都喜悦,让远处的人民都迁来。”这就是要求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问题。因为主张照顾人民的生活,所以反对重税;因为反对重税,所以孔子不赞成鲁国在公元前483年所采取的“以田赋”的措施。孔子虽然认为“合理的情况,一般人民不评论政治。”但他赞美郑国子产允许人民在乡校中批评政治的意见。政治既然有不合理处,那就应该允许人民批评了。总之,孔于是主张减轻对于一般自由民的压迫的。其次,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认为:“用政治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整齐人民,人民可以免罪然而没有羞耻。以道德来引导人民,以礼仅来整齐人民,人民既有羞耻心而且都会变好。”有羞耻心也就是有自尊心。孔子主张统治者在道德上以身作则地引导人民。这种理论是和重视人民的独立意志的观点相适应的。因为重教化不重刑罚,所以孔子不赞成晋国公元前513年“铸刑鼎”的措施。其次,最应该注意的是孔子替“士”人们争取参与政治的权利。他提出“举贤才”作为政治一个重要原则,因而他很赞美公元前514年晋国魏舒提拔贤士为县大夫的行动。孔子认为举贤才不应该看人的家庭出身。他的弟子冉雍是出身卑贱的人,他却说:“雍也可使南面。当时所谓贤才,很多是实现封建的生产关系的人。孔子替贤才参与政治开辟道路,也就是为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开拓存在的范围。所以孔子的政治思想有促进封建生产关系成长的作用。但孔子的学说也有它保守的一面,他坚持保存西同的典章文物的旧形式,主强在旧有的形式中加进一些新的内容。总而言之,孔子的思想反映了封建制度萌芽时期进步力量的要求。

孔子对于教育学有重要的贡献。他注重启发式的教学,他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他的学生们分成四科,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每一科都有专长。这分科造就人才的办法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重大的缺陷。由于看不起体力劳动,他很卑服生产知识。有一次他的弟子樊迟向孔子问耕田种菜的技术,他拒绝了,而且在那个弟子背后说樊迟是“小人”。这点明显地表现了

剥削阶履的态度。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大局限性。

在哲学上,孔子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伦理学说与认识论见解。他提出了一个关于道德标准的新学说来。他认为,仁是道德的中心原则,也就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所谓仁就是爱人,在积极方面要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合理愿望,在消极方面不要把自已所不愿意的事情加在别人的身上。在仁的观念中,含有对于一般自由民的独立人格的承认,含有要求贵族减轻对于自由民的压迫剥削的意义。这是仁的进步的一面。在另一方面,仁的观念中又包含了对于等级制度宗法关系的承认。仁是有差等的爱,对于别人依照贵贱亲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孔子的仁是与所谓礼相互结合的。而礼也就是等级制度宗法关系的具体条目。孔子企图在礼的旧形式中注入仁的新精神。所谓周礼本来是为奴隶制度服务的。孔子企图赋予以新的意义,使之合适于新兴的封建主义萌芽的一些要求。仁和礼是孔子伦理学说的主要内容。

在认识论方面,孔子曾经提出一些极有价值的论点。孔子提出关于“学”与“思”的相互联系的学说。学是学习与经验,其中包括感性认识与从别人学来的知识。思是思惟也即推理活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就全无心得。思而不学,将困殆而无结果。”学问与思惟是必须并用的。孔子更讲道:“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眠,专心思惟,结果毫无益处,不如学习啊。”他根据亲身的经历,深切地说明了思而不学的无益。学是必要的,所以必须“多见”“多闻”。见是直接的经验,闻是听别人的言语议论。思也是必要的,所以仅仅“多见”“多闻”还不够,必须“一以贯之”。孔子有一天问子贡道:“你以为我是一个学得很多记得很多的人么?”子贡说:“是呀!不对么?”孔子说:“不对。我是一以贯之的。”一以贯之就是有一个中心的原则把全部知识贯穿起来,必须这样,才成一个体系。孔子是注重体系的。关于知识,孔子又有一句格言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有知识。这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孔子很少谈到“天道”。他的弟子子贡说:“老师讲性与天道的话,是我们听不到的。”郑国的子产说过:“天道远,人道近。”不赞成谈论天道。孔子不谈天道,和子产的态度是相仿佛的。春秋时人讲天道,往往把天象变化与人事吉凶联系起来,其中包含了很多的迷信。子产与孔子不谈天道,也就是表示对于那些迷信的怀疑。这是相当进步的态度。孔子在感叹或悲愤的时候,常常引“天”自慰。如说:“天让我有道德,桓魁能把我怎样呢!”“天没有消灭文化,匡人能把我怎样呢!”“知道我的莫非只有天吧!”但他在讲学问的时候,却又不说天。孔子是否信仰有人格的上帝呢?他的态度很不明显。他曾经说:“天说什么话呢?四时在那里自己运行;百物在那里自已生长。天说什么话呢?”这所谓天的意义也不明确。总之,关于所谓天,孔子没有作出明确的结论。这种态度,比起唯物主义者来是落后的;比起信仰天的人来却又是进步的。同时,孔子坚决地反对面祷,他生病的时候,子路劝他面祷,他也不答应。孔子也不愿意谈论鬼神。他认为应该以至力注意人事的问题,不必说鬼讲种。应该承认,孔子的对于天和鬼神的“存而不论”的态度,是从傅统的有神论达到科学的无神论中间的过渡。后来儒家的无神论思想是受了孔子的启发而提出的。在宇宙观方面,孔子的积极主强是肯定了世界现象的变化不息。他肯定四时的“行”,百物的“生”。有一天他在河岸上定,说道:“事物的逝去就像这河水一样呀!白天夜晚都不停。”他肯定了变化的永恒性,这是孔子的辩证观点。

应该承认,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了中国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从而为汉代以后的封建社会思想上层建筑奠定了基础。他的讲学的活动为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风气开辟了道路。我们在批判他的学说中的那些显著的缺陷的同时,也应该肯定他在历史上的伟大功绩。

1956年6月30日。

编者按:本刊为帮助青年同志对我国古代的一些伟大思想家的生平和他们的学说有初步的了解,特从本期起分别组织文章作扼要的介绍。由于这些古代人物事迹有的还待进一步考证,对他们的学说的估价也有不同的看法,本刊所发表的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只是作为读者的参考。

猜你喜欢

鲁国贵族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柳季与岑鼎
贵族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鲁国的军事家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