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津原县的曾产经验中学习正确的工作方法
1953-08-17许冠群
许冠群
在已经开展反官僚主义、反命令主义、反违法乱纪的斗争的地方,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作风受到了严正的批评。很多曾经认为“不深入实际也能领导工作”、“要完成任务必须强迫命令”的同志不能也不敢再采用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一套办法来做工作了。可是很多人还摸不到一套新的正确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因此有些人,尤其是在农村工作的同志,就感到苦闷;甚至有人说:“今后工作行不通就往上推,别无办法。”
怎样才不是官僚主义呢?不强迫命令能不能完成任务呢?怎样才能既不强迫命令,又能把任务完成得很好呢?这些问题,在“金星奖章获得者—— 任国栋”(见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一、二十二两日人民日报)和“中共肇源县委在推行‘等距宽播、间苗保苗、分别追肥新耕法中的宣传工作”(见一九五三年四月五日人民日报)两篇文章中,可以找到一些解决的方向。
肇源县在一九五二年发动爱国增产运动时,曾走过一段弯路。当时肇源县按照上级号召每何增产五斗粮的任务,制订了全县每垧平均产量八石的一九五二年生产计划。区、乡干部也是到处一般地号召群众订每垧增产五斗粮的计划,可是群众对这一号召并不感觉兴趣,他们说:“咱这地打四、五石粮就到顶了。”“三年前你们就说精耕制作呀,多铲多tang呀!多上粪呀,也不嫌絮烦得慌!”“算计的孩子不好养活,计划的数目也靠不住。”上边催订计划,群众不订,区、乡、村干部就来了强迫命令的劲了。如像在全县工作最好的孟克里村,工作组和村干部先布置了一个党团员较多的组硬着头皮订了个高产量计划,然后把这一“成功”经验推广出去,叫各组都照样订,并且威胁群众说:“你们再说订计划不顶事,就当破坏生产办罪。”“破坏生产的就送到区上押起来!”这样一来,“计划”果然都订出来了,各小组普通一律地平均每垧增产五斗粮。但同时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反不如订计划前高了。他们说:“干部光图在上级面前落好名誉,拿咱老百姓送礼!”“秋后打不了这些粮食,要干部包出来。”
这一情况引起了县委书记任国栋的警惕。他说:“农民愿不愿多打粮食?当然愿意。可是农民为什么反对提高增产计划呢?不知道怎样才能增产那样多粮食啊!”他的结论是:“关键问题是给农民增产的办法,给干部领导生产的方法。”哪里有这些东西呢?他承认“自己没有这些,我的最好方法是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到群众中去”。于是他到群众中去了。在四合屯,他和村支部书记于长江从玉茭穗上得到了启发,称了各种粮食穗的质量,计算了每种粮食一垧地应种的棵数,发现了常年产量和实际产量间有很大距离,增产有很大可能性。接着,他们又和五个村山村干部在一起开诸葛亮会共同研究,找出了缺苗、行距过宽、苗的稀稠不均是实际产量低于当年产量的基本原因。根据这些原因,他们创造了“等距宽播、间苗保苗、分期追肥”的新耕作法。在这一新耕作法的创造过程中,他们也发现了量垅底、数楂口、评穗头、算产量、找原因、想办
法等是领导生产的正确方法。在这一新耕作法和领导生产的方法被推广出去之后,群众不再说“打不下那样多的粮食,要干部包出来”的话了。原来被迫订出来的增产五斗粮的计划反而又被自觉地提高了。许多人的计划不再是六石而是十几石了。自然,一个新的东西,决不是所有的人能马上、全部接受的。在耕作和收获的过程中,他们组织了参观评比红旗竞赛,和各种形式的宣传(如:当众打场、布置好坏庄稼的展览、宣传先进人物和事例等。这样作的结果,不但使一九五二年得到了大丰收,而且使新耕作法已深入人心,为一九五三年的农业增产运动打下了基础。
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但内中却包含了一些重要道理,它告诉我们如何正确领导群众进行工作。
如何领导群众进行工作呢?毛主席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告诉我们:“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何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不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这就是说,有两种进行工作的方法:一种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一种是实际的、具体的、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
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的实质都是使工作任务脱离实际情况,脱离群众的要求,脱离群众的觉悟水平;在执行任务时往往是只进行一般化的号召和摊派,用这种方法去做工作,尽管自己是怀着一片好心,结果一定都会遭到群众的抗拒而失败。肇源县委在春耕开始前,只是照抄照转上级指示,区、乡、村的干部强迫群众订增产五斗粮计划,结果群众大不满意,就是个证明。后来,肇源县丰产经验所以能得到很大的成功,就是由于任国栋同志所采取的是另一种工作方法,——也就是实际的、具体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号召增产,领导农民订增产计划,本来是对农民有利的事情,农民为什么反而会不感兴趣呢?为什么会不满呢?我们在下边办合作社、推销书报、办识字班、搞互助合作……都是对群众有利的事,为什么群众也有时会并不满意我们呢?其基本原因在于有些同志不理解我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没有考虑农民思想的特点,自己的工作脱离了实际,脱离了农民的思想水平。
今天我国的农业经济,绝大部分还建筑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今天的农业生产工具,绝大部分仍然是落后的手工工具。因此,农民的生产效率仍是很低下的(虽然比过去是提高了),他们的经济地位仍然是不稳定的。生、老、病、死,天灾、人祸,以及经营管理的不当,都会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灾害,轻的两三年翻不过身,重的甚至可能破产。他们如果随便试验一种新耕作法,试得好就好,试用不好就可能使全年收获和全家生活发生问题。这样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在农民的身上可能仍带有较浓厚的分散性和保守性。没有确切事实证明的东西,是较难使他们轻易相信的。虽然土地改革运动和几年来互助合作运动使他们的思想觉悟有很大的提高,但在这一经济条件未根本改变之前,他们的思想状况也是不可能根本改变的。而改变这种经济条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农民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耐心的教育。如果认为农民既然经过了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的锻炼,就会把分散性和保守性克服得干干净净,那就只能是幻想。如果看到个别的、甚至少数的农民有了超过他们经济条件的思想觉悟,而错误地把它当作是全体农民的思想状况,并且根据这些人的思想水平来要求大多数农民,那就一定会脱离大多数,工作就一定会遭到失败。
这就是说,要领导农民生产,必须紧紧地掌握这一基本情况。考虑问题和指导工作如果不依据这一基本情况,那就必然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目前我们农村工作中的若干错误和缺点:急躁、冒进的情绪,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就是由此而来的。怎样才算依据这一基本情况来考虑问题呢?这就是说,在考虑问题时,要面向千百万以落后的生产工具耕作的小农业生产者,要使我们的工作适应他们的经济能力和思想水平。要想使农民接受一件新的东西,不但必须考虑它是否能为大多数农民所接受,更重要的是以艰苦的工作,以确切的事实,使农民相信这件事情的好处,还必须使农民相信这件事一定能成功。任国栋同志创造肇源县丰产经验就是这样一种工作方法,他掌握住了农民的基本特点。
肇源县在一九五二年春耕开始时对农业增产的领导的缺陷,就在于没有使农民认识到和相信增产的可能性。当时按民凭着他们的经验,认为生产已经到了顶,再增产已不可能。不改变群众的这种看法,无论农民是否订了“增产”计划,想激起农民增产的热情,就根本是一句空话。而要改变农民这种看法,就必须拿出事实来,拿出办法来,就必须进行艰苦的工作。任国栋同志懂得了这一点,他不采取脱离群众的接受能力硬要群众订他们所不相信的“增产”计划的办法,而深入到群众中间去,把事实找出交给群众看,把群众自己的经验总
结提高给群众看。任国栋同志采取的办法是首先向农民学习,他找四合屯支部书记合计,和农民开诸葛亮会,搜集和研究农谚,不断地向农民群众请教,终于从农民群众中总结出一套群众乐于接受的先进的耕作法。这一工作法的推广,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也使得全县模范的大丰收成为可能。这个耕作法是切合当地实际生产情况的,切合我们的农业生产工具绝大部分还是落后工具,增产主要还是靠人力、畜力和土肥料的情况的。这个耕作法不是脱离群众从上面硬派下去的,而是从群众中间涌现出来的,是群众在多年的劳动中积累的许多生产经验和知识的提高,这些经验和知识在每个人身上可能是零碎的,但它的总和却是无限生动无限丰富的。我们知道群众是最了解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的,把问题提出来向群众请教,群众会提出各种意见,集中和分析群众各方面的意见,就能求出周密细致的合乎实际情况的结论,这种从群众中总结出来的耕作法是“因地制宜”的,群众实践证明过它是行之有效的。任国栋同志把它加以集中、总结、提高,又把事实给群众看,证明这一耕作法确实能够丰产。所以它就为群众所相信、所接受了,它对群众就具有极大的说服力。
一般的农业增产工作是如此,推广新品种、新农具、化学肥斜、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中进行各种工作,莫不如此。以推广新的农业科学技术来说,毫无疑问,我们要根本改变农业生产的面貌,就必须以新的农业科学技术来逐步代替落梭的耕作法。但这种改变,必须依靠工业的发展和农民觉悟的提高。在推广的过程中,就必须用摆在眼前的事实使农民首先相信使用它们确能达到丰产的效果,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在引用新的科学的农业技术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许多具体问题。否则,虽然徒有好心,仍然免不了犯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错误,仍然免不了把事情搞坏的。
毛主席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说道:“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意(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朔,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我们要想把农民发动起来,正确地领导他们展开爱国丰产运动,就一定要按毛主席的这个指示办事。肇源县创造丰产经验的工作是具体地体现了这一精神的。
我们每个同志都必须认识,为了使我们的工作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就必须贯彻毛主席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说服和提高农民群众,才能引导农民群众稳步前进;也只有这样,才可以防止农村工作中的急躁冒进不切实际的一些主观主义的作法。掌握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我们的工作就能无往而不利,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能够出色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何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