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暖心暖意 苏式生活触手可及
2025-02-20陈佳慧
“十几年前住在这里,永隆金街之类的都还没有,买东西不算很方便。现在不一样了,社区活动中心旁边就是大超市,还有一个卫生服务中心,不管要做什么,步行一刻钟都弄好,很舒心。”每天,相城区元和街道姚祥社区居民徐群芳都会在完成日常的“买汏烧”后,步行来到姚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开自己的电脑开始当天的工作。作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站长,她正在计划邀请戏曲老师,为辖区内的老人们再增添一些文艺活动。“眼见着消费生活方便了,文化生活也要更丰富,这才对得起我们为居民带来的生活圈。”她自豪地说。
徐群芳所说的“生活圈”,指的是苏州市正不断打造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精准衡量
“便民生活圈”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指的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的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早在2021年,苏州就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2022年,苏州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了《关于推进苏州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实施意见》,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苏州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标准(试行)》,为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描绘了清晰蓝图。
这个“圈”,是社区对居民生活需求的深入理解和精准回应,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更是社区嵌入式服务的缩影,代表着现代城市对居民幸福感的追求和实现。2024年,苏州市商务局持续稳步推进第三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工作,全市又有76个社区脱颖而出,为苏州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地图再添华彩。
而徐群芳所在的姚祥社区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验收评分中位列全市第一。东起元和塘、西至织锦路、南起朝阳河、北至安元路的姚祥社区,辖内有玉成二期(玉成家园二期)、玉成三期(玉成家园三期)、康桥溪岸、金御华府、西湖君庭五个小区,常住人口达2.2万余人。
这个面积在一平方公里左右的社区为何能够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评分中名列前茅?首先是基于它的“硬实力”。行走在姚祥社区,就会感叹于它配套的齐全以及设施的“大气”。无论是农贸市场、早餐点、缝纫店、家政服务等基本保障类业态,还是文化活动中心、图书服务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品质提升类业态,又或是24小时自助服务点等智慧升级类业态,这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要素在姚祥社区内一应俱全。
姚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24小时自助服务区设置于此,居民可随时进行水电煤的充值缴费。楼上则是姚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社区综合活动中心,邻里食堂、休息室、观影室、乒乓球室等设施一应俱全。三楼则更是文化味道十足,下午3点多,刚从二楼测完血压的居民金建华来到宽敞的社区图书馆翻阅书籍。“最近刚看了一部战争片,想来这里找找那个年代的小说。退休了嘛,来看看书挺好,比待在家里看电视打牌强多了。”他说,“其实这一层我熟,天热的时候,外孙还在这里上过暑托班。我们爷孙俩都很喜欢这里。”
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几步之遥则是另一栋“惠民天地”。一楼的易家福超市,从蔬果生鲜到日常用品应有尽有,药店则紧邻超市,药品种类齐全。二楼是玉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积达到2800平方米,内设全科诊室、中医诊室、针灸推拿室、换药室、护士站、药房、预防保健科、B超室、放射科、检验科、体检中心等多个科室。小区外步行10分钟范围内,永隆金街、丽邻广场两大商业体,能够满足居民进一步的消费需求。
在实力硬件之上,姚祥社区更是依托“海棠红·幸福里”基层党建品牌,不断完善高水平的便民服务体系,让居民们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2024年,姚祥社区推进了8个重点改造项目,除了社区综合活动中心完成建设向全体居民开放外,还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66个,改造玉成家园二期停车位,打造了“祥爱亭”“睦邻长廊”“邻聚汇”等3个微阵地,建设姚祥社区三期综合活动中心以及玉成三期集中晾晒区等项目,从细微处大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姚祥社区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日子过得开开心心的还有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特设了姚祥·海棠驿站,“小哥”们在这里可以小憩片刻,免费享用饮用水,无偿使用药箱、雨伞、文具和无线网络,还能为手机充电,享受图书阅览的乐趣。下班后,还能回到这里提供的幸福公寓。2024年12月,元和暖“新”公寓在姚祥社区内正式启用,为快递“小哥”们提供了“屋美价廉”的独立公寓,并配备了独立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电。除了一楼的公共活动空间,“小哥”们还能共享周边党群服务中心、生活超市、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广场等各类配套设施完善的服务设施。随着便民服务的日臻完善,姚祥社区内的笑颜,正在成为最美的城市表情。
功能俱全
小微菜场铸造苏城生活烟火气
所谓“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身处鱼米之乡的苏州人来说,这些都能在逛菜场的乐趣中完成。有人说,菜场是城市里的乐园,但它更大的功能,是满足最日常的购物需求。
“对我们这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或者我父母那样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菜场还是越近越好的啊。”家住相城区众泾水岸小区的“80后”张扬这样描述着自己的诉求,“除了买菜,最好理发、补衣服、吃早饭之类的事都能在楼下搞定。”张扬所说的并不是高要求,而是已经在家门口实现的生活方式。
2024年12月,位于元和路边众泾水岸小区内的万家邻里众泾小菜场开业。这处小菜场虽然占地面积仅680平方米,却巧妙设置了生鲜、卤菜等17个商位,充分利用小区物业的现有房屋资源,打造了一个面积虽小却功能齐全的“迷你商业综合体”。菜摊上,各类蔬菜琳琅满目,价格亲民。转身之间,对面便是豆制品摊、调料铺子和生面店,紧接着是生鲜肉类和鱼类摊位,布局紧凑合理。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汇聚了苏州人最为熟悉的菜场元素,甚至连拌虾仁、松仁玉米等老苏州钟爱的半成品也一应俱全。万家邻里众泾小菜场更以其小而精的特色,融入了点心店以及便民维修、理发等3项服务业态,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便利。紧连着菜场的超市与药店也是配备齐全,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小巧的菜场为居民提供了涵盖8项基本保障类服务的400余个商品品类。
“我们小区周边没有什么商业设施,菜场开业前,父母想买半斤馄饨皮子,都要坐半个小时公交车。”张扬说,“现在的便利度,真的可以用‘今非昔比’来形容。而且因为氛围好,这里都成了父母和邻居们没事逛一逛、唠唠嗑的社区‘客厅’了。”
充满烟火气的小微菜场,成了社区嵌入式服务的一项要素。2024年10月11日,市政府召开全市“菜篮子”工作专题会议,分析“菜篮子”稳产保供新形势,研究部署苏州市“菜篮子”重点工作。会议要求,要重点研究布局中小微菜场,不断丰富农贸市场网点,采取更加务实举措,推动农产品直达市民“家门口”。
而目前已成功打造了万家邻里御窑小菜场、万家邻里锦绣邻里菜市场、万家邻里众泾小菜场这3家“万家邻里”小微菜场的苏州市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产品公司”)正积极践行使命,将菜场作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部分,让开在小区里的小微菜场不断发挥便民作用。
近年来,隶属于苏州市农发集团的农产品公司深入贯彻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菜篮子保供稳价的工作部署,以城市中心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为载体,通过多维度开展居民需求调研、引入多元化业态、创新保持亲民菜价等举措,不断打造服务万家的农贸市场典范,积极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工作。
“万家邻里”作为农产品公司倾力打造的菜场品牌,正在不断服务城市重要农产品的保供和完善便民服务功能。据了解,该品牌已连锁运营农贸市场40家,2024年更是参与改造农贸市场达14家,其中“推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打造服务万家典范”案例成功入选商务部企业推广案例,“万家邻里”品牌还获得“2024年度农贸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称号,彰显了服务于民的品牌理念。随着“万家邻里”品牌的不断延伸,将为构建更加完善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贡献更大力量。
服务不断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感受“温暖灯火”
近日,苏州网约车司机青春加油站高新区1号店内,一场“交通安全”微课正在进行。在店内为车辆充电的网约车司机刘涛,自己也在认真“充电”。“有了交警的演示,我更了解最新的交通安全知识,特别是应急处理方法,非常实用。”他说,“说实在的,干这行都挺忙的,用充电的间隙,学点知识挺好。”
在苏城,惠民服务的受益对象不仅仅是社区居民,更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近年来,苏州团市委发动全市各级团组织聚焦新就业青年群体,通过“五进五问”调研形式,深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青年群体中开展一线调研、收集一手信息,着力破解新就业青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
其中,经过调研发现,网约车驾驶员在日常服务中的迫切需求正是一个集停车用餐、如厕休憩、培训学习、行业交流及矛盾化解于一体的线下服务网点。位于高新区邓尉路328号国家电网内的苏州网约车司机青春加油站高新区1号店正解决着这份诉求。该驿站在苏州团市委的悉心指导下,由苏州高新区团委携手苏州供电公司团委及市交通局网约车行业团工委共同打造,升级为面向“两新”群体中的网约车司机,提供360度全方位服务的青年之家与团建助企新阵地。据了解,加油站总共可容纳18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日均服务车辆近200台。站内配备免费提供的自动售卖机、饮用水等日常用品和关于青年服务、医保指南、社保政策、充电桩安装、防诈骗、征兵等宣传小册子。此外,高新区团委引入阳光青少年事务中心专业社工入驻站点运营,推出“充电1小时,团团来相伴”系列服务,向网约车司机提供心理疏导、政策宣讲、读书分享、亲子活动等各类丰富活动与咨询服务。
随着城市便民功能的不断完善,一座座网约车驿站成为城市交通新生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极大地提升了司机的从业体验与服务质量,更彰显了苏州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与智慧创新。事实上,除了服务于网约车司机的驿站,“海棠花红”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更是随处可见。超过4000个暖“新”驿站遍布全市乡村、社区、商圈、银行、加油站、停车场、银行营业厅,构建起了一张疏密有致、资源整合的暖“新”服务网络,给予了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代驾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更多暖心守护。
“小切口”托举“大民生”,从便捷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到针对性强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驿站,每一项举措都令人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怀,也成为城市幸福生活的有力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