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医”靠,“有碍”变“有爱”
2025-02-20陶瑾
气温骤减,流感也进入了高发期。住在汇翠花园小区的钱女士的儿子连续几天发热咳嗽,钱女士带着儿子就近来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经过诊断,钱女士的儿子得了支原体肺炎且合并细菌感染,医生为其制定了抗生素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案。3天后,钱女士的儿子症状明显好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近,看病方便且专业,服务态度也非常好,让我意想不到。”钱女士说。
老百姓看病,图的无非是就近方便,且医疗环境和水平好。近年来,苏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建设医疗高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让基层医疗“有厚度”,健康守护“有温度”。苏州市妇幼保健院等8个重点医疗卫生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完成了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基本建成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在日积月累的强基增能后,提供的医疗服务也是越来越个性化且专业化。此外,苏州还着手开展社区护理中心建设,到2030年全市将建成100个社区护理中心。
健康之上,全市还将目光聚焦在残疾人之家的高质量建设上。苏城有一群可爱的“残宝”报团取暖,他们在残疾人之家得到康复和身心健康的保障,参与各类手工、益智、阅读等活动,并通过劳动实现再就业。这个大家庭真的好暖,绽放着别样的幸福花。
健康服务,就在“家门口”
健康是衡量幸福生活的“金标准”。如今“15分钟生活圈”内,苏州人就医分分钟可以实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日益上新,功能日趋完善。位于平泷路1266号的苏锦街道平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面积近6000平方米,下辖光华社区卫生服务站、苏锦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约8万常住居民。
“中心集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等功能为一体,是以个人卫生保健为核心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设有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非手术)、妇产科(非手术)、儿科、中医科(内科、妇科)、口腔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临终关怀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中心配备彩超、心电图机、远程监测心电图机、动态血压监测仪、自助式国民十项一体机、健康体侧管理系统、DR、眼底照相机、骨密度仪等医疗设施设备,并建有社区版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平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赵宗权介绍,在树立良好口碑的同时,该中心儿科门诊量也不断增加,高峰期日接诊超50余人次。中心设有儿童预防保健为中心的健康服务中心,集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防治、生长发育的评估、儿童中医调理等为一体的综合儿童健康管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该中心较早开展的亮点工作之一。家庭医生,精准到户。每到一户,家庭医生都会详细询问居民身体健康状况、服药情况和近期生活情况等,并根据情况给出合理性建议。王阿姨小腿骨折手术后需定期换药,在社区网格员的推荐下,她预约了平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服务。王阿姨说:“中心医生会定期上门为我换药,并细心讲解术后注意事项,让我无后顾之忧。”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成为全球健康的重要挑战之一。2024年,苏锦街道平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选“首批江苏省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成单位”。最近,赵大大爷因头晕,前往中心就诊。经初步检查,发现赵大爷血压高,随即中心将他纳入慢筛中心进行慢病管理,并接受头颅CT、颈动脉超声、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中心医生为赵大爷制定治疗方案,并签约家庭医生,参与运动管理计划。经过3个月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及规律运动,其血压数据有了显著改善。
平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苏州市立医院国家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实践基地、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南京医科大学社区实践基地。中心已成为市民综合健康管理平台,为辖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健康管理服务。这里建有健康管理中心,提供老年人体检、入职体检等健康管理工作。还建有疾病早起筛查与管理中心,通过常见疾病危险因素早期筛查与管理,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针对疾病危险因素精细化管理。该中心与三级医院进行无缝对接,方便居民就诊、三级医院检查、检验、住院服务,建有远程会诊中心,真正实现“小病做医生,大病做参谋,重病做亲人”的初衷。
卫生站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位于廖家巷186号的金阊街道桃花坞社区卫生服务站,于2023年对外运营。该站点总面积达2686平方米,隶属于金阊街道彩香一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中心带站点一体化管理。该服务站辐射周边9个社区,服务5万余名居民,解决辖区基本医疗、老年人体检、预防接种等问题。记者看到,该站点设有全科诊室、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检验科等科室,配备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及中医科、口腔科等较为先进的医技检查和专科诊疗设备。药房配备了400多种药品,包含老年人慢病常用药品、中成药,有效满足辖区居民用药需求。
不难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在这里看病开药“一站式”完成,非常靠谱。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力军,它们也折射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质的飞跃。
中医药文化“吃香”,医美科室受热捧
名重天下的吴文化,成就了中医学术流派中独具特色的吴门医派。这些年,苏州深入挖掘中医药传统资源,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打造传统中医药文化产业聚集区。
翻开历史的书页,桃花坞片区和中医中药文化缘分不浅。清代御医曹沧洲的故宅坐落在不远处的阊门西街,吴门医派代表雷大升(字允上)更是在阊门西中市创设“雷允上诵芬堂”药铺。坐落其中的桃花坞社区卫生服务站便以中医药服务为显著特色。
日前,该服务站的医生指导老年人制作中药足浴包。中医师普及不同品种中药足浴包的功效,带大家逐一辨识药材,生动又实用。该服务站是姑苏区吴门医派基层传承基地,在医联体单位市中医院的支持下,设有名医工作室,苏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钱惠峰等名中医专家定期坐诊、带教,提供针灸、推拿、拔罐等各类中医适宜技术。同时打造姑苏区基层中医研学平台,面向辖区基层中医师开设了丰富的吴门医派课程。
服务站还整体打造了基层中医药文化特色展示馆,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走进展馆,室内将诗经之美与吴门医派结合,学派典籍、名人趣事、杏林典故、节气养生等中医药文化知识融入居民日常就诊看病的环境。室外则是一个中草药文化小游园,栽种着紫苏、枸杞、金银花、薄荷、瑞香、马齿苋等常见中草药。这里还设有中医药文化长廊,喜欢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养身保健运动的居民会来此锻炼交流。
据彩香一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珺介绍,桃花坞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虚拟中草药房并提供代煎及配送服务,开展针刺类、艾灸类、穴位贴敷类、外敷类、拔罐类、传统推拿、中药熏蒸、牵引治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包括呼吸道、心脑血管、神经性、骨性关节、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后续将孵化开设中医特色皮肤管理、中医特色失眠防治等中医诊疗特色服务,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样注重中医药文化推广的平江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建设了中医科这一特色科室。借助“医联体”资源,每周均有3名来自苏州市中医院、市立医院的中医专家前来中心坐诊,让居民就近享受三级医院的资源。辖区居民的中医健康管理是中心的关键一环,这里有省级特色中医服务区域,中医药管理融入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为居民提供防病治病的中医服务,也提供理疗、中药、中医康复等中医特色服务。
随着消费升级,“医美”日益受到很多爱美人士的追捧。姑苏区在桃花坞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家美容皮肤科,开展常见皮肤病诊疗和美容皮肤类轻医美项目,使这里成了“网红诊室”。
因健康而生,为美好而来。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精心布局、精准匹配供需,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仿佛是一座桥梁,将优质医疗服务直接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让生活更加轻松惬意。
高质量建设“残疾人之家”
初冬的早晨,寒气袭人。清晨8点的样子,位于越溪街道莫舍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内的越溪街道残疾人之家早早开了门。辖区的残疾人伙伴们有的拄着拐杖、有的推着轮椅、有的开着残疾车陆续来到这个温馨的“家”,开启忙碌又快乐的一天。
越溪街道残疾人之家,于2016年在珠村成立,2023年搬迁至莫舍社区。越溪街道高度重视助残工作,利用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组织能力建设,发掘和发挥残疾人的优势和特长,并采取“以轻残帮助重残”的方式,使残疾人之家成为越溪街道的核心服务平台。2024年,在吴中区残联的指导下,按照强基、赋能要求高标准提升残疾人之家建设,获评“省高质量综合性残疾人之家”“苏州美丽工坊单位”。
心心相溪,精准助翼。记者在现场看到,从拾穗书屋的读书氛围,到辅助就业工场的忙碌景象,再到康复运动室和辅具展示点的专业化配备,功能区不仅实用,还饱含创意,充分满足残疾人在文化、经济、自我发展的需求。这里开展的100多场活动让大家乐开了花,活动涵盖技能赋能、残健融合、手工艺品开发、心灵成长与文化娱乐。比如钩针、串珠、美甲等手工培训,让残疾人“手中有技能,心中有梦想”;联谊会、生日会、法治宣传活动,拉近残疾人与社区之间的距离;品牌化的钩针、美甲、串珠制品不仅实现了“劳动有价值”,更在市场上找到归属感;心理绘本阅读和经典阅读,既舒缓心灵,又启迪智慧,赋能“以读增智”;还有丰富的文体活动和非遗手工艺课程,让残疾人生活充满色彩。
“我们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能力增强培训、社区活动等方式,为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包括文体娱乐、生活技能与劳动技能训练、工作恢复、社会功能等服务。推进综合性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常态化运营、优质化服务,用‘创新与开放’打开助残事业的新格局。”越溪街道残疾人之家负责人陈怡表示。从一支爱心团队到一座“心心相溪”的家园,越溪街道残疾人之家不仅是残疾人的生活支持中心,更是他们通向梦想与希望的航船。
2024年,全市有11家残疾人之家通过综合性项目验收,为全市残疾人服务机构提供了可推广复制的标准化建设样板,促进了全市残疾人之家的高质量发展。这座暖心之城正在为“残宝”们打造充分信任、值得依靠、赋能增效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