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呈丰稔 福纳百祥
2025-02-19王孺杰

蛇年将至,1月5日,中国邮政《乙巳年》特种邮票即蛇年生肖邮票正式发行,备受瞩目。
这套邮票上,活泼灵动的彩蛇栩栩如生、金光熠熠,寓意深厚、人见人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蛇是智慧和灵性的象征,也被赋予了财富与好运的涵义。《乙巳年》特种邮票设计者以敦煌壁画和传统民俗为灵感,将蛇的形象与吉祥寓意巧妙结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诠释了古老生肖文化的魅力,又凝聚了朴素厚重的中国民间智慧,亦将新时代的中国名片充满巧思地传递给了全世界。
让创意落地,让精彩无限。自1980年以来,中国邮政始终坚持发行生肖邮票,以人民艺术和邮政视角参与到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这一宏伟事业中。如今,生肖邮票深受海内外中华儿女乃至世界各国人士的喜爱,不仅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成为了联结古今、通达中外、沟通心灵的桥梁。
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政业务部总经理杜卫红,以及《乙巳年》特种邮票设计者潘虎、张旺,听他们讲述这套邮票诞生的故事,以及中国邮政与生肖文化如何相映生辉、共同实现传承发展的历程。

记者:杜总您好,随着《乙巳年》特种邮票的正式发行,中国邮政庆贺蛇年新春的序幕也开启了。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套邮票的诞生过程。
杜卫红:《乙巳年》特种邮票一套2枚,名为“蛇呈丰稔 福纳百祥”,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第四轮蛇年生肖邮票。全套邮票面值为2.40元,计划发行套票2680万套、版式二162万版、小本票387万本。
十二生肖作为重要的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喜迎乙巳蛇年,《乙巳年》特种邮票历经策划、征集、评审、修改、雕刻、印制、发行等诸多环节,最终与大家见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注重大众审美需求,以“打造人民喜爱、社会接受的艺术作品”为原则,诠释中华生肖文化之美,传递出对国泰民安、时和岁丰、福泽四季的美好祝福。
我们从2024年初就启动了邮票的策划论证,在精心组织开展社会征稿后,广泛邀约美术界、民俗文化界、集邮文化界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对征集图稿开展了两轮筛选和评审,还邀请老中青、少年儿童邮迷代表和部分集邮行业媒体代表投票,最终形成了推荐方案。随后,根据专家和大众的评审意见,我们不断修改完善,开展雕刻和印制打样。到今年1月5日正式发行,历时近一年的打磨,最终得以凝于方寸。设计者潘虎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在读博士生,张旺则是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两位艺术创作者都对作品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第一枚邮票图名为“蛇呈丰稔”。金蛇口中所衔“嘉禾”,是“仓廪实,衣食足”的象征。蛇身盘曲为无穷之形,则寓意长寿、顺遂、强韧的生命活力和丰收的喜悦。第二枚邮票图名为“福纳百祥”,三条蛇在以草书为基础的笔划动势中组成了汉字“福”,简练洒脱、柔美顺通,两大一小三条蛇顾盼间拟态一家人相爱相守、其乐融融的美好生活,寓意着和合共生、福满人间。我们希望《乙巳年》特种邮票的发行,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对生肖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这套邮票一经发行就引发了抢购热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请问两位设计师,这套邮票的设计灵感来源和设计理念是什么?分别承载着怎样的文化内涵?
潘虎:蛇是一种很特别的生物,每个人对蛇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因此为中国邮政设计蛇年邮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难点在于把握生肖的特征与美感之间的平衡,要有足够的包容性,因为它的受众将是数以亿计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我作为众多投稿者之一,在看到中国邮政的设计需求后,似乎隐隐感觉到,自己从事设计工作近30年、在500多个项目中所积累的创作理念、工艺技术甚至是完成的作品本身,好像都是为这次邮票设计而做的准备和预演。
生肖邮票设计要跳出窠臼,关键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设计出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这种创新可以体现在表现手法上,比如通过现代的设计语言、色彩和构图来呈现传统元素,让它们看起来更加生动、富有时代感,但同时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不能丢,每个生肖背后所特定的象征意义不能被忽略。设计师的责任就是找到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平衡点,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在设计“福纳百祥”时,我从敦煌壁画中汲取了许多灵感,也融入了我国传统民俗与吉祥文化。比如,壁画的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图形共用等风格特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有一种独特的气韵,充满神秘感和历史的厚重感。我希望这种感觉能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续,尤其是在承载中华生肖文化的邮票上。
邮票上的“福”字主要源于我国传统图案造型的审美观念——共用。敦煌藻井图案三耳兔、流传广泛的文字图腾“囍”字、民间玩具四喜童子,都是基于这种富于巧思的审美观念而延伸出来的创作手法。甚至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谐音和词韵,同样也是一种共用。在表现方式上,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我们尝试形成了既具动势又充满东方文字之美的图形设计,也就是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福字蛇形图样。
张旺:看到中国邮政官网发布的征稿通知后,结合自己前期的准备,我逐步明确了此次创作的方向:充分表现中国生肖蛇的亲和力。
2023年底,我在一部纪录片中得见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蟠龙纹陶盘,盘龙口中含的麦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通过冯时先生关于陶寺文化的研究成果了解到,盘龙很可能就是古籍中记载的夏社(社神)“勾龙”,是最早的国家象征之一,麦穗也很有可能是“社”的形象化体现。那时,我也正为图稿中蛇口中的意象搜索枯肠。如果画蛇吐出分叉的舌头,就难免让人联想到“毒蛇吐信”产生反感和排斥;如果画成灵芝、鲜花或者宝珠,则易落入俗套而创意不够,难以形成让人记忆深刻的亮点,陶寺龙盘中的麦穗就在此时进入了我的视野。反复研究后,我将其作为原型进行变化,设计成了外形更加丰润俏丽的中华古代重要祥瑞之一——“嘉禾”。也由此,这个画稿的中心意象诞生了,这束嘉禾直接表现着“仓廪实、衣食足”,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既是源自中华古老农业文明的最美好愿景,也是新时代中华大地丰饶俱足的写照,更是对这片土地上筚路蓝缕开创辉煌的先祖们的深情致敬。
形象的问题解决了,下一个难点就是色彩,我想通过色彩尽量直观地体现中国气派。另外,生肖邮票发行时临近新年,中国年的欢乐吉祥氛围应是这枚邮票一定要着重体现的。最终,帮助我突破难关的,是自幼所学的国画“五色法”和著名的云锦“金宝地”——根据征稿要求以白为底,以金黄和朱红为主色,再将石绿、赭石交替点缀其间,再用赭石分染出形体轮廓和蛇身花纹细节。这样的赋色,让色彩丰富且不杂乱,主题突出且层次鲜明,还能再用“五色”丰富和强化邮票五谷丰登的深意。
记者:十二生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0年以来,中国邮政开始发行生肖邮票,在邮票史上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多年来,中国邮政在邮票的策划、设计与印制过程中,是如何将生肖文化与邮票文化深度融合,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
杜卫红:中国邮票作为国家名片,秉承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弘扬民族精神的崇高使命,于方寸之间记录了跨越时空的沧海桑田,凝聚了精益求精的美学追求,弘扬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从1980年到2025年,生肖邮票已连续发行46年,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汇聚了无数顶尖艺术家的心血。例如,首轮生肖邮票设计者就包括国徽设计者张仃、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画像作者周令钊、奥运福娃设计者韩美林、一代名家黄永玉……大师们的加入,让我国首轮生肖邮票既“接地气”又兼顾高超的艺术价值。
生肖邮票凝聚传统民俗,赋有美好寓意,展现时代特征,是最具代表性、标志性的邮票选题,也是一种经典的文化符号,更是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生肖文化的有力推动者。
邮票中的生肖形象往往需要超越普通的动物形象,突出生肖文化内涵,同时营造出年节的喜庆氛围。在生肖邮票策划和创作过程中,我们首先是以传统文化为“本”,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坚定文化自信,夯实中华文化的“根和魂”。其次是以大众的审美风尚为“纲”,秉持“开门做图稿、开门选方案”的理念,多方听取意见、凝聚广泛共识,图稿来自大众、评审依靠大众,最终让邮票回归大众。最后是以时代精神为“源”,从设计、工艺等方面不断演进邮票艺术表现形式,推动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然还要符合生肖邮票的独特语言,要在方寸之间实现清新脱俗、引人注目。
记者:除邮票以外,中国邮政还打造了许多与生肖文化相关的系列产品,不断让艺术走近人民群众,走进千家万户,成果丰硕。请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和亮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杜卫红:近年来,中国邮政在推动中华文化特别是生肖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基于《乙巳年》特种邮票,我们推出了年岁常新、灵蛇鸿运、“金”彩纷呈、“金”喜连年、蛇运庆春、闹趣蛇年等6大类共70余款贺岁新品,涵盖传统邮品、外票产品、贵金属产品、个性化邮票、IP联合产品和文创商品,可满足集邮爱好者及贵金属收藏者、中国传统文化迷、年轻潮玩爱好者、IP迷等不同群体的购买需求。例如,生肖大小版折、文化册、生肖邮票金和贺年金以及《中邮印生肖蛇》《乙巳年》邮票图案书签、胸章、冰箱贴等文创产品都受到了大家的喜爱。这些产品通过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巧妙构思,既具备极高的文化纪念意义,又兼具实用价值,均是节庆礼品、家居装饰品和收藏品不错的选择。

2024年11月29日,《中邮印生肖蛇》产品在上海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上发布。该产品不仅搭配了《乙巳年》生肖蛇年邮票,还首次推出了生肖邮票仿印藏书票,仿印了邮政发行跨度36年的蛇年生肖邮票。此外,我们还首次发行数字藏品邮票,并在邮票上印制了数字藏品图案。今年1月5日,《中邮印生肖蛇》产品结合生肖邮票首发仪式、邮展等线下活动,在全国同步发售,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参与和关注,10天内售出7万套。这些成绩不仅彰显了中国邮政在文化创新领域的影响力,也说明生肖文化颇受各族群众认可,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生肖文化的创新发展,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与现代艺术的结合,邀请更多当代艺术家与设计师跨界合作,打造具有现代感的生肖文创作品;其次,丰富产品形式,探索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文创产品,如家居用品、首饰、手工艺品等;最后,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AR、VR、AI等前沿技术,推出更多线上虚拟体验产品,拓展生肖文化的传播途径。总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通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与创新,一定能将中华生肖文化打造成为全球文化舞台上的耀眼“明星”。
记者:感谢三位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生肖文化生生不息,生肖邮票别具一格,凝聚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向世界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匠心和深意,我们期待看到更多邮票新作、佳作“邮”遍全球!
(责编/龙慧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