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融合创新 打造特色品牌
2025-02-19乌兰察布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强化政治引领 夯实主体责任
各委员单位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重点内容,通过党委书记讲主题党课、党支部主题研讨、主题党日活动、业务培训等形式,在党员干部中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覆盖。
市司法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局机关举办的“诚信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等培训内容;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宣传专栏,定期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市国资委依托“党建之家”和7家市直国有企业特色党员活动室,搭建国资系统“1+7”党群阵地,引导55个基层党组织815名党员干部自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员。
各委员单位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单位“三定”方案,纳入本部门、本系统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印发《乌兰察布市财政资金安排使用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审核办法(试行)》《乌兰察布市司法局服务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中共乌兰察布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关于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具体措施及分工》等,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
突出宣传教育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各委员单位结合业务实际,利用“两月一周”、节庆活动等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市民委联合委员单位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各单位将民族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与市文旅体局在市博物馆举办“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与市场监管局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诗歌诵读活动;与市科技局培养树立示范典型,关慧明同志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市教育局举办全市“中国梦·爱国情·赤子心”规范汉字听写大会、“典耀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巩固拓展国家通用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建设成果;打造“石榴红”“航天蓝”“北疆绿”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系列思政“金课”;选取5所大中小学作为试点学校,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景教室,潜移默化地增进各族学生“五个认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创建活动,共创建自治区级和市级示范校10所,创建参与率达到100%。
市文旅体局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背景的原创音乐剧《人民楷模都贵玛》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首演;利用节假日开展群众文化、全民阅读、公益美术展览等活动1150余场,近250万人次参与;完成乌兰牧骑“六进”“百团千场”等演出活动1413场。
市住建局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新挖掘历史建筑两处,加强对全市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传统村落、68处历史建筑和77处城市雕塑等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保存城市文化记忆。
市自然资源局推进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嵌入式传播推广工作,将其融入白泉山公园等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
实施“三项计划” 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各委员单位深入实施“三项计划”,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市教育局利用京蒙对口帮扶开展京蒙青少年研学等活动80余场,覆盖青少年1.8万余人。市人社局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开展招聘服务“十进行动”,举办各类招聘会和直播带岗、入企探岗、岗位推送等活动,累计达成就业意向2.82万人次。
市文旅体局推出5条自驾游、3条工业游、4条农业游及5条研学游精品线路,“内蒙古·茶道重镇之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营造之美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策划推出13项乌兰察布“之”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超1000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达10亿元。
市绿色产业发展中心推动纳尔松滨河康旅休闲度假区、平绥铁路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及北官驿宿落地运营,吸引了呼包鄂、京津冀、陕甘宁等周边省市的游客前来康养度假。
市民政局积极开展“知情感恩、扫码查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并依托“内蒙古救助通”APP向社会主动公开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15项惠民政策须知,切实引导各族群众知晓惠从何来、惠在何处、惠有多少。
市住建局推动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推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全面上线运行,完成“温暖工程”“清洁取暖”项目实施,建立10个“红色物业”示范点,为各族群众提供均等化、精准化服务。2024年,全市打造互嵌式发展试点12个,总结出“六微行动”、“银发·幸福圈”、“党建+民族团结”、“五色”互嵌社区、“三嵌入”模式等典型经验做法。
提升民生福祉 共享发展成果
各委员单位围绕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着力推动本行业本领域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努力让各族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市发改委大力推进边境地区水电路讯一体化建设,落实四子王旗边境地区2024年度农村电网巩固提升10千伏及以下改造工程建设,着力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市科技局始终将科技帮扶作为重要抓手,选聘科技特派员736名,组建农牧业产业化服务团队30个,开展戍边军民蔬菜供给保障科技技术示范项目。
市农牧局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完成农村牧区改厕,新增自治区级美丽休闲乡村3个,全国“原味乌兰察布”品牌冠名店达14家,本地优质农畜产品进京销售额达48.4亿元。
市水利局打造“清水润民心”党建品牌,切实保障各族群众用水安全。
市医保局印发职工医疗保障管理办法、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管理办法,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市商务局举办“2024年嗨购乌兰察布系列促消费暨第六届双品网购节活动”“乌兰察布跨境精品、境内好物系列促消费活动”等,为各族群众提供购物方便,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岁物丰成,再启新篇。乌兰察布市民委委员单位将牢记嘱托,始终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持续推动全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责编/龙慧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