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健康成长

2025-02-17刘海波

关键词:问号事例文言文

本期学习任务:读短小精悍的文言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体会专心致志、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重要性;读科学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进而发现真理的故事,感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等科学精神。让我们弘扬科学家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精神,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任务一:品析问句,进行深刻的思考。

细品问句悟深意

《文言文二则》中,《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结尾处各有一个问句,前者是设问句,后者是反问句,它们都能引发我们的深刻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

《学弈》结尾写道:“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两句话先抛出疑问:是不是因为智力的差别导致学弈结果不同呢?随后给出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的。简洁有力地否定了这一猜测。在学弈过程中,一人专注于棋局,心无旁骛;另一人却被无关的念头干扰,三心二意。结尾的问答,鲜明地凸显出专注对于做事成功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学习时,要以专注为舟,避免被杂念的风浪所干扰,这样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两小儿辩日》的结尾写道:“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里的“笑”并非是带有恶意的嘲笑,而是两小儿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自然流露。两小儿针对太阳远近问题展开激烈辩论,当发现孔子也难以决断时,便带着天真的笑容发出反问。这一笑,生动地勾勒出两小儿聪慧活泼的形象;这一问,巧妙地将孔子置于“不知”的境地,深刻地揭示了知识的无限性,告诉我们哪怕是学识渊博如孔子,也可能有知识的盲点。这就提醒我们,无论掌握了多少知识,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而应始终怀着谦逊之心,积极去探索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不断充实自己,在求知的旅程中永不止步。

这两篇文言文结尾的问句,虽形式不同,但都能卒章显志,引发我们的深入思索,让我们体会到文言文独特的韵味与深邃的内涵。

任务二:学习方法,探究科学事例的作用。

妙举事例" "说明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通过讲述三个科学发现的事例,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学习课文时,我们可以细读事例,体会作者是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读课文第3自然段,我们可以概括出主要内容是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表述的呢?首先是“观察现象”——“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其次是“提出问题”——“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最后是“发明或发现”——“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石蕊试纸”。分析“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发明或发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知该事例正说明了“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最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的观点。

运用同样的方法,阅读课文第4~5自然段,我们可以知道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这两个事例都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我们在习作中,可以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使习作内容真实可信,更具说服力。

任务三:读一本好书,体会科学的精彩。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推荐书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作者:叶永烈

推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这本书收录了叶永烈的33篇文章,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小品”等类别的文章,文后还附有一篇关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写作背景,简述了本文如何选入教材,又是如何被修改,以及其中的原因,对我们学习课文有很大帮助。作者用通俗易懂且生动的文字讲述了科学家的故事和精神、科学现象,探究科学奥秘,揭示科学原理。读这本书,有助于培养我们探索、钻研、坚持的科学精神,让我们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体会科学的精彩。

精彩语段:

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只承认勤奋,不承认世袭。不论是出身豪门还是出身贫寒,科学一概不追究你的“家庭出身”。科学不讲究资历、血统,而只是考虑你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科学是铁面无私的“包公”,是正直的、公平的。事实上,那些登上科学宝座的科学巨匠们,出身寒微者远远多于出身高贵者,这充分说明了科学无世袭……科学家的子女攀登科学高峰,依旧要靠他们自己的双脚,而无法坐父母的“直升飞机”,不费吹灰之力踏上巅峰。

——《科学无世袭》

猜你喜欢

问号事例文言文
问号君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问号和叹号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问号处的数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